蒙古人被連殺兩次使者,為何還要找漢人求和?

蒙古人被連殺兩次使者,為何還要找漢人求和?

古代蒙古騎兵

幾千年來,漢民族一直和北方的遊牧民族進行著戰爭。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直到明朝時期達成了“隆慶和議”,竟然是蒙古人先提出的和解。按說漢民族一直飽受戰爭的困擾,應該是漢人先提出來呀,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在古代,一直是一個二元帝國時代。漢人一個帝國,遊牧民族一個帝國,這兩個帝國是幾乎同時誕生。在春秋戰國之前,漢民族分成了很多的小國,那個時候遊牧民族也是很多的小部落。那時候很少聽說遊牧民族南下,只是因為那時候比較分散,你搶他,他搶他的,沒有那麼大規模。到了秦朝統一之後,北方的遊牧民族也完成了統一,於是就成立了匈奴帝國。漢人的王朝不斷更新換代,而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也是如此,匈奴,鮮卑,契丹,蒙古,女真,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呀。

蒙古人被連殺兩次使者,為何還要找漢人求和?

西漢時期各個民族分佈圖

但是無論哪個登場,首先遭殃的就是漢人。漢人和少數民族作戰,是無法從根本上戰勝他們的,或者說很難戰勝。尤其是在河套地區的最好的養馬地,一旦這個地方丟失,那麼漢人就只剩下步兵了,這就相當於失去了重裝甲軍團呀!無論是機動性,還是戰鬥的文明,我們很難在和他們作戰的過程中獲勝。在古代也只有在漢人政權最強大的時候,才能取得那麼幾次勝利。但是勝利的背後,我們卻要付出比他們更多的東西。就拿漢武帝時期的一次最大的遠征來說,當時漢朝出動了十萬騎兵,大軍出動人吃馬喂,後勤補給是很大的問題。徵調了幾乎全國的騾馬,這不夠那就人來背。據說光運送給養的人民就有五十萬之眾。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幾乎耗費了全國人民的精力,當時國內餓殍遍地。可是打完了之後呢,卻又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紅利。我們漢人是農耕民族,長城以北的地區是無法種地的(長城的修建很有意思,種地的分水嶺就是以長城為界)。你佔領了它,可是還得退回來,當時的技術條件是無法在長城以北耕種的。於是每一次戰爭勞民傷財一次,我們經常罵宋朝送給他們歲幣,可是按照戰爭的損耗來計算的話,送給他們的歲幣,要遠遠低於戰爭的損耗,所以這也是宋朝一種戰略吧!

蒙古人被連殺兩次使者,為何還要找漢人求和?

明朝隆慶皇帝

就這樣雙方打了幾千年,直到到了明朝隆慶皇帝時期。上面我們講到,漢人和遊牧民族戰爭沒有任何紅利,可是蒙古人打了幾百年之後,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首先說,蒙古人南下,是因為遭受了天災,蒙古地區一旦下一場暴雪牛羊是成群的凍死,日子過不下去就只好南下。他們南下之後,漢人這邊立刻就點燃烽火預警,老百姓立刻堅壁清野,把所有東西都藏了起來。蒙古人南下需要的是糧食布匹鐵器這些細軟,可是老百姓堅壁清野之後,這些東西都被藏了起來,最後蒙古人就只能擄走一些牛羊和人口。可是蒙古人最不缺的就是牛羊,擄走的人口還要供養,最後他們帶著這些東西走的就慢了,失去了機動性。漢人這時候也反應過來,在他們出關的地方等著他們,結果東西沒搶到多少,還死了不少人。於是蒙古人也意識到了,於是到了明朝中葉,反覆派使者到明朝朝廷去說,我們不打了,我們貿易吧(這裡注意啊,蒙古人不再鬧事不是清朝人解決的,是在明朝就解決了)。

蒙古人被連殺兩次使者,為何還要找漢人求和?

明朝名臣楊繼盛

基本上在明朝後期,北方的邊患是越來越厲害。最厲害是1542年,這一年基本上俺答汗的蒙古部隊打開了長城之後是縱橫三十幾個州縣,殺掉的人口就有二十多萬,幾百萬牲口八萬間房屋,這在史料裡面都很清楚。還有著名的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人擄走了。於是就在蒙古人派使者去談和的時候,因為漢人這邊殺紅了眼,來了一批使臣就咔嚓殺掉一批,蒙古人心想殺了我們就在派吧!結果第二批去了之後咔嚓又殺了,那蒙古人再派吧!直到第三批使者派去之後,朝廷上才有人把這個事情拿出來說。這個時候朝廷上的格局就有意思了,立刻分為忠臣和姦臣嘛。那時候嘉靖皇帝,著名的忠臣楊繼盛,後來跟嚴嵩鬥死了的。堅決反對,說這個仇深似海,一定要跟蒙古人死磕到底。這個就是楊繼盛,所以後來一些評論家說“愛國賊”。但這邊的奸臣呢,叫仇鸞,當然這個人在道德上很不堪,他就講了一句話,說楊繼盛你憑什麼說打打打殺殺殺的,你見過幾個賊人,你上過幾次陣仗你就喊打喊殺的。你知道每次大軍一出關,需要耗費多少財力呀(當時的記載,大軍出關一次,當時一年財政收入就要消耗四分之一)。於是在朝廷上大家討論來討論去,最後達成了“隆慶和議”。


當然這後面還有一些小的戰爭了,但是總的基調自打隆慶和議之後,塞北就變成江南了。因為貿易開始了,蒙古人不必南下去搶掠,拿出自己多育的皮毛牛羊來換得自己的生產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