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造一架四代战斗机都很难,如果从现有基础造一台《环太平洋2》中的机甲大概要多久?

管管156041833

先提个醒,对环太平洋这种超软软科幻片,较真起来很没意思,本回答就有点较真了。

主要困难?

1、首先是要把直升机的载重能力提升10倍以上。

环太平洋里面一千七八百吨的机甲竟然是用8架直升机吊运到战场的。(?)

就是这个家伙。事实上这种直升机现在就在各国被军方和民用航空频繁使用着,它的吊运极限重量大约在15吨。请问它怎么吊1700吨的机甲。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2)动力。

按1700吨全重计算,这个大机器人绝大部分是粗壮的四肢以及各种武器,那么动力系统所占的重量估测不能超过400吨,需要把现在最先进的核潜艇反应堆的体积缩小到十分之一而输出功率不变。这在技术上大约需要发展5~6代,而且是跃进式的换代,才能出现。

(自己看看,这玩意分配给动力系统的体积是多少,重量大概能有多少)

(3)材料。

如果用现在人类能制造出来的、能想象出来的材料,去制造机器人,那么它的装甲板厚度甚至不如伞兵战车(假设装甲厚度比较均匀)。

(4)脑科学。

脑科学需要倒退50年。从环太平洋1和2来看,机器人所做的动作极其简单,根本不需要人的大脑这种高级玩意去操纵(还要2个大脑)。从华强北的电子垃圾堆里拣几块2002年产的工控芯片就可以了。


现代舰船杂志社

我们都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无论是军事武器还是民用装备都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先进,而这也就意味着机器结构越来越复杂。



以飞机为例,二战时期在战争最焦灼的时候美国一年生产的各种类型战斗机超过100000架!而那个时候的飞机都是螺旋桨飞机,并没有安装什么电子设备,武器也只有航炮而已,简单的结构使得生产起来异常容易!二战结束后飞机进入了喷气时代,大量的喷气式飞机开始出现,以苏联米格15美国F86为代表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开始大量出现,这种战斗机相对于二战时期的螺旋桨飞机最大的改变是换装了喷气式发动机,可以以亚音速飞行,而在其他方面改变不大,依然以航炮为主要武器来作战!其产量十分巨大!

时间来到58年代末!这个时候更为复杂的第二代战斗机出现了,以苏联米格21和美国f4为代表。第二代战斗机在速度上更快,并且安装了比较复杂的航电和雷达,开始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而导弹开始成为主要作战武器!第二代战斗机开始其产量就开始大幅度下降了!只有米格21这种较为简单的第二代战斗机产量超过10000!时间进一步推进到60年代末,这个时候更为复杂的第三代战斗机开始出现!

以苏联苏27和美国f15为标志,开始追求高机动性,和超视距攻击。相对二代机其机身制造更为复杂,雷达和电子设备越来重要,高度的复杂性哪怕是冷战高峰期其生产量也远远不如二代机!出现至今也没有哪一款战斗机生产量超过一万!

时代并没有停止脚步90年代四代机开始出现!复杂程度远超想象!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一年也只能生产20架!从螺旋桨到四代机,零件从几千到几十万!越来越复杂的结构带来越来越少的产量!如果是环太平洋中的机甲!其复杂程度更是远超四代机!我大胆估计恐怕十年能生产一台出来!
喜欢的点个关注!


理性分析事实说话

《环太平洋》里的机甲,放到现实中来就是一种浪费钱,浪费资源的活靶子,虽然它们在电影里看起来很酷,观众们也很喜欢。

在现实中,与其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去驱动那么大块的铁疙瘩,不如想办法制造速度更快,穿刺能力更强的导弹。如果说《环太平洋》中的机甲拳头够硬,刀剑够锋利,能击穿怪兽的皮,那同样可以造出够硬够锋利的导弹。

因此,现实中不会有哪个国家会造机甲这种武器。这么庞大机甲永远只能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娱图师师


造一台《环太平洋2》机甲要多久这个要看了有没有必要去建造,如果真的像环太平洋那样人类都直接面对死亡的选择的话,以目前科学技术,材料科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科学,发动机科学的现状来看!我会很无情地跟你说,造不了!更不用说造多久了!要等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或者再进行一次现在都无法想象的科技革命,才会有可能去造科幻电影《环太平洋2》里面的机甲!虽然打脸无情,但是根据现在的科学技术,现实点的话,我们还是可以造一些比较小一点的机甲战士!如《铁甲钢拳》里面的机甲战士,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造这样的铁甲战士的话,大概需要近20多年基本可以造好!这里不是吹的,也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比如美国也正在研究这方面的机甲战士。据相关报道,由波士顿动力公司为美军研制的世界最先进人形机器人“阿特拉斯”,这一机器人将来或许能像人一样在危险环境下进行救援工作。“阿特拉斯”身高1.9米,体重150千克,由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和人类的行走方式一样,均为双腿直立行走。它的“双眼”是两个立体感应器,有两只灵巧的手,能在实时遥控下穿越比较复杂的地形,就这样子他们都已经取得了实际性的进步了!
从报道上可以看得出,就连蓝星上的扛把子美帝也是只能造出遥控机器人!何况要造大型的机甲战士那是更加不可想象的!相信随着以后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实现造出《环太平洋2》里面的机甲战士!我们尽情的期待吧!


一起过过的那些时间

需要30年,甚至更长。先看最接近环太机器人的案例,其发生在2017年10月,即世纪机器人大战,美国的Eagle Prime和日本Kurata对战。这个连续跳票两年的现场机器人擂台赛。本来准备直播,却因观赏性严重不足,在拍摄完打斗场面后,对胶片剪辑后对外播出。其主要原因就是技术非常不成熟。两个机器人行动能力迟缓、进攻薄弱、经常停摆。

Eagle Prime机器人


Kurata机器人

总体而言,达到电影效果的机器人,要攻克很多技术和材料难题。主要难题三点:

第一,人工智能问题。目前的仿生机器人还在研究阶段,能够掌握自平衡的机器人(比如波士顿动力后空翻机器人)刚刚出现,而能够达到更进一步的具备攻击性仿生动作机器人,或高度人机协同机器人研制周期至少需要5年以上。


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


人机协同增强智能技术

第二,大型化难题。目测影片中各种机器人高度80米左右,估计重量会超过数千吨以上。几吨的机器人和几千吨的设机器人不能同日而语——好比,你可以生产1000吨的船,但生产10万吨级是另外一回事。这涉及到材料、传动、动力、结构等何种适应性难题。

单单考虑机器人材料,使用钛合金肯定是首选。其尺寸巨大还可能使用到超大部件3D钛合金打印技术,但目前为止,3D打印钛合金部件,其部件的实际使用强度,比锻造钛合金部件强度上差很多。锻造需要重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锻造机是我国的8万吨压机。


二重8万吨锻造机


8万吨压机锻造的歼20钛合金大部件

此外,影片中机器人,时刻会受到数千吨的攻击力道,不管是发力机器人,还是受力机器人的结构强度会是个不敢想象的数值。再想想制造机器人的大型装备的大型化的研制过程,都觉得漫长无比。给个参考,从中国的船舶大型化的历程看,估计机器人的大型化过程,需要20年以上。


第三,动力小型化难题。目前看能够驱动数千吨的机器人,动力最佳选择是核动力。不过,大型机器人用核反应堆的做功情况更复杂,工况环境更恶劣。另外,反应堆本身需要小型化或者微型化技术更难,估计研制小堆技术需要30年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完成。目前最先进的研发小堆,是SMR,长度也要超过20米,重量百吨,功率可以达到50兆瓦,其勉强可以用重型卡车运输后组合使用。

所以,估计要实现三项创新技术,研制出大型武装机器人至少需要30年,甚至更久。


医疗建筑营造学社

就目前而言,全世界合力都造不了!

如果你只是做一个样子货,那中国就能造!

但如果要像电影中那样能跑能跳能打,对不起,现在不可能!短期内的未来也看不到可能!

人之所以能够站立奔跑跳跃打斗,有几个很关键的地方!

第一抓地力,我们都知道人在光滑的冰面上别说奔跑跳跃,就连站稳都难。我们打出去一拳,看似是双手的力量,其实力量的源泉都来自于腿部和地面形成的摩擦力!脚和腿与地面形成抗力,通过腰部将能量传递到手臂挥打出去!而我们的摩擦力来自于脚步肌肉以及脚趾头的抓地力,机械则很难拥有这样的能力。

第二是核心力量。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之所以能稳定,是因为有强大的核心肌群将上下躯干牢牢的捆在一起。而目前无法想象有一种机械里能永远一丝不懈的将千吨万吨的机甲战士上下收紧,即使跳跃打斗都不至于脱节。

这两点也是近几年仿生机器人一直在努力攻克的难题,虽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制造上百米高的机甲战士,还太过遥远!


汉文健身

能不能造出来不清楚,但看过电影就知道,机甲都战斗力主要是搏击加上导弹,那导弹跟普通导弹没啥区别,就是火力压制或者吸引怪兽注意力用的,再有的亮光的剑,估计是激光类的光能武器,但也不是次次一剑都能砍死一个怪兽。镜头多的击杀画面我记得都是拳头打穿怪兽。就像第二部击杀爬富士山的怪物,从高空跃下砸死它。说白了就是动能武器。既然机甲的主要击杀手段仍然是靠强大的动能来完成,那何不制造坚固的炮弹导弹来达到穿透怪兽的动能从而击杀怪兽呢?机甲拳头的材质硬度能击穿怪兽,说明材料是没问题的,接下来就是制造推进能力的火箭来制造动能了。这不比造一个巨型的神经控制机甲要容易么。所以结论应该是即使能造出来,也不会造。


旅大精灵

《环太平洋2》刚好买了电影票到时去观看,对于喜欢科幻电影的朋友大家一边看电影都会一边想什么时候会真正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其实就我个人看来虽然现在说造一台四代战斗力都很难,但真正意义上来说已经没有技术问题了,喜欢军事的朋友应该都有了解五代战斗力已经有了,估计六代都在研发了。中国现在在研发上已经奋起直追了。

说回机甲战士,也许目前已经有了,只是技术还在完善,以美国为首的研发技术肯定是数一数二的,美国科幻片很多都是美国宣传给美国人民看的,为的是增加军事费用,以更多的资金注入军事研发上,像变形金刚轻而易举就把航空母舰毁了,也引发美国人民面对未来新型武器而导致国民安全的担忧,从而呼吁在军事上研发更强大武器来保护。

至于说的材料能源问题,把能源想成用核来当做能源,当然也许还有更好的我们不知道,至于材料肯定首先使用目前军事上的武器材料,还有航空材料来代替,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不还有宇宙空间站在探索外太空新型元素材料,我们普通国民又哪知道太空站有没已经在研发中的新型材料呢。

庆幸中国在研发高科技已经进步越来越大了,大数据,智能应用,高铁,无人机也就是我们自豪的大疆企业,目前技术也是顶尖的,这些都可以增加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底蕴,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国谁又没有点秘密武器压箱底呢,我们中国人都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国家在发展高科技方面都是有战略性发展的,作为中华儿女期待中国更好的崛起。

至于几年能见到这样子的机甲战士,只要国家真正需要,就会出现,我们普通国民见不到只是我们层次不够,目前全球还没拿出这样子的机甲战士作为武器,即使有我们也不需要拿出来对不。

以上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非喜勿喷,感恩…


小兮电影

不讨论经济性,只说可行性

例行结论在先:因为材料学不够发达,大概造不出来

我也没准确数据,电影里的机甲目测20米开外,前四后八半挂车满载差不多就得三四十吨,机甲这体型加上各种武器装备大概得在二百吨开外,这重量放在船上或者车上不算个啥,但是放在两足机器人上就非常可怕了,哪怕勉强造出来,恐怕那细细的膝关节也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更遑论高强度的战斗。勉强造出来恐怕连怪兽身上的寄生虫都打不过

另外就是控制系统。脑波操控这种原理至今还在纸上,实验室都没有什么切实的数据,所以大概实战用不上。比较接近的是目光锁定,就是老美那几十万一个的飞行员头盔,但那个锁定目标可以,拿来格斗恐怕不行


用户5381632247

虽然科幻片里的东西让不少人觉得很假,但我觉得这些东西换是值得期待的,我认为这么大的而机器人,真要做事可以做出来的,只是做出来的意义大不大而已。看到很多朋友说,现在根本造不出这种东西来,我觉得不对,东西不是能不能造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就和题主说造飞机一样,飞机造的困难吗?不难啊,只是想造好难,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更多,所以才给了我们造飞机很难的错觉。

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造武器难吗?实际是不难的啊,飞机,轮船都是一天一艘下水,这种速度换到现在都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的战斗机,多高级吗?没有啊,非常渐变,完全实用主义的设计,好修,耐用,直接上天就对了。

电影里的情节,要看你在什么地步上去想,我们现在这个生活模式,造这种大家伙是一点用都没得,打谁?和谁对抗?对付士兵,这么大的各自兼职就是对付蚂蚁,没准一脚踩下去都关不掉多少。所以,这个机甲是与前提的,是对付大型的怪兽的。这是故事背景塑造的额大环境,如果没有这个大家伙,自然不用造大家伙。但现实中如果也有这么大的怪兽,你还觉得造这机甲没有用吗?

另一方面,是世态没有逼到我们这个地步,如果和电影里演出的一样,有一个连接点被打开,每天都有大型怪兽来攻击人类,那么这种机甲真的是可以快速制造出来的,这是和生存竞争抢时间了,根本不是什么造价,人工的问题,所以特殊时期,要特殊对待,我觉得片子里的机甲,造出来在它这个故事背景下,一点毛病也没有。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要造一个机甲,现实里要看在什么背景下,如果只是为了尝试这个东西,那么可能一百年也造不出来,因为没什么用,但如果真是面临那么大的异形威胁,我觉得这东西10天一个都有可能,不要低估了人类的强大和创造力,也不要低估所有人只为生存,不求利益后的生产效率,人类社会现在几十亿人口,往一起用力也和蚂蚁大军一样,是非常具有能量的一个群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