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男人在30歲之前,如果不改這兩個毛病,必將一事無成

曾國藩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作為晚清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從清末開始,曾國藩生前最看重的名聲已經“譭譽參半”。從民國章太炎所稱的“民賊”,到解放後范文瀾所說的“漢奸、劊子手、賣國賊”,曾國藩頂著這些帽子進入歷史。新中國建立後,老一代史學家在“曾國藩是劊子手還是近代化先驅”這個命題上,耗費了不少心思。

曾國藩說,男人在30歲之前,如果不改這兩個毛病,必將一事無成

曾國藩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以至他雖已去世一百餘年,提起曾國藩,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有的評論者說:如果以人物斷代的話,曾國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後一人,近代歷史上的第一人。

傲慢-敗亡之道

曾國藩在日記中寫下:“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以此警醒自己,切勿驕傲自滿。人到中年,取得一些成就後,難免有驕傲自滿的心理,這也是許多人的失敗的原因。古今中外因“傲”字一敗塗地的比比皆是,三國時期的馬謖便是一例,楊修更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大家都見過很多有才能的人,他們真的很有才,讓人敬佩。但是它們幾乎個個都很傲慢,無一例外。

曾國藩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以至他雖已去世一百餘年,提起曾國藩,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有的評論者說:如果以人物斷代的話,曾國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後一人,近代歷史上的第一人。

曾國藩說,男人在30歲之前,如果不改這兩個毛病,必將一事無成

有才的人都不缺少聰明才智,都能很快發現機會和思路,唯一導致他們失敗的,就是因為他們的傲慢……

他們總是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認為自己已經很了不起,在別人身上學不到東西,所以一旦傲慢就會自負自大、故步自封,陷入自我膨脹裡不可自拔,但任憑人勸阻、提醒都不聽從,甚至無藥可救,這就必然導致失敗。

多言-貽害無窮

曾國藩的“戒多言”源於一件小事,當時他剛進入翰林院沒多久,春風得意時,一次在給父親過生日時,對前來祝壽的好友鄭小珊誇誇其談,有些得意忘形,結果引起鄭小珊反感,拂袖而去。

事後曾國藩後悔萬分,他在日記裡反思自己有三大錯。一是平常就自以為是;二是嘴上說話沒把門的,想到哪兒說到哪兒;三是明明說話得罪了人,還跟人強辯,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曾國藩說,男人在30歲之前,如果不改這兩個毛病,必將一事無成

總結這三點,曾國藩說自己作為一個標準的儒家知識分子,連《禮記》裡說的“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的道理都參不透,連語言這一關都過不了,還能成什麼大事呢?

他不僅對自己有這個“戒多言”的要求,還要把它當成家訓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內容,對他的兩個兒子和幾個弟弟更是要反覆灌輸、強調這一點

曾國藩說,男人在30歲之前,如果不改這兩個毛病,必將一事無成

曾國藩認為,如果想用言語超過壓制別人,即使自己贏了了,別人也不會服氣,為人處世上,還是應當謙遜一些為好。爭吵往往沒有是非可言,結果常常會意氣用事。一個人如果牢騷太多,結局必然抑塞,無故而怨天,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人必不服。抑鬱不平之氣,往往傷人又害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