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雲落地,華為提出企業上雲三大場景七類方案

如果說,2017年是雲計算從1.0時代邁入2.0時代的啟動元年,那麼2018年毫無疑問是雲計算2.0真正落地的一年——雲計算不再僅僅依靠價格優勢打天下,更重要的是,雲計算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帶來的生產力提升,為企業帶來生產關係的變革。

企業上雲3類場景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雲計算的重要性,意識到企業上雲的重要性。但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自身並不具備業務雲化的能力,不具備業務AI化的能力。如何幫助企業上雲,是擺在大多數企業級IT服務商面前的一個關鍵問題。

解決好了這個問題,就能幫助企業獲取全新的核心競爭力,滿足企業需求的同時,也能為自身帶來很好的盈利空間。

正因為此,華為啟動了中國ICT生態之行2018。

加速雲落地,華為提出企業上雲三大場景七類方案

和去年一樣,華為中國ICT生態之行基於“平臺+生態”戰略,但今年在筆者看來有兩點不同,一是今年的智慧城市議題更聚焦平安城市等公共安全場景化解決方案;二是今年在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更強調了雲落地的方法論和行動計劃。

據華為北京代表處代表劉陽介紹說,華為歸納了企業應用上雲的“3類場景7種方案”。

首先是企業IT系統的雲化。對於企業來說,如果要部署人工智能的應用,必然會採用雲化的架構,如何與企業現有系統對接,甚至讓企業現有系統上雲,最關鍵的是讓現有系統的改動越小越好,同時實現自動運維、提高效率。

其次,是企業應用的SaaS化。我們知道,當企業互聯網化之後,可以改變自身的商業模式,比如從傳統的賣License、賣硬件設備的廠商,逐漸向賣服務轉型。而賣應用服務,企業就是企業應用的SaaS化,不僅需要面向多租戶部署,能夠對租戶進行隔離和管理,同時還可以通過企業應用的SaaS化,具備API管理和開放接入能力。

第三,企業在今天更希望輕資產敏捷創新,因為除了少數超大型巨頭外,大部分企業只有儘量少配備重資產基礎設施,才能更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按需付費讓專業人士來完成運維工作。

企業上雲7種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不僅通過大量的雲部署實踐,描繪出企業上雲的三大場景,同時還為客戶和生態夥伴總結了企業上雲的7種方案。

首先,企業上雲是為了簡化IT,做到降本增效,那第一步就是如何儘量減少企業原有應用的變遷——華為創造性地提出了應用零改造的理念,同時讓企業雲上部署與運維實現自動化,直接降低企業上雲的成本。

實際上,大多數企業都會面臨業務系統上線手工部署的繁瑣工作,不僅效率低、錯誤率高,而且升級困難。同時,一旦業務中斷,在雲化的分佈式系統中,很難進行問題定位。

而今,通過華為AOS雲上圖紙,企業可以按圖自動施工,資源+應用統一編排,不僅做到一鍵式部署,同時還可以對應用進行全生命週期管理——通過APM雲上CT機,清晰定位業務故障,從而達成分鐘級的高效自動化部署,不僅錯誤率低,而且實現業務不中斷的應用滾動升級。

加速雲落地,華為提出企業上雲三大場景七類方案

其次,華為的應用雲中間件套件,是華為修復開源社區版數百個問題的精華,可以幫助企業確保可用性,按需擴容,並降低運維成本,滿足企業快速上雲或託管雲服務的需求。

第三,華為在應用容器化方面,不僅在K8s社區中的貢獻是中國區第一,也是K8s認證廠商和指導委員會成員,作為CNCF創始會員,已經逐漸成長為國內K8s生態的領導者之一。因此,華為雲可以通過容器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在應用上線方面實現秒級彈性伸縮,在應用交互性能方面提升1~2倍,資源利用率提升50%

第四,鑑於華為雲的容器化能力,必然在應用微服務化具備相對成熟的解決方案,包括具備特性解耦,快速上線,使用商用APM服務,自動化監控運維等等。

第五,華為雲在雲市場裡面可訂購套餐,選擇PaaS服務管理模塊化自動化部署軟件實例,這樣可以實現多租戶應用統一自動化的部署、運維、升級,使得軟件SaaS化,從而助力企業商業模式的轉變。

第六,華為雲能力開放API網關,為開發者及合作伙伴提供高性能、高可用、高安全的API託管服務,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營收,實現上雲流程的自動化。

第七,華為雲還提供了Serverless函數計算平臺,這樣的好處是降低基礎設施生產運維管理的複雜度,實現NoOps,實現秒級計費,滿足客戶敏捷業務需求。

加速雲生態落地

實際上,這7種方案,在華為都有過實踐、驗證。相當於華為把自己上雲的經驗,分享出來,同時把自身與客戶和合作夥伴在產品技術與行業落地中積累的實踐經驗,在雲化過程中形成一種能力,輸出釋放出來。

加速雲落地,華為提出企業上雲三大場景七類方案

據華為北京企業MKT與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閣剛介紹,華為在持續加大對技術、解決方案投入的同時,堅持平臺+生態的戰略,加大激勵力度,推進生態體系的建設。“北京將繼續增加生態支持人員,和合作夥伴共同繁榮我們的生態。”閣剛表示。

舉個例子,北明軟件作為ISV與華為已經搭建了多個聯合解決方案:比如廣州電子政務雲採用了華為的全線硬件設備和FusionCloud雲平臺;而太保保險數據ATM系統採用華為的大數據平臺;杭州西湖區和浙江省最高法的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ODR,也採用華為的公有云。

“華為堅持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的策略,給合作伙伴吃下了定心丸。”在北明軟件戰略合作部總經理彭麗君看來,與華為攜手深耕雲市場,共促智慧城市發展,共建社會治理新格局,是北明軟件未來的方向之一。

除了傳統合作夥伴升級為雲生態夥伴之外,如今像璧合科技這樣的新型夥伴,不僅把招財寶這樣應用架構在華為雲上,同時還藉助華為雲服務,讓自身業務運營更安全、更有保障。據悉,除了專屬雲以外,璧合科技的開發、測試以及產品的跟蹤也使用了華為的開發雲,利用華為開發雲高效的代碼管理、Bug追蹤以及產品進度管理等服務,降本增效。

實際上,基於“平臺+生態”戰略,華為與生態夥伴已經合作推出了包括視頻雲、警務雲大數據、融合指揮、智能交通等公共安全場景化解決方案。而在政府、教育、醫療、電力、交通、廣電、媒資、金融、大企業等各個行業,華為雲通過EI企業智能引擎,也讓更多的企業客戶和生態夥伴可以快速實現AI應用的落地。

所有這些,都需要通過落地的活動進一步教育用戶,教育合作伙伴,最終幫助更多的企業找到上雲之路,重塑自身的核心價值,實現共贏。

這也是“華為ICT生態之行”的初衷。

如今,華為ICT生態之行”在去年成功跑遍全國31個省份和直轄市275站,覆蓋包括生態夥伴、客戶、媒體在內共計超過50000人次參與其中的基礎上,今年再次拉來大幕,逐漸形成了一個品牌——助更多的企業找到上雲之路,重塑自身的核心價值,實現共贏。

文/余文

《科技看門道》堅持深度報道,希望能通過資深媒體人對IT產業熱點新聞的深入思考,挖掘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和創新模式——不僅看熱鬧,更要看門道!

《科技看門道》主筆在行業渠道媒體擁有超過15年的從業經歷,不僅對IT消費類和企業級軟件、硬件、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均有較深入的理解,同時見證了中國IT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生態圈包括分銷、零售、SI、ISV和CSV的進化歷程,見證了金融、能源、製造、醫療、教育、政府、零售、高科技等行業的信息化之路。

《科技看門道》相信,IT產業在供給側的改革——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將會成為推動各行各業發展進步的核心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