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加减乘除”法——美丽中国长江行 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系列评论之五

看长江,也是看中国;把脉长江经济带发展,也是在引领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即日起,中共重庆市委党建门户七一客户端推出“美丽中国长江行 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七一时评|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加减乘除”法——美丽中国长江行 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系列评论之五

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加减乘除”法

七一时评|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加减乘除”法——美丽中国长江行 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系列评论之五

CQDK全媒体时评中心评论员 宁小倩

漫长的东部海岸线,宛如一张蓄势待发的长弓,而长江,就是那支划空而出的利箭。

为了让这条“黄金经济带”永葆生机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以生态保护倒逼转型升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绝不是简单地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要“跳出环境看环境”,让绿色理念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以高质量发展引领系统性变革。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万里长江要如何才能实现大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加减乘除”法。

在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就是要扩大有效的中高端供给,补短板、惠民生,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抓住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契机,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让新动能尽快成长为“主力军”。

在化解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就是要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为经济发展留出新空间。要壮士断腕、刮骨疗伤,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加快淘汰煤炭、烟花爆竹等落后产能,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

在强化创新驱动上做“乘法”。在沿江地区围绕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方式和搭建创新平台来推动新动能的培育。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提高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乘数效应”。

在破除制度性障碍上做“除法”。坚决把好环境保护关、投资效益关、质量安全关,不能“扯到篮子里都是菜”。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为新旧动能转换创造有利条件。

做好高质量发展“加减乘除法”的背后,必然面临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短期效益递减、环保投入增加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考验着各级地方政府的决心和定力。新旧动能转换更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需要我们坚定信心,以钉钉子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守住绿水青山、构筑生态文明新家园,奏响新时代激昂的“长江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