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時評|做好高質量發展的“加減乘除”法——美麗中國長江行 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系列評論之五

看長江,也是看中國;把脈長江經濟帶發展,也是在引領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即日起,中共重慶市委黨建門戶七一客戶端推出“美麗中國長江行 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系列評論”,敬請關注。

七一时评|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加减乘除”法——美丽中国长江行 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系列评论之五

做好高質量發展的“加減乘除”法

七一时评|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加减乘除”法——美丽中国长江行 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系列评论之五

CQDK全媒體時評中心評論員 寧小倩

漫長的東部海岸線,宛如一張蓄勢待發的長弓,而長江,就是那支劃空而出的利箭。

為了讓這條“黃金經濟帶”永葆生機與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以生態保護倒逼轉型升級。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也絕不是簡單地就環境來解決環境問題,而是要“跳出環境看環境”,讓綠色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以高質量發展引領系統性變革。

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萬里長江要如何才能實現大保護下的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做好高質量發展的“加減乘除”法。

在發展新動能上做“加法”。就是要擴大有效的中高端供給,補短板、惠民生,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產品,為經濟增長培育新動力。抓住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契機,倒逼產業轉型升級,讓新動能儘快成長為“主力軍”。

在化解落後過剩產能上做“減法”。就是要減少低端供給和無效供給,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為經濟發展留出新空間。要壯士斷腕、刮骨療傷,騰退化解舊動能,破除無效供給,加快淘汰煤炭、煙花爆竹等落後產能,為新動能發展創造條件、留出空間。

在強化創新驅動上做“乘法”。在沿江地區圍繞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加強政府、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合作,通過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方式和搭建創新平臺來推動新動能的培育。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提高綠色經濟發展水平,充分發揮金融在經濟發展中的“乘數效應”。

在破除制度性障礙上做“除法”。堅決把好環境保護關、投資效益關、質量安全關,不能“扯到籃子裡都是菜”。要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以優質的制度供給、服務供給、要素供給和完備的市場體系,為新舊動能轉換創造有利條件。

做好高質量發展“加減乘除法”的背後,必然面臨地方財政收入減少、短期效益遞減、環保投入增加等一系列現實問題。這些問題,考驗著各級地方政府的決心和定力。新舊動能轉換更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需要我們堅定信心,以釘釘子精神,一茬接著一茬幹,一錘接著一錘敲,以久久為功的韌勁守住綠水青山、構築生態文明新家園,奏響新時代激昂的“長江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