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幹部的困惑:不幹活領導要批評,幹活容易“踩線”,咋幹?

“不幹活,領導批評;幹活吧,容易踩線。”最近下鄉,一位鎮黨委副書記長吁短嘆。

基层干部的困惑:不干活领导要批评,干活容易“踩线”,咋干?
基层干部的困惑:不干活领导要批评,干活容易“踩线”,咋干?

這位鎮黨委副書記自以為“想辦法”為老百姓做實事,結果卻背了處分,感覺前途“渺茫”。

他負責為一個貧困村建水利工程,先規劃設計,眼看到了冬天,山區結冰沒法施工,只能等來年開春。不料,縣扶貧辦通知:年底前工程資金“清零”,否則就要收回。

為保住這項工程,這位副書記“大著膽子”拍板:提前把錢轉給施工單位。次年春天如期完成工程,驗收合格,老百姓及時用上了水。

正當他為自己的“妙計”高興時,縣紀委介入調查,認定此舉屬於違規,最後給予他嚴重警告處分。他感嘆:我已經50多歲了,本來想多幹點事,反而“幹出麻煩了”!

基层干部的困惑:不干活领导要批评,干活容易“踩线”,咋干?

另一位鎮黨委書記所在的縣地處山區,屬於深度貧困區。近幾年,全縣中心工作都圍繞扶貧來幹。為完成一些硬任務,縣領導每次見面就給他“擰螺絲”:要抓緊!不管怎麼幹,就是不能晚!

這位鎮黨委書記在當地也屬於“想幹敢幹”型。近年,鎮裡最大的工程就是為貧困戶建搬遷安置房,為趕在入冬前完工,鎮裡找了一個施工隊,“先幹著再說”。

但是,有關部門隨後查出了問題:施工沒有經過招投標,給予鎮黨委書記嚴重警告處分。他開始還委屈:“要按期完成任務必須搶時間,但走招標程序根本沒法按時完成,兩頭受氣,進退兩難!”

對此,縣裡一位紀檢幹部坦言:一些鄉鎮幹部過去做事比較毛躁,很多工作經不起推敲,“我們暗訪時,有個鎮的多數幹部都有逾矩、碰線情況。”可見,此類問題比較普遍。

要不要幹?答案是肯定的。俗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在其位就要謀其政。為官不為,尸位素餐,缺乏擔當,組織、紀律不允許。

問題是——怎麼幹?

困難任何時候都有,關鍵看怎樣克服。遇到麻煩要解決,越怕麻煩越麻煩,不能光憑熱情、只圖省事,而必須依法依規、合情合理地解決問題。

實幹是好的,是值得提倡和弘揚的,但也要警醒有些幹部的所謂實幹,即拍胸脯、做保證,看似氣度不凡,實則是缺乏能力支撐的信口開河和魯莽行事,往往容易造成傷害百姓感情、失信於民、損害黨和國家利益的大錯。

真正的實幹型幹部,要有能夠幹事擔責的能力。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實幹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著眼大局的視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水平跟不上,只會好心辦壞事。

要成為真正實幹型幹部,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總結。要學會運用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法治思維來解決問題;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加強與群眾的血肉聯繫,經常深入到群眾中去,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要善於總結工作經驗,正確對待成績和失誤,不斷促進工作開展。

從領導層面來說,既要壓擔子,也要鋪路子。一些領導部署工作時“只要結果,不問過程”,初衷雖好,但同樣風險也高。既要有結果意識、也要有過程意識,這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一件工作無非包含這些環節:誰來做、怎樣做、做得怎樣。

基層幹部不怕進攻衝鋒,就怕劍走偏鋒,出力不討好,甚至出力還“出事”。因此,多考慮基層實際,多關注怎樣做、怎樣做得更好,也是當前亟待破解的現實課題。

總之,基層幹部既要想幹敢幹,又要能幹會幹,切不可蠻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