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概念搞不清,你真的能算得對自己的收益嗎?

如今,理財已經是隨處可見,大到股票投資,小到餘額寶收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財方式。其中,數字成為了很多投資者判斷一款產品收益高低的重要參考指標,比如說一款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為5%,另一款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為10%,那麼,後者的收益則比前者高。但是,這些數字是怎麼計算出來的,你真的知道嗎?

首先,是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最常見於理財產品上,它主要指投資一年所能獲的收益率,高低直接決定了投資者的收益,因此,很多人對於年化收益率格外重視。

理財概念搞不清,你真的能算得對自己的收益嗎?

通常來說,年化收益率分為預期和實際兩種情況,預期年化收益率主要是一些理財產品在售賣的時候所呈現出的一個可以讓投資者進行參考的指標,不代表實際的年化收益率。但是,就現在理財產品看來,預期年化收益率與實際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可以持平。

如果用公式來將年化收益率具體化的話,則年化收益率=[(投資內收益 / 本金)/ 投資天數] ×365 ×100%。然而,在實際的計算過程中,很多人都會忽視投資天數這一因素,我們可以用例子進行一個直觀的表達:

理財概念搞不清,你真的能算得對自己的收益嗎?

比如中國銀行推出了一款理財產品,並稱60天的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4.2%,如果我買了10000元的該產品,那麼我所購買的這款產品收益為10000x4.2%x60/365=69元。另外,銀行所說的4.2%的年化收益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會隨著時間而有所波動。

同時,提到年化收益率,則不得不提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它主要是所投基金在近七日的平均收益水平,將其年化後得出的一個數據。它也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有所波動,就像天弘餘額寶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在變化,兩個月的時間從3.98%下降到了3.71%。

其次,是年利率。年利率也就是所謂的年利息率,是指在一定期限內利息與本金的比例,多見於銀行存款的時候。如果某銀行的定期存款年利率為3%,那麼存10萬元,一年的時間所能夠得到的本金加利息就為100000x(1+3%)=103000元。

而銀行給出的年利率通常是根據利息/本金/時間x100%進行計算的,它也不具備穩定性,會根據市場的需求以及變化而有所波動。

理財概念搞不清,你真的能算得對自己的收益嗎?

最後,是萬份收益。萬份收益主要應用於貨幣基金上,基金公司每天會公佈每萬份基金單位所獲得的收益,這就是萬份基金單位收益。如果將這一萬份收益累計,然後除以一萬份基金,所得到的便是萬份基金收益率。比如一萬份基金在6月1日這一天所賺的總收益為300元,那麼萬份基金的收益率則為300/10000=3%。

總的來說,年化收益率、年化利率以及萬份收益是在平時的理財中經常遇到的概念,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場合,叫法以及算法都是不一樣的,可不要搞混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