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背、通臂、還是通備?

通背、通臂、還是通備?

中國武術內容繁多,風格迥異,可謂豐富多彩。在眾多拳種中,有的講究貼身短打、有的講究放長擊遠,而通背拳毫無疑問是放長擊遠類的典型代表。但是我注意到,武林中除了通背之外,還有通臂("臂"字在北方口語中常被讀為bei而不是bi,如:胳臂)和通備兩個名稱,所以就出現了三個同音不同字的局面。

從字面上看,“背”和“臂”都指身體部位,而“備”有具備、完備、準備之義,與前兩者含義差距較大。那麼三者到底有沒有關係?其指代的武術技藝是不是一回事?是口耳相傳造成的訛誤還是各有淵源?

在《中國武術大辭典》中只有通背拳和通備拳兩個詞條,“通臂”二字出現在“南極門白猿通臂拳”的名字,並非單獨以“通臂拳”列出。而通過互聯網搜索很容易發現,通背與通臂基本是混用的,沒有清晰的區分。比如,搜索“通背拳”時就會發現在詞條解釋中出現“通臂”二字,反之亦然。

但是,我們都知道“背”和“臂”明明不是一個意思,一個代指脊背,一個代指胳膊,如此明顯的差異怎麼能隨意混用呢。我這麼一個一根筋、認死理的偏執狂患者對這種含糊其事的情況忍不了,搞不清楚吃飯都不香。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武術大辭典》這樣的權威著作是怎麼說:

通背拳:拳種之一。也稱“通臂拳”。在拳義上,“背”與“臂”同義,以通貫之,似無原則區別。通背拳自稱長拳,大都強調以猿背取勢,故又稱通背猿猴,白猿通背。近代以來,繁衍產生眾多流派,如白猿通背、通背猿猴、五行通背、六合通背、劈掛通臂、兩翼通臂、二十四式通臂等。流傳山西一代的“洪洞通背”,亦屬通背拳系中的一個流派。......

通備拳:拳派名稱。據清代《通臂拳譜》載,明萬曆年間,拳家費大環創通臂拳五路,並作《通臂拳論》一篇,簡要的闡述了以“通備”二字為立意之本的拳法理論。這是目前所見關於通備拳的最早出處,亦可見“通備”與“通臂”的淵源關係。至清代道光、咸豐之際,曾為滄縣教諭的潘文學,在鹽山書院分文武兩科授徒,傳授通背拳法器械,並遵循清初學者顏習齋、李恕谷的學說,傳播以“通神達化、備萬貫一;理象會通,體用具備”為要旨的通備拳理論。

根據上面的介紹,基本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通背與通臂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說的是一回事,而通備拳在技藝上源於通臂,但“通備”更指的的是一種以顏李學派思想為根基的武學理念。說白了就是,三者在根源上是一回事。

但是,一定要注意,這裡說的只是三者在根源上一致。因為從各家的著述上看,似乎三者更像是截然不同的拳派。

遼寧省武術挖整組編寫的《通背拳》一書中認為:“通”是通達的意思,“背”乃是人的脊背。通背並不是門派,乃是鍛鍊的法則,是於腰背發力,以力通於背,探背松肩,順臂達於指,放長擊遠,先發制人,所以叫通背。

通背、通臂、還是通備?

遼寧通背拳基本功猿猴出洞

而在郭瑞祥所著的《通臂二十四勢》一書中認為:(通臂二十四勢)在其勢法中,兩臂從外形上看均系一伸一屈,一前一後,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兩臂成反向扯帶形狀,所以叫“通臂”,而不取“通背”。

通背、通臂、還是通備?

通臂二十四勢之一 :撐

通備則是一個以“通神達化,備萬貫一;理象會通,體用具備”為理念,將劈掛、八極、翻子、戳腳、鞭杆等多門武藝融匯貫通的武學體系。

這麼看來,好像三者又是自成一體,相互有別的拳術流派,究竟它們之間有沒有關係呢?回答這個問題,恐怕還要從歷史中找答案。下面藉助馬明達教授的研究成果,對三者關係做簡要梳理,我們一起試試能不能把這個問題搞清楚。

第一,從三個名稱出現的順序看,“通臂”最早,首見於《墨子》用來描述一種城射的弩機,“中鑿夫之為通臂,臂長至桓”,意思是說因為弩臂中間是貫通的,所以叫做“通臂”。而第一次明確出現在拳學文獻中則是黃百家的《王徵南先生傳》,“佑神通臂最為高,斗門深鎖轉英豪”。

其次是“通備”最早見於《通臂拳譜》中一篇叫做《通臂拳論》的序言,“通者,通達也。非神而不能通,非化而不能達;神化之功,方得通達之妙。備者,備用也。備為概之全體,用為動之總旨。得其全體之總旨,通達之神化,方應通備之名。”馬教授認為這是通備門人“外稱通臂而內稱通備”的證據。

而“通背”出現較為晚近,馬教授認為它是從“通臂”一詞演化而來,甚至可能是同音訛傳。1937年日本人武田熙著有《通背拳法》一書。另外,通背大師修劍痴也就是《通臂拳譜》的收藏者自己寫譜也是用“通背”而不用“通臂”。

第二,從三個名稱的來源看。不論是通背還是通臂,從各家對拳理的描述來看,都是對猿猴雙臂伸縮自如,可以放長擊遠的模仿。也就是說“通臂拳”這個名稱的直接來源可能是古人對猿猴雙臂左右相通特殊功能的認識。而在明代唐順之的《峨嵋道人拳歌》說,峨嵋道人拳法“乃是深山白猿授”,並且其中描述“百折連腰盡無骨,一撒通身皆是手”的拳法特點又確實與今天所見的通背拳非常契合,但“通背”二字的確切出處目前尚不清楚。

而“通備”二字雖然取自“通神達化,備萬貫一;理象會通,體用具備”的思想,但在技藝上其實就是流傳於河北滄州一帶的通臂拳,只是“內稱通備而外稱通臂”,後來由馬鳳圖先生開始正式內外統一使用通備,所以現在一般也稱之為馬氏通備。

通背、通臂、還是通備?

第三,從三者之間的關係來看。通過上述,我們對於三者淵源關係大致可以做以下猜測。

在古代人們受到猿猴雙臂可通特點的啟發,模仿之創立了一種放長擊遠類的“長拳”,並命名為通臂拳。這種象形取意的創拳方式在中國武術中非常常見,也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觀念。

到清代,在鹽山書院做縣諭的潘文學崇尚顏李學派“文通武備”的思想,並在書院設文武兩科,教學生學文習武,而武的部分正是滄州一帶流傳的通臂拳,後來,進而闡發出“通神達化,備萬貫一;理象會通,體用具備”的武學理念,也就有了“內稱通備而外稱通臂”的通備武學。

而“通背”的出現可能存在兩種情況,一種可能是,的確是人們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出現偏差,將臂(bei)理解為背,進而由名稱理解的偏差引發技術風格的變化,在運使兩臂的基礎上演變為以力通於背,探背松肩的發力特點;另一種可能則是人們在傳習過程中,發現在運使雙臂時可以藉助腰背的含展發力,既可以增加發力的力度又可以使手臂放的更長,使放長擊遠的技術風格發揮的更加徹底,所以也就有人開始改用“通背”為名了。

結束語

概括來看,三者的歷史淵源還是比較清晰的,通背和通備皆是由通臂分化而來,雖然現在仍有“背”與“臂”混用的情況,但實際兩者代表了不同的技術風格。而通備雖然曾經“外稱通臂而內稱通備”,可能早期以習練通臂為主,但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以通備勁為貫穿,融通八極、戳腳、翻子、鞭杆等多門武藝的武學體系,同時通備更是一種武學思想,要求習武人要做到文通武備、多學廣記、融會貫通。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結論僅僅是藉助前人研究成果進行的推測,具有很大的主觀成分,尤其是關於“通背”的很多問題還非常模糊。而現在正式的全國傳統武術比賽中也是用“通背拳”而不取出處明確的“通臂拳”,這使得“通背”名稱的來源問題更加值得研究。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給出定論而是拋磚引玉,希望引起更多人對此問題的關注並投入研究,早日將其理清楚。

胡洪森: 12歲開始習武,以少林拳入門。2007年入西安體育學院系統學習散打、拳擊,2011年考入北京體育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隨武冬教授學習太極拳、八極拳等傳統武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