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吃不到金龙鱼牌的白糖?

在丰益国际的全球性扩张中,糖业是仅次于棕榈油和大豆压榨的第三大业务板块。

丰益糖业迟至2010年才起步。从历年的财报数据来看,应该说,白糖业务的发展还是不错的。从2011年到2014年,糖业累计税前利润率达到3.5%,超过了棕榈油的3.4%,消费品的2.5%和油籽加工与谷物的2.0%。丰益国际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尼和缅甸拥有10个甘蔗压榨厂和5个白糖精炼厂,在巴西、印度和摩洛哥合资了18个甘蔗压榨厂和3个白糖精炼厂,一共控制了4600万吨的甘蔗压榨产能和500万吨的白糖精炼产能。丰益国际2016年销售了1354万吨食糖,超过了中国的糖产量,占当年全球食糖产量1.7亿吨的8%。

有意思的是,中国成为世界进口食糖第一大国,丰益国际却未能分享中国糖市的大餐。市场上没有金龙鱼牌的白糖,益海嘉里也没有任何食糖业务。

我们为什么吃不到金龙鱼牌的白糖?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人平均每天吃糖34克,只有世界平均水平65克的一半,甚至低于孟加拉国和菲律宾这样的国家。我可以拍胸脯地保证,这个数据绝对不靠谱

欧洲人和美洲人普遍吃糖多。欧洲在封建史上除了蜂蜜,无糖可吃。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英国,直到16世纪,糖仍然是昂贵的进口货,主要用做香料或药物。一旦美洲殖民地依靠黑奴的血汗开始大规模种植甘蔗和供应食糖,欧洲人就如久旱逢甘霖,不知节制地大吃起来。今天的欧盟,平均日食糖101克。美洲人做为欧洲人的后裔,也继承了嗜糖的癖好。美国人每天要吃92克的糖,巴西甚至高达144克。

东方世界从来就不缺糖。印度和中国自古就是产糖大国。红糖、麦芽糖等一直都是中国常见的食物。所以东方人吃糖不像西方人那么吓人。亚洲热带国家,印度、印尼、越南、巴基斯坦和菲律宾平均每天的吃糖量都在60克左右。亚洲温带国家,日本和韩国分别是45克和82克。

中国人吃糖真的比大多数亚洲国家都少吗?我们自己清楚,中国人吃糖其实并不少。只不过,

很大一部分落在统计数据之外。那就是走私糖。

我们为什么吃不到金龙鱼牌的白糖?

1991年,国家放开食糖销售,不再统购包销。1994年,食糖供应偏紧,糖价回升。从1994年下半年到1995年,大量走私糖以来料加工的名义进口留销,数量不低于200万吨。这是中国的第一波的大规模走私糖。

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2000年的食糖进口关税配额160万吨,以后逐年上升,2004年起为194.5万吨。配额内关税税率15%,配额外关税税率50%。国营贸易在配额中占比70%,由三四家国企瓜分。受进口配额和高关税限制,2001~2009年,中国食糖进口量保持在70万吨~140万吨。

2011年,全球食糖过剩达到了最高峰的1275万吨。也就是说,当年所产的糖有高达7.4%的比例都卖不出去。此后,糖价虽然还有不小的波动,但整体上是一泻千里,进入大萧条时期。全球食糖行业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从澳洲、巴西、中国到印度,世界产糖大国无一例外,均有大量糖企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

国际廉价食糖开始汹涌冲击中国市场,中国食糖2011年的进口首次超出关税配额,达到292万吨。中国成了全球糖市最大的洼地。2012年进口量上升到375吨。2015年达到最高峰的485万吨,占中国食糖总产量的47%,超出进口配额290万吨。

国内糖价的防线一退再退,2014年跌到每吨4000元左右。而国内产糖成本约在每吨4300元~4800元。受进口糖的冲击影响,2013年中国糖业全行业亏损30多亿元,2014年亏损扩大至100亿元。

2017年,国际糖价再次大跌,中国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严厉措施,将配额外食糖进口许可削减至100万吨,并对配额外食糖进口征收保障措施关税,期限3年,税率依次为45%、40%和35%。也就是说,关税最高可达95%(配额外关税50%+保障措施关税45%)。当年中国食糖进口控制在229万吨,为近年来的最低水平。

高关税意味着走私糖的高暴利。据推测,2011年以来,每年都有几十万到两百多万吨数量不等的走私糖进入中国。最主要的走私渠道,是印度糖、泰国糖和缅甸糖从中缅和中越边境进入中国。当地边民就像香港水客一样,将食糖以蚂蚁搬家的方式背入境。

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糖精。1998年,中国食品工业用糖精量约为11,220吨,糖精的甜度可是白糖的500倍,1万多吨糖精就可顶500多万吨白糖的用量。1999年末,中国大力限制糖精生产,关掉了9家糖精企业,只保留5家,将内销量限制在3000吨,多数用于牙膏等非食品工业。不过,此后糖精生产又有所抬头。2004年超计划销量达到1141吨。

与食用油不同的是,食糖的大众消费比例很小,主要是食品饮料行业使用。厂商客户低价为王,这就使得各种低价糖甚至糖的替代品大行其道。中国糖市,受进口糖、走私糖、国储糖乃至淀粉糖、化学合成甜味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市场混乱不堪,价格起落诡异,被业内人士称为“妖糖”。

高关税不仅造成了走私糖和代用糖的繁荣,还让中国的甘蔗种植业和糖企缺乏竞争力。

我们为什么吃不到金龙鱼牌的白糖?

国外一台大型甘蔗收割机,能顶150个拿着砍刀的中国农民。一户巴西蔗农能种上600亩的甘蔗田,与150户广西蔗农相当。澳大利亚的甘蔗种植成本才114元/吨,而中国产糖第一大市的广西崇左,甘蔗成本436元/吨。仅人工采收一项就要120元/吨。中国糖协认为,只有对进口食糖征收156%的关税,才能保证进口糖与国产糖的公平竞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平均食糖进口关税为97%,中国收的关税还不够高。

如果将食糖行业与食用油行业进行比较,食用油行业一定会颇感委屈。中国对大豆进口完全放开,却对食糖进口实施如此严密的保护。难道油厂和豆农就不是亲妈生的?当然,大豆进口与食糖进口有很大的区别。大豆决定了中国的物价指数,食糖的价格却几乎引不起老百姓的兴趣。少吃点糖还对健康有很大好处呢。政府也乐得在糖的关税上每年增加几十亿的收入。反过来说,食用油行业应该庆幸,只有充分的竞争才能优胜劣汰,正是因为中国政府对食用油行业的开放,才使得食用油行业涌现了一大批以民营为主的国际一流的油厂,完全不惧于与任何国际粮油巨头对抗。2014年,中国食用油行业的总收入竟然达到了2.5万亿,利润635亿元。这是孱弱的食糖行业不敢想象的。

糖业经营维艰,多数糖企被迫多元化经营,有的去盖房,有的去开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这里,又出现了一个中国糖业独具特色的现象。国际糖企都是把甘蔗渣拿去燃烧发电,中国糖企却纷纷利用甘蔗渣来造纸。

贵糖股份的2016年财报显示,造纸收入占总收入的32%,略低于制糖收入的36%。造纸的毛利比制糖高了4个百分点。贵糖抱怨,“近几年广西区内一些糖业集团投资制浆造纸行业,加剧了市场竞争”。贵糖75%的甘蔗渣需要外购,原本每吨300元的甘蔗渣,居然最高被炒到每吨500元以上。

每吨500元是什么概念?一吨甘蔗的收购价也往往到不了500元。甘蔗渣贵过了甘蔗价。16/17榨季,中国产蔗糖824万吨。以一吨糖两吨渣计算,可产甘蔗渣1648万吨。每吨即使平均卖400元,也有66个亿。中国糖每吨成本大概比国外高1000元,824万吨糖就是82亿,靠甘蔗渣的销售收入差不多可以填平这个成本差。这么好的甘蔗渣,国外怎么都拿去烧了发电?发电能卖几个钱?丰益国际糖业做得这么大,旗下居然没有一家纸厂。造纸业是水污染的大户,这影响了国外甘蔗造纸业务的发展。

而中国前10大的糖企,其中7家有造纸业务。中国用甘蔗渣造纸的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不仅是丰益国际,四大粮商ABCD中的邦吉和路易达孚均以糖业见长。糖业是邦吉业务中与农业、食品业和化肥并列的四大板块之一。邦吉在巴西拥有了8家糖厂,销售额在50亿美元左右。路易达孚则是国际食糖贸易排名前五的巨头。但所有跨国粮商中,仅有路易达孚于2011年在福建漳州合资了一个规模一般的糖厂。

益海嘉里在国内拿不到低成本的甘蔗,又不会造纸,从国外进口食糖吧,又面临高关税的拦截,以及与走私糖的竞争。未开放的市场怎么也没法做。看起来,短时间内,我们是吃不到金龙鱼牌的白糖了。

(本文节选和改编自《金龙鱼背后的帝国》,2018年6月即将出版)

【参考文章】

《“妖糖”的前世今生:一部厚重的中国糖业发展史》,连学智,2017年10月23日,搜狐网。

《中国食糖进口深度分析》,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017年7月23日,个人图书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