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霍州韓信嶺

山西霍州韓信嶺

山西霍州韓信嶺隧道

山西霍州韓信嶺

1907年山西霍州韓侯嶺(今韓信嶺)

在我的故鄉山西霍州與靈石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嶺,名為韓信嶺,因為韓信曾經被封為淮陰侯,所以又叫韓侯嶺。韓信嶺實際上是晉南和晉中的分界。在同蒲鐵路修通以前,晉南和晉中交通,都要爬過韓信嶺。從晉南向北越過韓信嶺,便進入到晉中盆地了。聽老人們說,當時在平路上要一匹馬就可以拉動的車,要爬上韓信嶺,需要兩三匹馬才能拉動,為此,有一批人專門以幫助過往車輛爬過韓信嶺來討生活。韓信嶺的險要可見一斑。

韓信嶺因何得名。顯然是和韓信有關。漢十年(前197年),陳豨謀反。劉邦親自率兵前去征討,韓信稱病沒有隨高祖出征。有人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韓信與家臣謀反,呂后拿不到確鑿證據,於是與相國蕭何商議,設了一個騙局,說陳豨已被殺死,諸侯群臣都進宮朝賀。韓信因為念及和蕭何的友情,入朝進賀,呂后藉機派武士把韓信捆縛起來,在長樂宮中的鐘室裡斬殺了他(前196年),並誅滅韓信三族。韓信被斬前說:“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這裡蒯通是當年勸說韓信自取天下的謀士。在這裡我們顯然可以看出,韓信的冤情。在他手握數十萬的重兵之時不謀反,當時已被劉邦剝奪軍權,其實是在軟禁中的韓信,卻要與幾個家臣謀反。韓信的智商還不至於如此低下吧。

呂后殺韓信後,將韓信的腦袋割下來,派人送往劉邦處。當時劉邦正好平定了陳豨的叛亂,正在班師回朝的途中。據清道光年間所修的《霍州志》介紹韓信嶺時說:“韓侯嶺上有韓侯廟,墓在廟後。相傳漢高祖親征陳豨於代,返駐嶺上,會呂后殺侯長樂宮之鐘室,函首送帝前,遂於此葬焉。”意思是說,劉邦徵陳豨是在晉北的代縣一帶,從晉北代縣要班師回長安,一定得過韓信嶺。也正好在韓信嶺,韓信的腦袋送到了劉邦手上。於是韓信的頭就埋在了那裡,後人並且修了一座韓信祠堂以資紀念。

據《史記》中《淮陰侯列傳》記載,劉邦見到了韓信的頭“見信死,且喜且憐之”。幾個字活脫地刻畫出這個獨夫的心情。“且喜”是真情,“且憐之”是為了欺騙世人,現在想來,無非是說些惋惜的話吧。

韓信為漢朝開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勞。起先並不為劉邦所用,在“蕭何月下追韓信”後在漢中被登壇拜將,他幫劉邦出謀劃策,又獨領一支軍隊出生入死,虜魏、定齊,破楚兵二十萬,使天下歸漢。然而,竟落了個“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下場。韓信死時,年僅三十三歲。

正由於韓信的死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最著名的冤案之一,後人關於韓信祠有許多詩詞和對聯來紀念他。

其中最著名的是韓信祠的一副對聯: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一知己是指蕭何,說的是,在劉邦不用韓信,韓信出走之時,連夜把韓信追回,並極力向劉邦舉薦韓信,而最後又幫助呂后出謀殺害韓信。兩婦人指漂母和呂后,指韓信乞食鄉里,漂母舍飯幫助,和呂后設計殺害韓信。(有的文章謬傳,說這幅對聯是安徽霍山縣,實在是大謬不然。)

現在我們在晉南晉中之間來回旅行,坐火車可以穿過隧道來通過韓信嶺,坐汽車也可以沿著高速公路穿過隧道通過韓信嶺。對韓信嶺的險要根本感覺不到了,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不過在中華幾千年的歷史上,韓信嶺無論從交通的險要上,還是從人文歷史上,它的確是值得知道的一個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