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唐朝之渭水之盟

穿越唐朝之渭水之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九日,唐太宗李世民登基。

玄武門之變震驚了世人,同時也引起了來自域外的目光。

那是一匹狼的目光。

穿越唐朝之渭水之盟

≡ 穿 越 ≡

不知何時,我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躺在高高的草料堆上。

我望著漫天的星空發呆,璀璨的銀河就像一條玉帶橫掛在天空。銀河兩端一端是牽牛星,另一端是織女星,它們正熠熠生輝。沒汙染的大唐的夜空像一匹純黑的錦緞,透出一種滄桑的神秘感。不像現在的黑夜,連夜晚都是灰色的,詭異的黑色,就連星辰也只有寥寥幾顆,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

穿越唐朝之渭水之盟

六月天的隴右哪裡是人呆的地方,天地火爐那就是太上老君的火爐。我,一個現代人,居然又穿越到了唐朝。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大唐應該是玄武門之變的時間節點了。該死的,我要找李世民!我要阻止一個的悲劇的誕生,或者能夠儘量挽回的情況下。哪怕,粉身碎骨!

一隻響箭嗖的一聲射出來,很快幾個遊擊騎兵圍獵過來。他們是大唐的哨探。無論誰的大營糧草堆裡面多了一個人,那不緊張才是怪事。

只見有一個士兵拿著短弓弩指著我,我其實心裡怕死了,但是我還是站的筆直,由於去過西安旅遊,於是用蹩腳的方言,說了句:“速度來人,我要見你們大帥,吾乃金吾衛,上執天命,還不趕緊給我讓開。”

結果領頭的那個人樂了,笑了下,立刻板著個臉,說道:“好了,你們都住手,小公子一看就是個讀書人,細皮嫩肉的,綁輕點,送去給大帥瞧一瞧。”

在我一路喊疼中,我終於被壓到了大帥營中。我用餘光瞄到了大旗上的“程”字。他會是誰呢?姓程的,難道是程咬金,那個我很佩服的三板斧?

穿越唐朝之渭水之盟

“你是何人?為何穿的奇奇怪怪的?速速招來,免得受皮肉之苦。”我苦笑道,“在下中原人士劉牛,和先師雲遊十方,不知歲月,師傅已經遠去,我便下山出來,誤入軍營。”

“好一個誤入,胡說八道,來人啊,給我拉下去,先打十大板子”大帥一怒,發飆了。我默默的流淚,尼瑪這人不講道理啊。

就在他們綁我的時候,程咬金突然揮揮手,笑了笑,說:“看他這個樣子,大概也不是什麼探子,你們走吧。”

“大膽小子,你知不知道,冒充金吾衛是個什麼罪名”程知節問道。

“哈哈哈,程阿呆,程阿醜,你想不想出名,不就是想偷襲下突厥嗎,你難道不想報仇嗎?”我冷冷道。他立馬跳起來,把八卦宣花斧丟到地上,啪,沒地兩尺,差點都打到我腳了。

穿越唐朝之渭水之盟

我怒了,說:“你們還笑,笑什麼,突厥人要來了,看你們還笑的出來!”大帳內立馬鴉雀無聲。程知節惡狠狠的盯著我,揮揮手,沉聲道:“小子,謊報軍情是要砍頭的。”

“好,事情是這樣的。”於是,我就告訴他,看著他臉色越來越凝重了。

得知唐帝國的權力變更的頡利可汗,發兵十餘萬人,南下進攻涇州,最後一路挺進到武功,唐朝的都城長安受到威脅,最後導致長安城戒嚴。

八月二十四日那天,突厥軍隊會攻擊高陵……

“哈哈哈哈”,到了最後,老程笑了起來。“老夫相信你說的話,可是,小子,你知道今日幾何?”我疑惑的看著他。“還早幾個多月呢,看來你師傅能力也一般,吃酒吧。”

我揮了揮手,嚴肅的看著他,“不,歷史是不會改變的,我的到來,也也許會改變時間進程,大帥,求你發消息吧!”

我單膝跪下。

“小子,我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但是你的心意我看懂了,你可知道我要是發這樣的消息,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我依然長跪不起。

半個時辰以後,老程扶起來了我,拍了下大腿,大聲地說到:“幹,我相信陛下。”

一隻紅色箭領的信鴿,加急飛向長安……

穿越唐朝之渭水之盟

如此這般,我將突厥從靈州自懷遠遁入茫茫草原的路線給了他,就看天意了。老程苦笑道,“這個沒有鹽,我們也追不上啊。”

我說,這個好辦,就看你們的工藝的,大唐的工匠我還是很看好的!我默默的將結晶和沉澱一般方法寫在紙上,看不看的懂就看造化了。囑咐他,等我走後,再打開。等我酒醒的時候,我已經坐在馬車上了,有幾個護衛,一路護送我去長安。

但願,一切都來得及。

≡ 長 安 亂 ≡

大軍過境,寸草不生。人如豬狗,蚍蜉不知。當我靠近長安的時候,逐漸戒嚴起來,甚至還看到一些流民。完了,我知道要糟……

跟我見面的居然是一個太監。陰沉沉,一看就不是什麼好傢伙。在一番毫無意義的交涉後,他的意思是他可以進宮轉述,而我,卻見不到皇帝本人。

李二是不是英明神武嗎,為何不敢他見我,難道他也是對消息不屑一顧?我當然也只有領旨謝恩了,外加吹捧英明神武(默默的把李世民鄙視一番)。

原因是那個太監只說了一句話:“陛下已經摔壞了幾個夜光杯!”

太監又說了句話,:“不過,小子,皇上說了,給你個機會,你把這件事情說清楚,看看能有什麼辦法,必然會重重的獎賞你。”

我說,我想想,大概也只能按他以後的思路來了。很簡單的問題:東突厥為什麼要來?他們來的目的是幹什麼?簡而言之就是:“興師問罪” 和“貪圖財富”。

穿越唐朝之渭水之盟

突厥人對農業地區的土地是沒興趣的,他們只對財富有興趣。

(因為還沒有進化到農耕社會,比如說遼國)所以突厥兵既不是為了要打唐朝,也不是為了搶奪疆土。

現在,突厥人發現唐朝已經換了皇帝,但是新皇帝卻並沒有稱臣,也沒有及時獻出禮物“表達恭順”。於是可汗感覺自己不受尊重,立刻就興兵問罪。

老太監回去覆命了。我把僕從都讓他們回家了,留著幾個朝廷的小太監,伺候著我到處晃。

李世民是一個聰明的人。

首先,不打一仗是不行的。於是,他派出尉遲敬德,作為涇州道行軍總管,抵達涇陽,防禦突厥。尉遲敬德抵達前線後,立即組織反攻,與突厥軍隊在涇陽打了一場惡戰。尉遲敬德果然不負眾望,生擒敵軍將領阿史德烏沒啜(據說是最厲害的大將軍),並且擊斃突厥騎兵一千餘人。

突厥人大震,內心開始沒有那麼強大了。吃了敗仗的頡利想到另一個法子,就是派了一個大臣來談判,所以執失思力奉命前往長安。無禮的他見到李世民時,第一句話就是:“我大可汗率軍百萬,今天就到!”他還天真的以為李世民會主動求和。

李世民冷冷地回答道:“是你們背棄盟約,是可忍,孰不可忍!看我今天先砍下你的人頭!”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他最後被關到大牢去了。

穿越唐朝之渭水之盟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四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記載了渭水之盟的情況,而我,作為一個見證人,還是很自豪的:

太宗與侍中高鎻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將軍周範馳六騎幸渭水之上,與頡利隔津而語,責以負約。

這就是傳說中的6人嚇退10萬大軍啊!

最後,突厥人退去了,不但帶走了三萬漢奴,還有李二陛下的互不侵犯的承諾。長安府庫的財帛為之傾空。

九月,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李世民不受,只求歸還被掠奪過去的民眾。我也只能默默的看著了,死太監想要殺我滅口,

我呼呼地掏出一個回城卷,就離開了。

也不知道會被傳送到哪裡。。。

我想,程咬金的大軍,應該在截擊的路上了。

渭水之盟的訂立,使唐避免了在不利條件下的作戰,從而穩固了唐朝初立的根基。從此唐朝發展經濟、積蓄力量贏得了時間,是唐與突厥強弱變化的轉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