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屢戰屢降的國家,二戰後竟拒絕承認中國戰勝國身份

一個屢戰屢降的國家,二戰後竟拒絕承認中國戰勝國身份

我能拿你怎麼辦?

二戰中的法國

要問二戰中表現最差的國家是哪個?法蘭西認第一,沒人敢排第二。為什麼呢?這就要從一戰後說起了。

一戰時,法國是主戰場,並且表現相當不俗。法國人不僅僅在戰場上勇敢,在談判桌上也毫不示弱,時任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能夠以78歲高齡在巴黎和會上為了自身利益和英美打嘴炮,被人稱為“老虎總理”。

一戰結束後,法國信心爆棚,自稱為“歐洲第一陸軍”,而且儼然把自己當成了歐洲霸主。

斗轉星移,二十年過去了,此時的法蘭西共和國盡顯疲態,國力不勝當年。而法國為了對付當時逐漸強盛的納粹德國,選擇了和擁有同樣利益的英國結盟。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落後的波蘭軍隊哪裡是德軍的對手!在納粹閃電戰的打擊下,很快潰敗了。當時,英法聯軍在西線有110多個師的龐大兵力,遠遠超過了入侵波蘭的德軍。但它們卻躲在堅固的工事裡按兵不動,坐視波蘭的滅亡。這也就被後來的軍事家稱之為“奇怪戰爭”。“靜坐戰爭”。

波蘭完蛋了!納粹德國把目光投向了近在咫尺的法國。

束手無策的時任法國總理雷諾召見了一戰時的各路法國老英雄商討對策,然後幾天幾夜也沒個正經可用的。沒辦法,納粹德國的新型機械化軍隊是法國不曾遇見過的。就這樣,一戰時的法蘭西雄獅在同德國交戰一個多月後,宣告投降。這也是令世界也始料未及的。

並且德國為了羞辱法國,還找來了一戰時法國戰敗德國簽署投降協議的那節車廂,在貢比涅森林重演了歷史,只不過,這次主次調換了。法國戰敗後,南部由貝當在維希建立一個傀儡政權,直到1944年盟軍攻入法國。作為“維希政府”首腦,一戰時的法國英雄貝當也背上了“賣國賊”的罵名。

而雷諾則在英國建立了流亡政府,整天大喇叭,痛哭悲憤,正氣凌然的大喊口號號召當時的法國民眾反抗德國,重奪家園。可能是這些口號太好聽,太正義了,所以在二戰結束後,法國成為了聯合國五常之一。並且受歡迎程度高於中國。

當然,還要說一句的就是,所謂時勢造英雄,二戰法國戰敗時,也造就了後來的世界名將戴高樂。

不承認中國戰勝國身份

一個屢戰屢降的國家,二戰後竟拒絕承認中國戰勝國身份

你幾個意思?

1945年,日本投降,二戰結束,戰爭結束後,各國開始論功行賞,中國是二戰的一大主戰場,中國在二戰中的作用也是無可磨滅的,若不是中國牽制了日本陸軍的主力部隊,並且對其造成了實質性的傷害,其他國家以及美國都會遭遇三倍多的日軍。

但是在這時候,某些西方國家極力的想要弱化,邊緣化中國在二戰中的作用,以實現提高自身利益的目的,不想承認中國戰勝國的身份,拒絕中國入聯合國。而諷刺的是,這些國家的軍隊,在戰爭時是投降最多的。

一個屢戰屢降的國家,二戰後竟拒絕承認中國戰勝國身份

而這裡面又以英國最弱,於是其他兩個國家刻意的開始排擠大英帝國。記住,從1942年開始,同盟國就開始被稱為聯合國了,而且是基於美國國務院所支持的“四個警察”概念。

而丘吉爾這麼做的目的是想要把法國拉進來,要求恢復法國的帝國地位。這樣歐洲的力量不至於被消弱的太多。美國同意,前提是英國不反對中國加入。這樣四個警察就變成了五個,也就是現在的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

所以這基本上是英國的大吵大鬧,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大英帝國已經崩潰,美國的重建援助前提就是大英帝國解體,而美國在這些新興市場享有特權,美國的工業基礎沒有受到戰爭的任何影響,而且效率最高,勞動力也基本沒有受到戰爭破壞。這個政治鬥爭最終讓中法成為了二戰後的主要戰勝國。

有趣的是,這兩個反對聲最大的國家,恰好是戰爭時期軍隊投降最多的兩個國家,英國軍隊丟下幾萬中國遠征軍逃命,導致中國遠征軍損失慘重,被迫改道印度,而他們在現代卻拍了一部“敦刻爾克”來美化這段歷史,而法國號稱最強陸軍,一天內全部投降,呵呵,它還不如意大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