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萬蘇軍進軍立陶宛, 為何戈爾巴喬夫最終屈服讓立陶宛獨立?

進入上世紀80年代,蘇聯江河日下。為了“挽救”蘇聯,蘇聯最後的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決定下一劑猛藥,他對蘇聯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最終還是把蘇聯從有藥可救改到了病入膏肓,1989年最後的時刻開始到來,東歐劇變,蘇聯的衛星國紛紛瓦解政黨失去權力,新政權開始倒向資本主義,而蘇聯的制裁時刻不久也將到來。

五十萬蘇軍進軍立陶宛, 為何戈爾巴喬夫最終屈服讓立陶宛獨立?

1989年3月飽受蘇聯內部欺壓的立陶宛獨立運動爆發,立陶宛作為蘇聯加盟國中最富有的國家,在八十年代儘管蘇聯經濟已經疲軟但立陶宛在內的波羅的海三國一枝獨秀,人均GDP已經達到了8000美元,而同期的蘇聯西伯利亞腹地人均才不到700美元。因為特別富裕且不屬於統治核心區,莫斯科給立陶宛加派了沉重的稅收,立陶宛國內怨聲載道。

五十萬蘇軍進軍立陶宛, 為何戈爾巴喬夫最終屈服讓立陶宛獨立?

看著東歐國家紛紛獨立,僅擁有200萬人口的立陶宛也站了起來,立陶宛當局致電莫斯科“立陶宛獨立”。這是蘇聯加盟國中第一個宣佈獨立的國家,戈爾巴喬夫絕不允許這種風氣的蔓延,他命令蘇聯紅軍出動五十萬大軍進軍立陶宛,為了阻擋蘇軍立陶宛發動了一百多萬人口手拉手組成了幾百公里的人牆阻止蘇軍入侵,蘇聯軍隊自然不能對手無寸鐵的普通群眾開槍,無可奈何戈爾巴喬夫默認了立陶宛的獨立,蘇聯的大廈開始崩塌,一年之後紅色帝國土崩瓦解。

五十萬蘇軍進軍立陶宛, 為何戈爾巴喬夫最終屈服讓立陶宛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