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史話之三:遲到的大公們沒水喝,三說東歐後起的大公國

除了斯拉夫人之外,東南歐還有獨特的一支民族,那就是達契亞人、羅馬人混種後所形成的羅馬尼亞人。他們在羅馬帝國時代居住於帝國的達契亞省,公元9世紀末形成了瓦洛赫人(即瓦拉幾亞),他們所說的語言是源自於拉丁語的羅馬尼亞語,也是東歐地區唯一使用羅曼語族語言的族群。

東歐史話之三:遲到的大公們沒水喝,三說東歐後起的大公國

身著民族服裝的羅馬尼亞人

在這一地區最後出現了三個公國:特蘭西瓦尼亞(阿爾迪亞爾)、瓦拉幾亞(蒙特尼亞,這個詞後來演變成了現在的羅馬尼亞)與摩爾達維亞。特蘭西瓦尼亞在上文有所介紹,其長期是匈牙利王國的一個總督轄區,1526年匈牙利王國被奧斯曼土耳其肢解後,成為了半獨立的大公國。瓦拉幾亞公國位於巴爾幹半島東北,東瀕黑海,介於喀爾巴阡山和多瑙河之間,拔都西征後被納入欽察汗國的疆域,成為其西部邊防的重要據點。14世紀初匈牙利將金帳汗國的勢力驅逐後,順理成章地將此地納入管轄。公元1330年,當地的瓦拉幾亞人首領巴沙拉德一世在波薩達戰役中擊敗匈牙利人,取得獨立,其後接受了拜占庭帝國的冊封,頭銜是Voivode,這是拜占庭帝國貴族體系中的一環,後廣泛應用於波蘭、匈牙利、俄羅斯等東歐國家,直譯為領軍或軍事總督,約相當於西方的公爵或大公。但在大國環伺下,瓦拉幾亞的獨立並不長久,其在1387年被迫承認了波蘭國王的宗主權,1395年又向匈牙利屈膝,並在1417年正式向奧斯曼土耳其稱臣納貢,成為其藩屬。

東歐史話之三:遲到的大公們沒水喝,三說東歐後起的大公國

斯特凡三世

摩爾達維亞公國也是在14世紀60年代左右從匈牙利王國統治下獨立建國,其頭銜同樣是Voivode。領土包括摩爾多瓦和比薩拉比亞地區,今分屬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共和國。其後摩爾達維亞公國曾出現過歷史上留名的一個英雄人物,那就是斯特凡三世大公,他在位時曾西抗匈牙利,東拒奧斯曼土耳其,尤其是公元1475年在高橋之戰中,以4萬軍隊大敗12萬土軍,俘虜了領軍帕夏和其他八名總督,取得了東歐民族在奧斯曼征服前的罕見大勝。但後來在軍事壓力下,摩爾達維亞不得不先後向波蘭與奧斯曼土耳其稱臣納貢,直到1526年被土耳其併吞。但相對來說,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在奧斯曼帝國治下有較高的自治權,1859年,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合併成羅馬尼亞公國,並在1877年完全從奧斯曼帝國獨立,1881年改稱羅馬尼亞王國。

東歐史話之三:遲到的大公們沒水喝,三說東歐後起的大公國

此外還有與波蘭、俄國兩個大國相鄰的立陶宛大公國,其國土涵蓋現今的白俄羅斯、拉脫維亞、立陶宛、烏克蘭,以及愛沙尼亞、摩爾多瓦、波蘭和俄羅斯的部分地區。這個國家更為晚起,當時是在公元1219年,為了抵抗前來討伐異端的天主教騎士團,各自為政的立陶宛貴族們在全國21個公爵中選出了五位領袖。1236年,羅馬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向聖劍騎士團下達對立陶宛的聖戰詔書,騎士團的首個攻擊目標是處在條頓騎士團控制下的普魯士及聖劍騎士團控制的拉脫維亞之間的薩莫吉希亞公國,以求把兩片分離的領土連成一塊,並徹底控制波羅的海東岸的海岸線。但在一番酣戰後,騎士團慘敗,三千名士兵中兩千七百餘人戰死,其中甚至包括五十多名騎士及當時聖劍騎士團的大頭領,史稱索勒會戰。自此聖劍騎士團被徹底摧毀,其殘部被條頓騎士團吸收後成為下屬的利沃尼亞騎士團在與騎士團的對抗中,一個名為明達哥斯的領主最終脫穎而出,成為了最高領導。但外患既除,立陶宛大貴族間又展開了內鬥,為了在內戰中獲勝,明達哥斯以皈依天主教和加冕為立陶宛國王為條件取得了教皇英諾森四世的支持,最終在1253年獲勝,並在同年的7月6日加冕為立陶宛國王。但內鬥並沒有停止,明達哥斯的妻子去世後,他居然把妻子的妹妹搶回家成親,而這位妻妹是有夫之婦,最後其妹夫夥同其他大貴族將明達哥斯與兩個兒子全部暗殺,這樣立陶宛王國又拋棄了天主教信仰,重新成為異教的大公國,直到1569年與波蘭聯姻後成立邦聯,立陶宛大公自動晉級為波蘭國王,而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一度是東歐地區的霸主,甚至被戲稱為“平露鎮獨”大波波,可惜後來因為貴族專權所造成的無政府狀態而衰落,最後在19世紀末被俄、奧、普三大強國瓜分而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