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技术创新,轮胎防爆专利获3000万投资

主人公是曾经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大四学生黄某某,黄某某喜欢搞发明创造,在高中阶段,就拥有两项专利技术。到了大学,他更是如鱼得水。

大一时,黄某某在网上看到一个爆胎引发车毁人亡惨剧的视频,“当时就有个想法,为什么不能想个办法避免爆胎呢?”他上网查询了相关信息,发现目前市面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防爆胎技术。

90后大学生技术创新,轮胎防爆专利获3000万投资

黄某某说,爆胎之所以会引发惨剧,是由于轮胎里气压迅速释放,无法支撑汽车导致方向偏离、汽车失控,如果有个办法保证爆胎后,气压不瞬间释放就好了。

沿着这条思路,黄某某想到了“化整为零”的思路,用多个填充装置将轮胎填充起来,而这也形成了他最终的专利技术。

技术研发并转化为专利技术的艰辛过程自不必疑问,且说有了好的成果,还得有好的伯乐。堵先生,就是那名伯乐。

90后大学生技术创新,轮胎防爆专利获3000万投资

堵先生目前是一家高科技环保公司的老总。因为重视高科技成果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堵先生经常接触大专院校的教授。“武汉这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教优势突出,里面蕴藏着大量商机。”

堵先生正是在跟中国地质大学一位教授交流时,听到黄某某有这么一项专利技术。这让堵先生眼前一亮,“这个专利技术投产后,将大幅度降低汽车爆胎所引发的事故隐患,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随后,堵先生找到黄某某,双方交流数次后,达成合作意向:堵先生出资3000万元,购买了黄某某该项发明专利的实施许可权(指专利权人可以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技术并收取专利使用费,至于这3000万里面有多少是用于专利使用费,那就不得而知了)并将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当天,黄某某还被聘为技术顾问,负责双方后期合作研发期间的技术指导和开发,此时,90年的黄某某还在大四学生阶段,却凭借着这项专利成果名利双收。据堵先生介绍,根据该专利技术成果实施后的产品一经投产,其市场价值可达几十亿乃至上百亿。

90后大学生技术创新,轮胎防爆专利获3000万投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