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科学家为什不能通过现代科学研究求证一下"君子有三戒"?

驴爸走世界2016-02-27 21:19

范良君

有人以为题,披露英美科学家在神经化学领域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现象的调查及相应的科学实验后惊奇地发现:当人心怀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得活跃,而人怀歹意,负面思考时,走的是相反的神经系统,身体机能的良性回圈会被破坏.......云云, 因而作出结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良正直的人往往更加健康长寿。有意还是无意地为孔子的仁者寿做了佐证

中国的科学家为什不能通过现代科学研究求证一下

(美国有杂志曾经发表题为《坏心情产生毒素》研究报告,报告称:〝人类的恶念,能引起生理上的化学物质变化,在血液中产生一种毒素)

其实,孔子及诸多先贤的至理名言中对人的道德修养与人的健康的因果关系多有涉及,只是苦于2000多年的中国不可能存在相对应的科学学科能为孔子诸多先贤的理论提供周详精细的科学实验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的科学考察。比如孔老夫子著名的“君子三戒”:

中国的科学家为什不能通过现代科学研究求证一下

(孔子画像)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至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及衰,戒之在得。(得,贪也)

孔子的三戒涉及一个人一生中的三个阶段:少年、壮年、老年。在这三个阶段中,人的身体,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血气”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人将有可能犯三种容易犯的错误:好色、好斗、贪财。显然,孔子不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说明自己提倡的提倡积极的为人之道,而是从生理医学的角度来警戒世人。少年之时,血气未定需戒色,中年时血气方刚要戒斗,似乎好理解,人们到了老年,身体衰弱了,为什么会变得贪心、贪婪呢?把这个问题从医学的角度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是很有些现实意义的!想到当今社会接二连三出现的众多贪官,许多同胞想必都有笔者我的这个念想。于是乎,无论是2000年前的学子还是当今社会的芸芸众生就不禁要问几个“为什么”了:2000年前的孔老夫子没有像当今的英美科学家一样能为我们从神经化学领域或是细胞血液学领域作出解答,我们中国的21世纪的科学家可以不可以尝试做做这方面的工作,莫又让英美科学家走到我们前面"越俎代庖"了呢?我——才学浅薄的我,渴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惊奇地发现”!不仅仅是 “君子三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