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庙见到这玩艺——看西洋镜

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庙见到这玩艺——看西洋镜

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庙见到这玩艺——看西洋镜

网络图片

“西洋镜”在江南话里有多种用途:其一,不花钱看广场表演、看街头斗殴吵架,“走,看西洋镜去!”其二,冲人、驱赶人,家里发生纠纷不想让外人知晓,“看什么看,看西洋镜啊!”围观的人则识趣地迅速离散;其三,用来戳穿的,一个骗人的把戏被揭穿叫做“戳穿西洋镜”。

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庙见到这玩艺——看西洋镜

网络图片

第一次见到这玩艺是在上海城隍庙,那是一个有四条腿子的大箱子,正面有三个小孔,掏二分钱就可以坐在前面的条凳上,对着镜头往里面看。从镜头里看到的是被放大、奇妙无比的美景。域外风光有“罗马大道”“海德公园”“香榭丽舍大街”“比萨斜塔”“大金字塔”;国内风光则有“上海外滩”“北京天坛”“天津四马路”“南京中山陵”。此外,还有一些热带山水风光、珍奇飞禽走兽。西洋镜主人站在旁边一面说说唱唱,一面拉扯提绳操纵换片,一套为十二张到二十张。其实,这种游艺是很原始的,把若干幅画片左右推动,周而复始,观众从透镜中看到放大的画面,这在人们视野尚不开阔、影视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它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一是它率先运用了光学原理,在望孔处加上一块透镜,使目光集中,所看到的画面分外光鲜明亮;二是所画的图片,是采用西洋的交点透视法,充分利用近大远小、近精远略的原理,完全有别于中国的传统画法,使景色美轮美奂。

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庙见到这玩艺——看西洋镜

网络图片

西洋镜何时传入中国?据考证,应在清道光初期。因为当初传过来画面都是西洋风景画,所以确切地说,应该叫“看西洋景”。

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庙见到这玩艺——看西洋镜

网络图片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做西洋镜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西洋镜也从长八尺到一丈的大木箱,演变成饭盒大小的木匣子。在庙会上,他们随地摆摊设点,木箱一打开,里面有十几台西洋镜,为了防止丢失,每台机子上都栓一根长长的细麻绳,二分钱一看,童叟无欺。

西洋镜为什么由大木箱变成了小木匣?这应归功于技术革命,大画片换成了长宽仅6×2厘米的电影胶片,呈圆柱状轻松卷动,不仅画面增多而且体积变小。内容当然趋于国产化,国内的一些城市、山水、溶洞、海滩、塔桥等名胜古迹都被制成了精美的胶片。

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庙见到这玩艺——看西洋镜

网络图片

为了方便翻看,机器出厂时旁边都装有两个旋钮,其中一个是倒片装置。如今拿它做生意,两个旋钮一起掌握在观众手里,后果不堪设想。精明的生意人将倒片装置全部拆除,观众每看完一部片子机器便自动卡壳。二分钱就看一部片子,而且只有三五分钟,对于这些每天进项仅二分钱的主儿未免残忍了点。也不知道谁想出来的鬼主意,找根铁钉,将它锤扁磨成改锥状,插入倒片装置,慢慢旋,片子就倒过来可以从头看了。为了将每个人的二分钱利益最大化,每次都是四五个人一起上,四五台机器在大家手上轮流转,居然屡试不爽,一次次逃过了老板的眼睛,看得直喊过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