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廟見到這玩藝——看西洋鏡

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廟見到這玩藝——看西洋鏡

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廟見到這玩藝——看西洋鏡

網絡圖片

“西洋鏡”在江南話裡有多種用途:其一,不花錢看廣場表演、看街頭鬥毆吵架,“走,看西洋鏡去!”其二,沖人、驅趕人,家裡發生糾紛不想讓外人知曉,“看什麼看,看西洋鏡啊!”圍觀的人則識趣地迅速離散;其三,用來戳穿的,一個騙人的把戲被揭穿叫做“戳穿西洋鏡”。

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廟見到這玩藝——看西洋鏡

網絡圖片

第一次見到這玩藝是在上海城隍廟,那是一個有四條腿子的大箱子,正面有三個小孔,掏二分錢就可以坐在前面的條凳上,對著鏡頭往裡面看。從鏡頭裡看到的是被放大、奇妙無比的美景。域外風光有“羅馬大道”“海德公園”“香榭麗舍大街”“比薩斜塔”“大金字塔”;國內風光則有“上海外灘”“北京天壇”“天津四馬路”“南京中山陵”。此外,還有一些熱帶山水風光、珍奇飛禽走獸。西洋鏡主人站在旁邊一面說說唱唱,一面拉扯提繩操縱換片,一套為十二張到二十張。其實,這種遊藝是很原始的,把若干幅畫片左右推動,週而復始,觀眾從透鏡中看到放大的畫面,這在人們視野尚不開闊、影視技術不發達的年代,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它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一是它率先運用了光學原理,在望孔處加上一塊透鏡,使目光集中,所看到的畫面分外光鮮明亮;二是所畫的圖片,是採用西洋的交點透視法,充分利用近大遠小、近精遠略的原理,完全有別於中國的傳統畫法,使景色美輪美奐。

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廟見到這玩藝——看西洋鏡

網絡圖片

西洋鏡何時傳入中國?據考證,應在清道光初期。因為當初傳過來畫面都是西洋風景畫,所以確切地說,應該叫“看西洋景”。

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廟見到這玩藝——看西洋鏡

網絡圖片

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做西洋鏡生意的人越來越多,西洋鏡也從長八尺到一丈的大木箱,演變成飯盒大小的木匣子。在廟會上,他們隨地擺攤設點,木箱一打開,裡面有十幾臺西洋鏡,為了防止丟失,每臺機子上都栓一根長長的細麻繩,二分錢一看,童叟無欺。

西洋鏡為什麼由大木箱變成了小木匣?這應歸功於技術革命,大畫片換成了長寬僅6×2釐米的電影膠片,呈圓柱狀輕鬆捲動,不僅畫面增多而且體積變小。內容當然趨於國產化,國內的一些城市、山水、溶洞、海灘、塔橋等名勝古蹟都被製成了精美的膠片。

第一次在上海城隍廟見到這玩藝——看西洋鏡

網絡圖片

為了方便翻看,機器出廠時旁邊都裝有兩個旋鈕,其中一個是倒片裝置。如今拿它做生意,兩個旋鈕一起掌握在觀眾手裡,後果不堪設想。精明的生意人將倒片裝置全部拆除,觀眾每看完一部片子機器便自動卡殼。二分錢就看一部片子,而且只有三五分鐘,對於這些每天進項僅二分錢的主兒未免殘忍了點。也不知道誰想出來的鬼主意,找根鐵釘,將它錘扁磨成改錐狀,插入倒片裝置,慢慢旋,片子就倒過來可以從頭看了。為了將每個人的二分錢利益最大化,每次都是四五個人一起上,四五臺機器在大家手上輪流轉,居然屢試不爽,一次次逃過了老闆的眼睛,看得直喊過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