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停止过度喂养你的宝宝(新手爸妈不看必悔)

宝宝出生前,爸妈都会提前备好奶粉,就怕没有母乳或是母乳不够,饿坏了宝宝。但是,实际上,95%以上的宝宝出生后都有喂养过度的情况,所以跟新手爸妈们分享一下过度喂养的危害,以及怎样避免过度喂养,让宝宝更加健康成长。

请停止过度喂养你的宝宝(新手爸妈不看必悔)

一、过度喂养的危害

1、影响妈妈下奶

宝宝出生后的前2周是泌乳反射建立的关键时期,而泌乳反射的建立就靠宝宝对乳头的吸吮,刺激妈妈的下丘脑垂体前叶和后叶分泌泌乳素和催产素。如果出生后就过度喂养奶粉,睡眠就比较多,会让人觉得孩子很“乖”,睡的很“好”。但是孩子昏睡,吸吮次数就会不够,直接就导致妈妈母乳分泌不足。同时孩子的胃口也被撑大了,以后的母乳道路就会越来越艰难,导致很多人就直接放弃了母乳,纯人工喂养了。

2、伤害宝宝身体

(1)过度喂养促使宝宝消化紊乱

过度喂养会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负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积食等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对于平时就消化不好,容易吐奶的宝宝,更加要留意。

(2)过度喂养易脑疲劳甚至大脑早衰

为消化过多的食物,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而暂时缺血,导致婴儿脑疲劳,影响脑部发育。

(3)过度喂养可致肥胖

婴儿期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刺激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分泌,刺激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使肌肉和脂肪细胞增多。很容易在身体内堆积脂肪,造成肥胖。

而且儿时的饮食习惯往往会对孩子长大后的身体情况也造成影响。过度的喂养,孩子成年后,患有肥胖、三高以及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二、过度喂养的概念

过度喂养是指给予宝宝的能量和营养,大大超出过宝宝身体保持代谢平衡的需要。传统的过度喂养主要是宝宝摄入奶量过多而引起的,以消化不良为主要特征。

民间谚语常说:要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所以在喂养过程中,宁可吃不太饱也不能过度喂养。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过度喂养呢?一般从以下几个特征做出判断:

1、大便异常, 水样便,常带有泡沫和绿色。

2、宝宝出现呕吐,吐奶不能用拍嗝所缓解。

3、宝宝胀气哭闹,。

4、宝宝体重不增或体重减轻。

甚至有新闻报道过,新生儿被灌下120多毫升奶粉后直接导致心衰,因为宝宝的血液全都供应到肠胃去了,负担太重,造成心脑供血严重不足。

三、如何改善

1、坚持母乳喂养宝宝。母乳宝宝具有调节能量摄入的本能,妈妈不用担心母乳喂养的宝宝由于吃奶太频繁而造成过度喂养。因为宝宝虽然吸吮需求很高,但他所吃进去的每一口都是他自己努力得到的,并非像奶瓶喂养那样很容易吃进去。母乳宝宝如果吮吸久了,会吸到后奶,后奶乳脂肪含量高,容易产生饱腹感。而且,吸母乳一般比较费力气,宝宝好不容易吃饱了,就会想要休息,一般不会再费力气让自己吃撑。但是如果把母乳吸到奶瓶里喂宝宝,那么也是很容易出现过度喂养的情况。

所以,母乳亲喂宝宝不管是从营养层面,还是消化层面,都远优于奶粉喂养,各位妈妈为了宝宝的健康,一定要尽量坚持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的宝宝一定要控制奶粉量,同时严格按照奶粉盒上的方法冲调。如果妈妈确实无法下奶或是母乳不够,不得不使用奶粉喂养的话,请各位爸妈在冲调奶粉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水和奶粉的分量都要按照厂商提供的数字添加,同时一定牢记,先放水,再添加奶粉。另外,如果家里有其他长辈帮忙照顾宝宝的,爸妈们也一定要跟长辈们强调正确冲调奶粉的重要性,因为老人家总是希望宝宝吃得更多,从而也极度容易发生过度喂养的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