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小龍蝦都被我們吃了?這鍋不背 但也不會停下吃

全世界人民都愛小龍蝦嗎?當我有這個疑問時,領導擺出了一堆“證據”:

每年的3、4月份,美國西南部的路易斯安納州、新墨西哥州等地,都有小龍蝦節這樣的盛會。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看人家這小龍蝦節的官網上還有歷史背景介紹呢,起源也夠早的。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人家這美食節玩的也是夠投入的,服裝很到位。

每年的8月7日,則是瑞典的小龍蝦節。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而每年夏季的中國,南方很多城市,比如盱眙、潛江、成都也都會有小龍蝦節,很多飯館更是加入到這個行列中,搞起自家的小龍蝦節。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西班牙政府早已禁止本國的小龍蝦出口,因為本國人民不夠吃。

澳大利亞從2013年開始,每年要從中國進口超過1萬噸小龍蝦,同樣也是因為本國人民不夠吃。

而中國每年被吃掉的小龍蝦將近90萬噸,約合6億隻。所以,不要再說都是我們中國人吃的了,我們只是做出了一些貢獻而已。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這多小龍蝦是怎麼被吃掉的呢?

美國人用它做三明治、烤派、配意麵;

西班牙人用它燴菜、燉飯;

法國人拿它吊濃湯、做冷盤;

中國人的烹飪手法和口味就更多了:燒、滷、燉、煮……再配以麻辣、十三香、蒜香等口味。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這應該是小龍蝦的真實(食用)情況,但我們今天不聊這些,就說說小龍蝦本身(儘量)。

小龍蝦是什麼蝦

人們所說的小龍蝦,都屬於淡水螯蝦。但細分的話,全世界共有超過400種,所以各國人民吃的小龍蝦,並非同一種。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舉幾個最常見的小龍蝦例子:

美國人常吃的小龍蝦叫“克氏原螯蝦”,而中國人常吃的小龍蝦也是它,源自上世紀初的物種引進。如今席捲了大半個中國的餐桌。這個東西主要棲息在墨西哥灣沿岸,也就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帶,所以它又稱“路易斯安那螯蝦”。它的螯肢是圓鼓鼓的,體色主要以紅色和棕紅色為主。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克氏原螯蝦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瑞典人常吃的小龍蝦則多是“奧斯塔歐洲螯蝦”也叫北歐螯蝦,算是小龍蝦裡個頭較大的。這貨跟克氏原螯蝦相比,螯肢沒那麼豐滿,體色也不夠紅豔,而是灰綠色和棕黃色,有的還是藍色,成為一種觀賞蝦。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北歐鰲蝦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西班牙和土耳其人常吃的小龍蝦又是另一種,叫“格魯西東歐螯蝦”,也叫“東歐鰲蝦”。它的特徵也是在螯肢上——螯肢細長,且螯裡沒有齒(估計夾人不怎麼疼),體色還非常多變。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格魯西東歐螯蝦

別看澳大利人守著海里的“澳龍”,但仍喜歡吃小龍蝦。那個地方的小龍蝦大概有三種,統稱為“澳洲淡水龍蝦”。它們的體色會隨棲息環境變化而改變,一般為藍綠色或褐綠色,外形也更接近海里的“澳龍”。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澳洲淡水龍蝦

不過說了這麼多,這些常見又常被吃的小龍蝦裡,還是要屬克氏原螯蝦佔比最大(記住一個就行了)。因為它適應性強,繁殖力強,以至於全球小龍蝦的出口份額幾乎都被它佔據了。

所以提起小龍蝦,一般都是指克氏原螯蝦,特別是中國,餐桌上99.9%的小龍蝦都是它。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小龍蝦什麼時候最好吃

克氏原螯蝦這輩子要脫十幾次殼。這也導致了它的體色會發生些變化:從青逐漸變紅,再轉而更深。歲數越大,脫殼的頻次越低,殼內外沉積額東西越多,顏色也就越深。所以說,那些外殼發黑的都屬於老蝦,而青殼的則是小蝦,外殼紅的特別正的那些,才是年富力強蝦,也最適合吃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圖片來自:《天天向上》專門說小龍蝦的一期

如果在野外,每次脫殼後都是它最危險的時期,因為新殼比較軟,防禦能力較低。但從食用角度來說,殼越軟越容易剝,烹飪也更容易入味。所以,處在脫殼高峰期(通常是5-6月)的小龍蝦會賣到較高的價格,也就是俗稱的“軟殼小龍蝦”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龍蝦可以吃刺身,但小龍蝦不行,畢竟它是在淡水裡長的,容易患寄生蟲。所以全世界小龍蝦的做法,都是要把它弄熟透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比如標準的美國西南部吃法,是用塔巴斯科辣椒、檸檬、胡椒、芹菜粉、洋蔥、芥末籽調料來熬煮小龍蝦,期間還要放入蒜瓣提香,再加上玉米、紅土豆等配菜。瑞典傳統做法也類似,是用啤酒、鹽、蒔蘿等香料一起燉煮;

中式做法更是如此,無論是十三香的還是麻辣的,都要長時間熬煮(為了入味,有時候還要再浸泡一陣)。這樣做的目的一個是避免有寄生蟲,另一個就是容易入味。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其實,想要快速達到安全又入味的結果,還有一些烹飪手段可以實現——油炸和鹽煮

油炸的原理就是在高溫下快速脫水,這樣一來既能有效避免寄生蟲,又可以讓肌肉失水,當它再遇到含調味料的湯汁,就能快速吸收,達到快速入味的目的。如今很多檔口外賣的小龍蝦都是用這個方式來速成烹製的。鹽煮其實也是同理,利用高滲透壓來使肌肉失水,而後入味。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圖片來自:《天天向上》

不過這兩種方式的弊端就是很容易烹飪過度,導致蛋白質硬化,肌肉失水嚴重,結果就是蝦肉過彈,殼也同樣變硬、變黑且不好剝。所以,根據以上條件,領導結合一些文獻做了一個實驗,推薦大家下面兩種處理方式:

· 用含鹽量5%的水,沸騰後煮10分鐘;

· 在160℃油溫下,油炸4分鐘;

經領導實驗,這樣做出來的小龍蝦的肉質含水量始終,滅菌程度已經最高,蝦殼顏色最紅。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為什麼是這個含鹽量和油溫呢?

因為鹽度過高、水煮時間過長都會導致蛋白質硬化,肌纖維網絡緊縮,而油炸溫度過高則會讓肌肉失水過多,蝦殼過硬、顏色太深。所以說,做好小龍蝦的難度並不比烹製大龍蝦差多少,火候、溫度、時間都很重要。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圖片來自:《天天向上》

所以說,全世界的小龍蝦吃法大概分成了兩類,整隻烹飪剝殼後烹飪

整隻烹飪更注重口味,比如美國西南、北歐和中國的傳統做法,主要靠香料,畢竟大鍋烹飪火候不太好掌握。

而其他一些國家的吃法,則多是剝殼再烹飪,前期加熱只是為了方便去殼,蝦肉未必熟透,但在後面再做烹飪處理時則可以更好的把握火候,比如小龍蝦湯,甚至能吃出大龍蝦感覺。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綜上所述,這可能就是全世界人民都喜歡小龍蝦的原因吧:世界各地都有,做法可大可小,做熟後顏色誘人還口味多樣,還有……畢竟大龍蝦便宜多了。

全世界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了?这锅不背 但也不会停下吃

更多美食內容

撰文 | 郭亦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