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择校难?家长这边看

“幼升小”择校难?家长这边看

二胎政策落地3年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落地实施几年,就2018年数据来看,全国幼升小基数呈扩大化,为此许多家长为择校不遗余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择名校、挑名师,学校跑遍十几所,却没有挑选令自己满意的。究其原因还是犯了选择纠结症,主要还是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幼升小”择校难?家长这边看

学业重

快到升学的时候了,又会涌现出一批这样的家长:

某某学校和某某学校哪个好,上这个还是上那个呢?

想上这个学校,又想上那个学校,但是没关系怎么办?

民办小学太贵,划片小学不好,想择校没人怎么办?

“幼升小”择校难?家长这边看

为什么挤破头也要进名校

在我看,名校之所以为名,就是已经有成功的东西在那儿摆着,而普通学校不可否认有很多也不错并且一直在努力,但至少还是在路上。我认为,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领导层管理水平和理念的差异,决定学校的治学方向和风气,以及获取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同。

2、学校老师整体素质水平的差异,决定孩子的直接命运。

3、学生来源差异,决定孩子的个人素质、家长素质以及资源都不同,共同构筑的文化风气也不同。

4、小升初的时候推荐名额和点招会有差异。

“幼升小”择校难?家长这边看

师德也是重点

越来越多的人抱怨现在上学不好上,家长越来越不好当,但是静下心来想想,我们之所以纠结,是不是因为我们的选择太多了呢?我相信,现在每个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保底学校,要么是本地户口划片,就算是外来务工子女,手续齐全符合条件的话也可以上公办小学,但是我们不满足于现状,想要给孩子更好的,于是乎,我们开始了奔波和抱怨。

心情都可以理解,之前的我也是这么想的,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但是,要是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而且又要以牺牲过多的代价才能换来,何苦呢。时间长了才发现,学习成绩并不是孩子的全部,我希望我俩孩子以后能成为一个健康、阳光、积极敢于当担的人,能够在社会中经受得住考验和磨砺,因为我们不能替孩子选择一辈子,也不能有那么大的能量从小到大一直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当然,这是针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的。

唠叨了这么多,我并不是说大家给孩子择校是错误的,而是希望大家不要好高骛远,静下心来,陪孩子设定一个个小目标,陪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神化学校。

“幼升小”择校难?家长这边看

择校

曾经,我也是就近入学的拥护者,认为小学没那么稀罕,只要孩子懂事是那块料,那么多从小地方考出来的照样出人投地,况且小区门口就是片内小学,孩子以后不用把时间浪费在路上,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但是,儿子的幼儿园求学经历让我彻底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因我工作的原因,儿子就读过三所幼儿园,还短暂体验过两所机构,不同学校的亲身体验,让我切实感觉到:不同的学校能给予孩子的东西是绝对不同的,包括学识、习惯、风气、资源、环境、引导等等。

所以,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送TA进了名校,每天须乘车,好在离家也不是很远(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对儿子现在的学校比较满意:管理不错、风气不错、作业不多、老师负责、孩子开心有进步、课程设置较合理、孩子素质也普遍不错,家校互动配合度很高。

所以,我说的在一定前提下,是指家庭通过努力可择校的前提下可择,家庭共同克服不就近入学的困难的前提下可择,牺牲一些路上的时间,换来一段高质量的在校时间,这个性价比我认为可以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