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喜歡怨天怨地,遇到挫折想放棄。其實,這正是孩子抗挫能力差的表現。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孩子遇到挫折怎麼辦?

孩子抗挫能力差的表現有以下幾點:

1、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亂髮脾氣、哭鬧。

2、受不了一點批評,光愛聽表揚的話,一批評就不高興,甚至哭鬧。

3、自尊心較強,好勝心強,好面子,承受不了失敗。

4、怕困難,遇到一點問題就退縮。

5、特別嬌氣,做錯了事,家長一說就哭。

6、不敢承認錯誤,老是用哭來推卸責任。

7、遇到一點困難就愁眉苦臉,不是想找大人幫忙就是想放棄,或怨天尤人。

8、從不尋求解決困難的辦法,從不分析失敗的原因。

曾經有一個專家對幼兒受挫能力進行過調查,結果有55%的孩子頂不住失敗的打擊,31.2%的幼兒認為自己沒有經過挫折,承受能力不強。這些都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長包辦太多、干預太多有著直接關係,家長種種寵溺的行為在不經意間扼殺了孩子的自我發展,導致孩子克服困難和耐挫能力普遍較差。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家長一味保護反而不利於孩子成長

當孩子碰到困難總是怨天怨地,

遇到一點點挫折就畏難、退縮怎麼辦?

培養孩子良好的耐挫能力,家長究竟應該怎麼做?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應對挫折需要方法

其實,很多父母遇到孩子做事遇到挫折想放棄的情況,心裡也很糾結。就這麼放棄吧,擔心孩子以後養成習慣;要求孩子堅持吧,卻往往引來孩子的激烈反抗。到底該怎麼處理呢?

第一,給孩子獨自探索的機會和成功體驗

探究那些遇事就退縮、想要放棄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普遍存在一個共性,即沒有自信。

何為自信?通俗說,就是我覺得我能行。

如何培養自信?兩個步驟。第一,事情成功了。第二個,這件事是我做的。

自信心不是憑空而來的。不是你說你很愛孩子,孩子就一定會有的。要讓孩子跟成功的事件進行綁定。孩子從中獲得“我可以”的體驗越多,自信心就越強。

所以,那些愛孩子的家長,請停下你的過多包辦和替代。你對孩子的過度干預,導致的結果是孩子要麼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要麼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這兩種自我認知導致的結果都是自卑。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挫折教育

第二,多理解和支持,少批評和指責,激發孩子改變自我的認知。

若發現孩子經常出現“我不行”的感覺,我們需要反思,是不是平時對孩子要求過於嚴苛,挑剔過多,導致孩子形成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做事自信心不足。

要改變孩子的認知,僅僅對孩子說“你真棒!”“你能行!”等類似的話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用心觀察孩子取得的每一個小進步,發現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並真誠地告訴孩子,讓孩子逐漸恢復自信,改變原來錯誤的自我認知。

比如,當孩子彈一首曲子彈了許多遍也彈不好時,如果我們只是說:“加油,你一定可以彈好的!”孩子可能會氣急敗壞地喊:“我就是彈不好!”

我們可以試著這樣對孩子說:“看得出來,這首曲子要彈好確實不容易,你努力練習了這麼多遍,已經有了一定的起色。還有一些能改進的地方,讓我們一起看看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呢?”

我們這樣感同身受地去體會孩子的感受,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被理解了,而且得到了我們的支持,孩子更容易重拾信心,繼續努力,不輕易放棄。

第三,給孩子中等難度的任務,讓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夠得著。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概念,對我們如何看待給孩子的任務難度很有啟示。

所謂的“最近發展區”,就是指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發展水平與在成人指導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簡單一點說,就是我們給孩子提供的任務要既高於孩子的現有水平,又是孩子“跳一跳”可以達到的,而不是讓孩子“望而卻步”的。

所以,我們在看到孩子不願去嘗試的時候,也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任務對孩子來說太難了,或者孩子真的需要我們的幫助,或許我們調整一下任務難度,或者給予孩子恰當的幫助,孩子就能繼續前進,達成目標。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勇敢面對

第四,多鼓勵孩子努力的過程,少表揚孩子的聰明和結果。

既然不恰當的表揚可能會阻礙孩子面對困難去嘗試的勇氣,那麼我們該如何激勵孩子堅持不放棄呢?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一書中講到:“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離開鼓勵,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發展,孩子就沒有歸屬感。”

鼓勵和表揚不同。鼓勵是針對孩子做事的過程和態度,比如:“媽媽看到你這一週寫作業很認真,為你感到驕傲。”而表揚更多的是針對結果,比如:“媽媽看到你這周英語測驗得了100分,為你感到高興。”

第五,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事實證明,那些有固定的生活和人際圈子,可以經常串門一起玩樂的人們,會更加健康與快樂。孩子也是一樣,成天被關在家裡的孩子,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內向、膽小和消沉。人際交往本身就能帶給孩子更多的存在感和歸屬感,感受到愛與被愛、需要與被需要。而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便可以有更多傾訴和獲得安慰、支持的機會,增強面對挫折的勇氣。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挫折才是成功的入場券

其實對抗挫折的根本之道,就是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學會用自身的陽光去驅散負面與黑暗,而不是單純依靠父母和外界的力量。做一顆會自動發光發熱的太陽,而不是靠反射太陽光的月亮,這樣的孩子才能擁有抵抗挫折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