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坪:烤烟产业让“农民”变“股民” 住地务工收益妥

初夏五月,和风扑面,走进福泉市道坪镇气坪村,绿油油的烤烟地里人影浮现,一片繁忙景象,挥锄除草间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原来,他们都是“组团”来此务工的,每天有70到80元的收益,可比以前当“农民”强多了,而且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今年初,气坪村抓住福泉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契机,流转土地500余亩发展烤烟种植,让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固定分红参与种植,“挖地掘金”助民富,让“农民”摇身变成了“股民”,收益妥妥的。不仅如此,由于烤烟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务工需求大,仅从育苗到烟苗移栽,就带动群众务工328人,务工天数2368天,务工收入高达20余万元。

据统计,截止5月19日,气坪村已支付农户土地流转金86400余元,支付贫困户务工费96758元,覆盖在册精准贫困户122户。今年75岁的村民卢发义的劳务费高达4000余元,老人领到劳务费后开心地说道:“现在国家政策好,村干部们也巴适,我这把年纪了不用外出,一个月在家务工也能挣几千块钱,真的是太好了”。

据了解,目前气坪村的烤烟已进入田间管理阶段,叶苗长势良好,眼下逐步要进行中耕除草、封顶打杈、病虫防治、烟叶烘烤等后绪工作,依然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户不愁没事做,也不愁没经济来源,烤烟产业俨然成为了气坪村群众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道坪:烤烟产业让“农民”变“股民” 住地务工收益妥
道坪:烤烟产业让“农民”变“股民” 住地务工收益妥
道坪:烤烟产业让“农民”变“股民” 住地务工收益妥道坪:烤烟产业让“农民”变“股民” 住地务工收益妥

编审:李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