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用街拍照片(以下简称街片)讲故事有无限可能性。因为街拍是一项采取即景即拍、行摄所见的拍摄方法,长期用思想认知,用眼睛观察、用相机广泛记录社会生活状态的社会调查活动。所以,街片自然就是讲述平民百姓生活故事的最好素材来源。

街拍是即景即拍,行摄所见。街片看似信手拈来,真要叙述好一件事或讲好一个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知道,街拍的对象是不特定的,“视点”比较散,“焦点”不集中,拍摄中随意性较大,行无定式,摄无定式,思也无定式。记录的影像具有明显碎片化特点,简言之就是街拍的照片不系统、不成章,相互之间无联系,要想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用单张街片不足以说的清楚。这就需要对所拍街片进行仔细遴选,科学分类,客观解读,合理使用,而且可能还要补充必要的素材才行。

街片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评述,幽默,讥讽,褒扬,隐喻,暗示,揭露,建议,针砭,等等,不一而足。方法不同,各有其长,这里不一一赘述。

在运用街片说明社会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1

科学分类 发现题材

影像记录社会客观存在,是街片基本的社会属性。用街片讲述百姓故事,街片影像记录的必须是百姓生活的真实状态。为了科学遴选、解读和使用街片,在对街片进行分类时,要遵循以下四点:第一、看构成。被摄对象的影像以各种形状呈现在平面照片上,构成了事件的基本要素;第二、观其行。以运动(发展)的思维观察照片影像,正确推导与时间相关的事件所承载的信息;第三、察其神。包照片主体固有的特征,具有标志、符号类的影像元素;第四、析原因。分析影响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在街片组合上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打破拍摄时间、地点的限制,在拍摄对象上也灵活采用;第二、看影像反映的事物内容是否相同,或者相近,把互相印证说明的照片从大量的街片中分离出来;第三、重点看记录的事物是否与社会热点问题有关联,从而发现线索,确定题材,为进一步选片打基础。

2

跨越时空 客观推论

在街片遴选中,对于不同时间、地点拍摄的照片,时间节点非常重要。碎片化的街片对事物状态的记录,包含着在这一时间内关乎该事物发生、发展等诸多因果关系,蕴含着事物发展的时间轨迹。而时间轨迹就是街片的“第四维度”。以碎片化的照片为基点,用形式不同的影像,解析照片中的事物反映的那条线,从而联想影像记录的社会生活里发生的事情及其背景原因,使分散在不同时间节点的事件联系起来,形成点、线、面的逻辑思维模式,推导出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结论,客观反映当下社会。

3

繁中取简 巧合成趣

在大量繁杂的街片中选取“一镖中的”的影像是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街拍中的偶然是带有普遍性的。行摄中的偶遇决定了街片成像的规律:一张“可遇不可求”的好照片在街拍中也遵循了“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拍下正确的照片”的道理,这也使幽默和趣味性成为街片的特点之一。视点的分散决定了街片不是围绕一个主题产生的,而是在行摄中信手拈来的,有很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有趣的现象,被机缘巧合的定格影像,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品出了百味人生的味道。这种幽默和趣味性往往体现在照片中的对比、双关、夸张等等方面,使街片具有特殊的看点而中独树一帜。要在大量的素材中注意发现具有幽默感的照片,有时也可以用多张照片来展示百姓生活中幽默有趣的一瞬。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7年8月10日上海新丰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4月8日上海西康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2月24日上海源达大厦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4月12日上海长寿路

4

抓住主题 针砭时弊

在选片、读片和组片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主题认真研究照片的内容,针对说服力不足的情况,要补充相应的照片,这就是“拍”与“读”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道理。同时,街片影像的直接与内涵,更具有穿透力。我们可以把不同时间,地点、记录内容相同或相似的街片组合起来反映社会现象,并以单刀直入,简洁有力,一针见血,直击时弊的方法,结合隐喻和暗示,引导读者深入进行分析思考,提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6月13日上海安远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11月11日上海长寿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3月27日上海陕西北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9月11日上海江宁路

5

贴切命题 准确“点睛”

街片解读,需要文字,又不依赖文字。上一篇《街片的遴选、解读与应用》曾提到:解读街片可以联想,但不能牵强附会、移花接木;可以暗喻,但不能无中生有、指鹿为马。对街片的命题也要客观实际。

对街片组合说明一问题,反映一现象,对主题要有精确的点睛之笔,做到合理、贴切,意到笔不到,形不已而意以明。好的命题可以起到刺激读者神经,提纲挈领地引发人们去深入思考,做到“人人心中所想,各个笔下皆无”,这是对照片是否选的准,对问题是否看的透,对时事是否掌握全面的一个综合考量。

6

善用隐喻 关注时政

关注百姓生活状态,就是关注社会时政,这是毋庸置疑的。要时刻了解和掌握社会时事动态,判断要准确,思路要开阔。要注重平时各种信息的积累,在关键时刻就有用武之地。隐喻与暗示是纪实照片所具有的一项功能,而且这一功能揭示时弊的力量强大,它可以提出问题,又不点明问题,可以展示利害,又不戳穿根源。在用街片讲故事中,要善于发挥隐喻与暗示的功能作用,由读者根据街片影像去思考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积弊及其带来的其他影响,这是街片的社会属性、对象不特定性、碎片化影像广泛性、对比的灵活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同时,街片揭示的问题具有共性的特点。在阐述、评说、针砭社会问题时,不是针对具体的拍摄对象,而是针对影像所反映的事物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可能是管理问题,可能是制度问题,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是人为的问题。要对街片进行合理准确组合,所选择的照片可能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的,但是在记录的内容上相同或相近,在阐释要说明的问题上有内在客观的联系,纵跨时间、横连地点,要说明的此类问题过去有、现在有,而且将来还可能会有,是人们所认知的社会共性问题。

下面几组实例说明是怎样用街片揭示社会问题的:

简单的事情

这些年电梯伤人、甚至亡人事件时有发生,给很多家庭造成很大痛苦,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一次去上海宜家家居时拍下了保洁人员清洗电梯场面,画面中“做有意义的简单事”的工作标牌给我很大震动和启示: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防止百姓伤亡发生也不是多么复杂的,而且是更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还时有发生呢?此后便注意记录有关这一题材的场面。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4月1日上海宜家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5年10月28日上海地铁七号线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7年9月6日上海常德路1258弄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输液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8月12日哈尔滨医大二院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6月20日上海陕西北路

暗战

网络和新媒体的爆炸式发展及手机的普及给社会和百姓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与变化,对传统的纸介阅读方式的冲击更显突出,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潜在的隐患。互联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意识形态也在开展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战。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5年11月29日上海南京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4月12日上海西藏北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7年8月11日上海海防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7月11日上海地铁七号线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4月26日上海中兴路

德行与心性

德行源于心性,心性关乎人心。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4月2日上海地铁七号线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5年12月26日上海地铁二号线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6月25日上海地铁九号线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6月30日上海地铁二号线

新持久战

“地沟油”是否又回到了餐桌?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6月2日上海西康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5年11月24日上海常德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5年12月23日上海北广场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8月9日哈尔滨南岗夜市

造的与用的

这实际是社会管理问题。制造商为了销量和利润,投消费者所好,违反国家规定提高车速,加大重量,使电瓶自行车超速、超载,全然不顾法律、安全和后果。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5年8月16日上海陕西北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5年12月8日上海陕西北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10月14日上海大统路

“藩篱”

一篇写不完的“作文”。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3月28日上海康定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7月6日上海新丰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5月23日上海康定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8月28日上海镇坪路

无题

“八项规定”之后。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5年12月24日上海陕西北路

十字路口

守规矩,不仅是“红绿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6月24日上海长寿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5月18日上海常德路

墨石:我用街片讲故事

摄于2016年3月28日上海常德路

我们论证街片的属性和特征,解析其内在、外在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街片遴选、解读和分类的方法,初衷是给予街片正确定性和定位。作为以真实为根本,以行摄为方法,以客观存在为对象的一种社会调查活动的纪实摄影,体现其社会实用价值才是最终目的。

以上纯属个人管窥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