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基發行數量驟減近8月僅成立2只:貨基發行怎麼了

公募基金隊伍不斷擴張,卻少有貨幣基金新兵“入伍”。從去年四季度起截至今年5月26日,公募基金市場上僅成立了2只貨幣基金,今年以來也僅有1只貨幣基金成立;而在去年前9個月,共成立了71只貨幣基金,平均每個月有8只貨幣基金成立。

貨基發行數量驟減

近8個月僅成立2只

公募基金市場上基金產品的數量仍在穩步擴張,今年以來截至5月26日,已經成立358只基金成立,而作為公募基金市場上規模最大的貨幣市場型基金,在今年以來卻僅成立了1只。

實際上,以去年10月份為分割線,貨幣基金的發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去年前9個月共成立了71只貨幣基金,平均每個月有近8只貨幣基金成立;去年四季度以來截至今年5月26日,近8個月的時間內近有2只貨幣基金成立。

另外,今年以來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下行,投資者對貨幣基金的申購熱情也不高。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 5月11日-5月17日,74只互聯網寶寶產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3.89%,今年以來首次“破4”,創下自去年6月份以來的新低。

5家基金公司已申報

“市值法”貨幣基金

資管新規正式出臺,理財產品今後將不再“保本保息”,這其中也包括了基金公司發行的貨幣基金。

以往常用的貨幣基金收益計算方法是攤餘成本法,也就是把收益平攤到每一天,讓投資者看到每天都有收益進賬。比如,某隻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為3.9%,就是把最近7日的收益率作個平均,再折算成年化收益率,得出結果。

資管新規終於落地,市值化管理是明確的鼓勵方向,也允許有條件地使用攤餘成本法。但對於近8萬億元貨幣基金未來是否還可繼續使用攤餘成本法,文件尚未給出明確的表述。對此,業內人士的觀點比較統一,雖然貨幣基金市值化管理是未來監管鼓勵的方向,但應該並不會“一刀切”,要求所有貨幣基金均使用市值法,大部分貨幣基金仍然可以使用攤餘成本法估值,只有很少部分不適合。

據瞭解,以“市值法”計算收益的貨幣基金與採用攤餘成本法計算收益的貨幣基金有著很大的差別:這種貨幣基金在計算收益時不會將收益平攤,而是根據投資產品價格的波動計算收益,並用“淨值”的形式顯示。這也就意味著,這類貨幣基金的淨值是波動的,如果淨值為負,就表明這隻貨幣基金虧錢了。

攤餘成本法是貨基實現T+0快速贖回的重要制度基礎,但是攤餘成本法計價忽略了市場波動,這使得貨幣基金演變成了事實上的保本型產品。

對此,有固收分析師表示,“此前頒佈的資管新規,從行文上看將攤餘成本法使用情形限定於滿足條件的封閉式私募資管產品,這意味著新設貨幣基金可能無法適用攤餘成本法,而對於存續的貨幣基金到底還能否使用攤餘成本法,有待監管層進一步明確。”

從審批進度上看,5只“市值法”貨幣基金進度也比較統一:證監會已經完成這5只基金的第一次反饋意見,目前尚未接受到第一次反饋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