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天赋,无关智商,有了这个“武林秘籍”你就能成为高手

所谓天赋,无关智商,有了这个“武林秘籍”你就能成为高手

虽然并非人人都是天才,但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藏天赋。

越南有个国际象棋冠军叫阮山。还不到3岁时,他就喜欢看爸爸妈妈下棋。像所有的孩子一样,阮山缠着父母让他也玩。

令人惊奇的是,阮山没有把象棋当玩具。他不仅知道怎么摆棋子,而且他还通过仔细观察学习,学会了许多复杂的规则。

一个月内,他便战胜了父母。4岁时,小阮山参加了越南全国锦标赛,跟比他大好多的孩子同台竞技。7岁时,阮山已经能战胜他们。12岁时,阮山已经成为年纪最小的全国国际象棋冠军。

阮山的天赋究竟从何而来?是遗传决定的,还是通过环境造就的?

研究表明,原始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决定的。但天赋的发展在于培养。

法国基因学家安德烈·拉莫斯说:“基因指出了一个方向,但并非不可改变的终点。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才造就出一个结果。”

所谓天赋,无关智商,有了这个“武林秘籍”你就能成为高手

所谓天赋,无关智商,有了这个“武林秘籍”你就能成为高手

孩子的天赋培养靠父母、教师,而在职业领域,也许就需要有一个能够帮助你发掘天赋的上司或者“伯乐”。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很多企业在引入人才的时候会通过考试等手段挖掘、培养某种天赋极强的员工。

有趣的是,职场中的人通常不光具有一种天赋,而是具有一组天赋。

例如,有创造力的人一般也善于沟通、懂得策略、又有很强的说服能力;有领导才能的人通常也充满激情、野心勃勃、不畏竞争。

真正聪明的人是那些懂得使用天赋,取长补短的人。

许多有创造力的人不一定智商高,因为他们在标准化智商测试中得分并不高。

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寻找不同的方法来回答问题,他们能提供全新的角度和更多细节去思考问题。

所谓天赋,无关智商,有了这个“武林秘籍”你就能成为高手

所谓天赋,无关智商,有了这个“武林秘籍”你就能成为高手

先天智力过人的人也要下真功夫才能有所成就。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天才理论”。

莫扎特6岁碾压大家的时候已经在宫廷乐师父亲的指导下刻苦练琴三年了。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莫扎特六岁都达成30%了。他从小培养积累的本领优势恰好就是毕生所爱。

才女林黛玉,在作诗方面具有旷世之才,她有灵气,但也不是全靠天赋。

有一次,香菱向林黛玉请教作诗,林黛玉说:“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的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这还是冰山一角,黛玉接着说:“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的诗作了底子,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诗一看。”

可见,她在诗上所下的功夫可见有多大。

即使天赋过人,也需要饱览群书和长时间的探索研究。

所谓天赋,无关智商,有了这个“武林秘籍”你就能成为高手

所谓天赋,无关智商,有了这个“武林秘籍”你就能成为高手

社会发展的节奏如此快,人们都想要早点快点get到某一项技能,一万小时太长。

打开知识付费软件,你会发现上面很多都标注了类似“7天速成”“30天学会”等等的字眼。

学习者购买了很多课程,但真正改变的却很少很少。久而久之,很多人就会对这个途经失去信心。

这些需要长时间可以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根本就不是讨巧就能得到的。

正应了那句话:以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根本还没到拼智商的地步。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蕴藏着自己的天赋,但兴趣爱好不等于天赋。

只有能把兴趣爱好做到极致的时候,才会成为你主动掌握的天赋。

比如国际象棋,智商跨过 110 左右,智商对棋艺的提升就并不明显了,成功主要来自于对棋艺长时间的刻意练习。

大脑是可塑的,我们能以期望的方式塑造大脑。通过长期的练习,相关的大脑神经能够得以调整、重组。

开智需要自我感悟,如果知识积累不足,那又怎么去从中找到自己的机会呢?

对于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领域而言,所谓的天赋,无关智商。正确的刻意练习,再加上时间的累积,才是挖掘自己隐藏天赋的“武林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