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悼天王冉閔進不了教科書,只因他做這些事情?看網友是怎麼說

提起“殺胡令”,我們不能不想到武悼天王冉閔這一歷史人物。

因為他的這一紙文書而導致成千上萬的胡人血流成河、屍積如山,日月為之晦暗,江河為之斷流。

可以說冉閔的“殺胡令”在五胡十六國這種胡族亂華夏的黑暗歷史中,宛如驚天霹靂劃破黑暗的蒼穹,托起了漢民族生存的希望。武悼天王冉閔進不了教科書,只因他做這些事情?看網友是怎麼說

歷史之所以有“五胡亂華”這種說法,並非因為史學家們都是民族異端分子,而是在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紛紛入主北方華夏大地後,曾經由秦、漢辛苦積累起來璀璨耀眼、光照千秋的華夏文明巔峰瞬間又被殘暴蠻夷撕裂的滿目瘡痍、面目全非。

北方華夏文明進入了幾乎斷代滅種的危險邊緣。此時,唯有南方苟延殘喘的東晉繼承者秦、漢文明的衣缽。

此後的1000多年,歷史上再未出現過諸如“五胡亂華”此等說法,即便是由唐滅之後形成的五代十國和元、清入主中華等少數民族執掌天下的過程中,未見有如此露骨諸如“五胡亂華”的表述。

可見,西晉八王之亂,衣冠南渡後,中國北方大地上經歷了何等慘烈的民族大屠殺和民族大壓迫。

根據《晉書》記載:“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另據《鳴沙石室佚書》記錄:“永嘉大亂,中夏殘荒,保壁大帥數不盈四十,多者不過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由此推測當時北方漢人最多不過400萬左右。到公元349年,冉閔屠胡之前,遷居中原的胡人高達五六百萬之多,數量上相當驚人。

到冉魏建立前,北方漢室人口銳減300多萬,而在五胡中尤以“高鼻多須”的羯族、白種匈奴、鮮卑族三族最為兇暴。武悼天王冉閔進不了教科書,只因他做這些事情?看網友是怎麼說

據《晉書》記載:後趙皇帝羯人石勒一次就殘殺大眾數十萬;石虎更是嗜殺成性,他在城牆上掛滿了漢人的人頭,將漢人的骸骨做成“屍觀”。

作為漢人身份的石虎養子的冉閔,親眼目睹了中原漢人的巨大災難,只能隱忍不發。

因為此時他尚不足以有強勁的實力與石虎相對抗,石虎死後,其子孫為爭奪皇位彼此間相互殘殺,冉閔抓住千載難逢的良機,將石虎子孫屠戮殆盡,併發布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殺胡令”。

“殺胡令”既出,胡族血流成海、屍陳遍野,羯族、氐族等棲居中原的少數民族紛紛向北逃竄,在千里大逃亡的路途,胡族之間相互劫殺,人口損失殆盡。

從當時北方漢室所面臨的黑暗惡劣的生存環境來看,冉閔的“殺胡令”客觀上的確起到了振奮人心、驅逐胡虜的作用,也挽救了大量了漢族人口,為漢族能繼續生息繁衍於中原故土立下了不世之功。

按道理說,冉閔這樣的歷史人物應該是後世教科書中大書特書的篇幅。

然而,從小學到大學的教科書中從來沒有關於任何冉閔的文字介紹,教科書似乎刻意選擇性的遺忘。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華夏英雄冉閔絕跡於教科書呢?

歸納起來有六點。

首先,冉閔昭告天下的“殺胡令”與傳統儒家文化中的“仁者愛人”、“以德報怨”等仁愛思想格格不入,儒家文化核心要義就是一個“仁”字,既然“殺胡令”充斥著血淋淋的暴戾,作為歷代統治者指導思想的儒家自然不會將冉閔列入華夏英雄榜。武悼天王冉閔進不了教科書,只因他做這些事情?看網友是怎麼說

其次,冉魏政權敗亡太快。從冉閔奮起一擊到猝然謝幕,冉魏在歷史上僅僅存在了兩年時間,且冉魏滅亡後,跟隨冉閔打下漢室江山的股肱之臣絕大多數選擇了自殺殉國或是南奔東晉,因此本國無人著書立作,冉魏史料不詳,難以考據,加之“成王敗寇”的傳統觀念更加削弱了冉閔的時代影響力。

第三,沒有徹底將中原北方漢人從“五胡亂華”的悲慘局面中解救出來。冉閔建立大魏後,由於對外政策失誤,軍事力量勢單力孤,且外部環境進一步惡化,導致冉魏兩年後便迅速走向滅亡,冉閔在位期間雖然拯救了不少漢族同胞,使其免遭胡人蹂躪,但兵敗被俘斬首後,拯救漢民族的歷史重任就此畫上了句號,中原故土的漢人最終又重新陷入了任由胡族凌辱的悲慘境地。

第四、冉閔頒佈的“殺胡令”致使五胡間交惡。“殺胡令”頒佈後,棲居中原的五胡爭相北逃,五胡之間為爭奪北上生存空間相互劫掠大肆殺戮,胡族各部實力備受打擊。在殺戮中勝出的鮮卑族和氐族,在中原故地建立起了北魏和前秦,這筆爛賬自然算在冉閔頭上,因此北魏、前秦的史料大肆黑化冉閔,致使史料真假難辨。武悼天王冉閔進不了教科書,只因他做這些事情?看網友是怎麼說

第五、苟延殘喘的東晉“無顏見江東父老”。冉魏滅亡後,大量漢族百姓南奔東晉,東晉軍由於未能及時接應,使得幾十萬百姓中途受到截擊,死亡殆盡,晉將自殺謝罪。可以說東晉應為沒有妥善接應南渡的中原百姓而負全責,正是基於這種苟安一方,面對冉魏行將滅亡之際視而不見,對待數萬南渡百姓慘遭屠戮而未全力救援,向來以正統自居的東晉,自然會將髒水潑在冉閔身上,因此東晉史料也充斥著諸多黑化冉魏的虛假歷史。武悼天王冉閔進不了教科書,只因他做這些事情?看網友是怎麼說

第六、現今民族政策。無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什麼,現如今五十六個民族既然相互照應、和平共處,那麼社會穩定、民族團結自然成為壓倒一切的關鍵,因此冉魏這種高舉漢族大旗的英雄自然不會被當今統治者列入教科書中作為學習的教材,否則引起民族隔閡,甚至民族分裂都不是哪個人所能承擔的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