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没有参加过比赛,发表过论文,考研复试的时候会不会很容易被刷呢?

只如_初見

好一点的学校,研究生毕业,需要发一篇SCI的文章,博士毕业需要两篇SCI文章。



虽然学校里有的研究生能出好几篇文章,但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能在三年内,顺利发一篇SCI文章,还是需要一些努力才能办到。

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即使对于研究生,发表论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又怎么会苛求还没入门的本科师弟师妹一定要发文章呢?

相反,对于本科发表论文,自然有一些属于天赋异禀,确实非常优秀。但据我所知,大多其实是跟着研究生师兄师姐做实验,然后挂名,或者用师兄师姐的边角数据写的。这些事情,老师心里也有数,所以也不会因为你发了文章,就真非录取不可了。学生好不好,是否符合自己实验室的需要,通过面试,老师是有鉴别能力的。



我当年考研,本科阶段有一篇二作的文章,但我觉得老师录取我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有这篇文章,而是我一开始就坦率的说了,这篇文章我没做什么事,就跟着师兄做了几天实验,文章也是师兄写的,跟我的关系不大。

考研复试,需要的是跟老师真诚的沟通,他觉得你适合他这个方向,就成了。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题主你好~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大三、大四的学生,尤其是一些临近考研的人,都会有相同的疑问。毕竟,的确会有很多的学生之前都没有意识到论文、比赛奖项和考得的证件的必要性,没有意识到一张漂亮的简历,对于考研、保研、就业有多么重要。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这里给有想同疑问的同学一些小小的建议~

论文、比赛经历的意义在哪?

首先,回答大家的疑问之一?为什么考研面试考核标准一变再变,但对比赛经历和论文的考察项就没有变过,甚至于还加上了对本科科研经历的要求?

其实很简单,考研招到是未来的研究生(大多是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短,工作时间短,短则两年,长则三年就毕业走人了(硕士延期的还是很少很少的)。于是,

科研经历可以证明你曾经参加过相应的项目,知道科研的流程和内容,论文证明你会写科研文本,且专业基础优秀,专业深度不错。比赛证明你的操作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强。

因此,要招到能快速适应研究生生活,马上就能进实验室干活的,这是很好的考核标准了。

大三的同志们如果没有这些怎么办?

大三的同志们也很无奈,比赛也不是想参加就能参加的,高含金量的比赛绝不是什么数学建模比赛,而是高专业性的比赛,比如机械行业的机械设计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等等。节能减排竞赛赛程长达五个月(从提交作品到颁奖),周培源力学竞赛甚至两年一次,错过机会就基本再也来不及了。

这时候,就能用一种东西补足了:考证。

现如今,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几乎人手一张,如何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优秀?一张CATTI笔译三级证书就能解决你的问题~如何证明自己动手能力强、专业底子好?一些公司的工程师认证也是不错的选择~

大四的同学实在来不及了怎么办?

要是已经大四了,甚至是这次的考研党(离考研只有十几天了。。。),那怎么办呢?

同样记住一点:这些东西,不论是论文还是比赛,是加分项,而不是决定项

如今的面试有一个原则:绝不因为一次面试否定一个人四年的努力。把专业课考高,整体排名靠前,在面试时能够对专业问题对答如流,这样,

即使没有这些东西证明你的专业深度和广度,你也能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试问,有哪个学校,会淘汰初试第一,复试表现不错的学生呢?

所以,不要纠结自己得不到的,努力去做自己能做到的~

加油~题主,前程似锦,只靠自己拼搏。


北庭怀雪

题主的担忧要分情况来说,缺乏其他条件,谈论会不会被刷,是没有意义的。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大学期间参加过比赛发表过论文,在考研复试的时候绝对是加分项。但是没有的话,在同样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前提下,的确没有优势。


1.参加比赛和发表论文,属于加分项

如果本科阶段,在校级及以上级别获得过荣誉,是加分项,如果这类荣誉属于在专业方面获得过奖项,就更加的加分。如果是发表了专业论文,尤其是一定级别的期刊论文,不用你多说,只要面试不是非常差,那简直就是香饽饽,导师们抢着要的!

2.相关的荣誉证书和专业实践经历也非常的重要

切记,是专业相关的实践经历哦~千万不要以为兼职打工发发传单、肯德基打工、家教什么的都往上写,这些只能证明你不够专业!

3.本科专业成绩非常重要

在复试的时候,带上本科成绩单,能够凸显出专业实力的科目成绩,那就非常的加分。否则,一般而言,面试考官会怀疑专业性到底强不强,尤其是跨学校又跨专业的,会多方面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

如果本科院校的级别,比如也是985或211,与志愿学校的级别一致,难就减轻了难度,如果是二本或者三本,报考的是一本甚至是重点院校或者名校,那么除了本科成绩单之外,最好还能够有其他的佐证材料,来证明你的专业实力。

4.同等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有各类荣誉和比赛奖励的优先考虑

比赛奖励一般是指校级及以上的,省级国家级的更佳,这个是最加分的。荣誉可别拿出来一个某某社团干事什么的证明,这个实在拿不出手。连学生会主席这类都可能老师都需要掂量掂量。

但是,如果你是校园“十佳歌手”,或者是校园级别晚会主持人什么的,倒是会吸引老师们的兴趣。尤其是面试的时候口齿伶俐,绝对是个加分项。


5.如果什么都没有,请拿出奖学金获奖等级和次数的证明。 看本科成绩,就说明了一切。


活动,比赛,论文,成绩,好歹要有一方面突出的吧?否则,仅仅依靠研究生初试成绩,也没有太大的作用。人才济济,录取标准水涨船高,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懂的。所以,还是多长点心眼吧,考研考研,不是等到大四才需要考虑的问题。竞争越来越激烈,还是早点准备为妙啊!

我是一位高校老师,欢迎大家多交流多探讨~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点个赞并关注下呗~谢谢~

旅游业的小喵老师

应该说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如果大学期间参加过比赛,也发表过论文,这样的学生,比较大的可能性就是推荐免试。一般不会参加统招复试。只是参加推免生的面试。当然,也有少数学校把两种面试放到一起的。应该是招生人数比较少的专业。

其实参加过竞赛不是什么优势,要参加竞赛拿到奖才有优势。至于论文写得怎么样,有的面试要求说明论文的一些核心论点,接受当场质疑,如果不是自己亲力亲为,可能说不清楚,反而减分。因为有虚假或别人操笔的嫌疑。

所以,进入复试,就是老老实实,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是自己亲力亲为,最好不要展示。要展示一定要有底气。否则,弄巧成拙。

至于说没有参加过竞赛或没有发表过论文,这应该是大多数考研究生的本科毕业生的现状,是合理存在。所以不会成为被淘汰的理由。如果被淘汰,首先应该检讨的是复试的笔试或面试中,自己有没有应对失误的地方。


GCZ72624137

明天就要考研了,作为一个曾经考过研,毕业后又成为教师偶尔指导学生考研的考研的人来说,这个考试和复习过程我一辈子不会忘。对于考研是否成功,主要还是看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你所谓的参加比赛、发表论文只是在成绩之上的一些附加值,当然有了可以提高复试的竞争力,但复试也不是全靠这些的。简单来说一说考研。

1.考研成功路上一般要经历两次考试,第一关大家都比较清楚纯粹笔试,考生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提前开始进行复习,这个时间有长有短。外语和政治是统一试卷必考,专业课按报考院校、专业的不同分别用不同的试卷考试。初试主要看你的分数是否过了国家规定的分数线,注意总分和外语政治都要过线。过了之后才有可能提档,但还得看是否能在你报考的学校初试排名中进入有一定录取比例的复试名单。举个例子,如果国家线是350,你考了355,但是报考学校进入复试最低分为360的话,你依然无法进入复试,而要尽快选择其他学校进行调剂。

2.复试,复试一般为笔试和面试,具体情况不完全相同。我以前复试时就是专业笔试+面试+英语口语面试。所以一旦初试通过也不能放松要抓紧时间准备复试。很多同学对笔试相对熟悉不紧张,而面对报考院校的专业老师却胆怯,所以比较担心复试面试的发挥,好似有些东西写的出来却说不出来。专业课准备要多看些专业书和课外知识,如果实践性强的学科或者应用性学科要多结合实例进行思考。例如传媒类专业,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就不要忽略,要把握热点。与面试考试交流时不要太紧张,尽量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侃侃而谈,但不要乱说话。回答问题要有逻辑性条理清晰,要有自信,声音清楚明白,对答自如,同时说话有礼貌。有些问题如果不会千万不要胡说八道,有时候老师会觉得诚实比不懂装懂会更好。

3.复试时,很多同学会将自己本科取得的成绩带上为自己增加分数,在这里专业性的比赛获奖分量是挺重的,很直观的让老师看到你之前在专业领域的成绩。还有就是论文,如果在本科期间已经开始进行科研,说明其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基础,一般也会受到老师们的喜爱。这也是为什么本科时老师会提醒想考研的同学可以提前发论文。但是切记不要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优秀而不注重谦虚甚至和老师发生争执。与老师适度的探讨没问题,但考试时不要乱犯傻,可以提出不同观点但要注意说话方式。

4. 如果没有这些加分项也不用太紧张,因为一般大部分考生可能都没有,所以还是看复试发挥,运气在此时也很重要哦!



最后举两个例子,有一个学妹初试分数特别高384分,排报考学校前五,原本觉得毫无悬念,但是复试竟然刷掉了,具体原因到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但要提醒初试分数高的同学不可骄傲,高分之后依然要多看多想继续准备。还有一个是我的学生,男孩,上学期间实践性作业完成度不高,专业能力一般,但是报考了一个新开专业的学校,笔试进了复试,然后紧张不安,因为没有完成度高的作品,到处去找同学借,笔试写写还可以,面试一说话就很容易露怯,最后也没能成功。同学们不要觉得本科学习无所谓,到时候我努力考研就好了。临时抱佛脚一时可行但不是所向披靡,同学们如果想在考研中取得好成绩,还是在本科的课程中好好听课认真学习。


小八kikoxu

我本人就是没参加比赛、没发表论文的一名大学生,复试的时候一切很顺利。所以你要明白一点:世界上最多的是普通人。不要说这些了,你六级过了基本可以碾压大部分人了。

也别拿学校档次说事,我报的是普通985,一起面试的学生感觉都是普普通通,说白了本科期间真那么优秀,还需要考研?

上网多了有个坏处,就是感觉自己越来越差劲,因为有很多优秀的同龄人。但是我好歹也在某所985呆了四年,像网上这种比赛得奖发论文的本科生也没见几个。

知乎为什么变成了编乎,我觉得这些喜欢吹牛的学生,也是负很大责任的吧,自己有一分好能吹出十分来,也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网上跟现实是有差别的,自信一点。


小镇青年说

试问在所有的考研人当中又能有多少人能做到发表论文呢?

本科期间主要侧重的还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大部分学生是没有条件参与研究课题的,所以不用担心。当然,你如果能在本科就发表论文,那在复试中一定占得优势,毕竟做到的学生太少。

复试能不能顺利通过最主要的还是你的初试成绩和最基本的面试成绩。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考研帮

准考研生,感觉比赛证书什么的只是加分点,成绩是硬道理,只要初试成绩排名考前,没有这些东西也没问题。但是要是成绩较一般,感觉这些加分点还是挺有用的。

个人建议,要是能考高分,或是在校成绩很优秀,可以不用在意(成绩是硬道理);要是成绩较为普通或是认为自己创不了奇迹,最好还是争取点证书作为闪光点,毕竟成绩一般的话,竞争对手不是前几名(比不过),真正的对手是和你半斤八两的人,复试的时候你有对方没有证书,导师的印象分会高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