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百勝卻慘死長樂鍾室,誰是害死一代戰神的罪魁禍首?

韓信,是幫助劉邦打贏項羽,

最終平定天下的最關鍵人物

他一生未嘗敗績

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

與蕭何、張良一起被譽為“漢初三傑”

百戰百勝卻慘死長樂鍾室,誰是害死一代戰神的罪魁禍首?

但令人惋惜的是,在這三傑當中,韓信卻是死得最早,也最慘的那個

那麼,究竟誰才是害死一代戰神韓信的兇手呢?

讓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一 劉邦

這個不用多說

作為一個志在完成統一大業

掌握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

劉邦雖然為了與項羽爭奪天下而破格拜韓信為上將軍

但是,心裡始終對這個能征慣戰的無敵將軍放心不下

曾兩次搞突然襲擊奪了韓信的將軍印符

百戰百勝卻慘死長樂鍾室,誰是害死一代戰神的罪魁禍首?

在滅掉項羽統一天下之後

漢高祖設計抓住了時為楚王的韓信

打算殺死

韓信悲嘆:

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弄得他一臉尷尬

百戰百勝卻慘死長樂鍾室,誰是害死一代戰神的罪魁禍首?

他想要除去韓信

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將其由楚王貶為淮陰侯

削其兵權 小其封地

以便隨時殺掉

二 呂后

呂后可算是大家閨秀

在隨漢高祖征戰的過程中

她逐漸由一個弱女子蛻變為陰狠毒辣的權謀者

百戰百勝卻慘死長樂鍾室,誰是害死一代戰神的罪魁禍首?

在得到張良幫助穩固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後

她想的就是讓天下儘量便於管控

因為,一旦年事已高的漢高祖去世

他們孤兒寡母很難控制天下局勢

威望素著的常勝將軍韓信

當時只有三十幾歲

自然是首當其衝要收拾的目標

百戰百勝卻慘死長樂鍾室,誰是害死一代戰神的罪魁禍首?

雖然漢高祖劉邦有殺韓信之心

但又愛惜其才,一直猶豫不決

召韓信進長樂宮

並最終下達斬殺命令的

正是呂后

三 蕭何

大家都知道

有句成語叫

蕭何月下追韓信

百戰百勝卻慘死長樂鍾室,誰是害死一代戰神的罪魁禍首?

如果沒有蕭何

也就沒有韓信後來的橫掃千軍,所向披靡

韓信可能永遠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不為人知

但還有個成語也是廣為人知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說的正是韓信之死

百戰百勝卻慘死長樂鍾室,誰是害死一代戰神的罪魁禍首?

在誘殺韓信時,誰也請不動韓信

除了當時他內心深處最感激和信任的蕭何

蕭何正是利用了韓信對自己的信賴

才順利把韓信騙進了長安

令一代戰神最終在鍾室身首異處

四 蒯徹

劉邦派謀士酈食其遊說齊國

齊國決定歸降

韓信聽聞後,停下了攻齊的腳步

此時,竄出來個名叫蒯徹的范陽辯士

百戰百勝卻慘死長樂鍾室,誰是害死一代戰神的罪魁禍首?

他對韓信說

酈食其靠三寸不爛之舌

下齊國七十餘城

將軍你帶兵數萬

奮戰許久

才趙國五十多城

難道你拼死戰鬥

竟不如一個小小儒生?

漢王並未讓你停止進攻

你還是去打齊國吧

韓信聽從了蒯徹的建議

這也造成了最為災難性的後果

百戰百勝卻慘死長樂鍾室,誰是害死一代戰神的罪魁禍首?

蒯徹的這個建議

不但當即害死了酈食其

也為韓信與劉邦的決裂

埋下了伏筆

從此

劉邦對韓信再也不像之前那般信任

而隨後的日子裡

在蒯徹曾數次鼓動韓信自立

很大程度上動搖過韓信對劉邦的忠心

令劉邦對韓信的信任一點點喪失殆盡

蒯徹,可以說是導致韓信被殺的最重要,也是最不為人知的幕後黑手

五 韓信

韓信精察萬物

謀略無雙

戰無不勝

攻無不克

百戰百勝卻慘死長樂鍾室,誰是害死一代戰神的罪魁禍首?

其人心高氣傲

無稱帝之意

卻有封王之心

常與人主討價還價

在劉邦危難之際

求齊王,求封地

數逆龍鱗而不自省

百戰百勝卻慘死長樂鍾室,誰是害死一代戰神的罪魁禍首?

最終落得個

乃為兒女子所詐,被夷三族的下場

韓信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害死了自己

這是由他的性格決定的。

那麼你認為,在上述幾個人當中,誰才是導致韓信悲劇的罪魁禍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