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食源於哪場戰爭?

春秋時期,楚國的莊王一直想要稱霸中原,但是中原的諸侯國並不太買這個沒文化的”荊蠻“的賬。

楚莊王於是就想方設法與中原各國製造摩擦,以此作為出兵的藉口。

這一年,楚莊王派出大臣申舟作為使者,去出使齊國。

楚國和齊國相距較遠,宋國是必經之地。

按照禮儀,要經過宋國,楚國必須提前向宋國打招呼、做備案,待宋國批准後才可以通過。

這是“借道”的正規流程,體現了對“借道國”領土和主權的認可和尊重。

但是,在楚莊王的授意下,楚國使者申舟在通過宋國國境時壓根兒沒打招呼,就大搖大擺地準備穿越宋境去齊國。

這是對宋國公然的侮辱和挑釁。

憤怒的宋人把申舟抓起來質問。申舟仗著背後有強大的楚國撐腰,態度倨傲,出言不遜。宋人一怒之下殺掉了申舟。

易子而食源於哪場戰爭?

消息傳到楚國,楚莊王大喜。

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

如此一來,楚國就可以出兵宋國,強迫宋國尊自己為盟主了。

楚莊王下令,立即興全國之兵攻打宋國!

看到楚國大軍壓境,宋國上下都知道僅憑一己之力根本無法抵擋強大的楚軍。

於是,宋國派出使者緊急向中原的霸主國晉國求救。

但此時的晉國,內部一團亂麻,根本無力出兵救宋。

楚軍將宋國重重圍困,猛烈攻打。宋國形勢危如累卵,又沒有援軍,但倔強的宋國人堅決不向楚國投降。

易子而食源於哪場戰爭?

這場圍城戰從當年的春季一直持續到夏季,是《左傳》記載的最為持久的一次戰役。

一向戰鬥力超強的楚軍此刻也不免信心動搖,懷疑這宋國自己到底能不能打下來?

楚莊王見久攻不下,也是非常沮喪,下令掉轉馬頭,準備解圍撤軍。

這時,手下的大臣申犀上前拽住了莊王的馬,說:“戰爭正是關鍵時刻,大王萬萬不可輕言放棄呀!”

在莊王猶豫不決之際,僕臣申叔時向楚莊王獻上了一條計策——“築室反耕”。

簡單說,就是讓楚軍在宋國的城下蓋房子,種地,做出一副打算長期圍困,不勝不罷休的樣子。這樣一來,宋國鬥志必定瓦解。

易子而食源於哪場戰爭?

莊王聽了,拍手叫絕,立即採納了申叔時的計策。

宋國國力遠不如楚國,久圍之下軍民死傷慘重,但仍拼死捍衛著自己的獨立和尊嚴,期待依靠自己的堅持能摧毀楚軍的鬥志。

當宋國人看到楚軍在城下築室耕田,打算長期圍困,非常擔憂恐懼,就派大將華元深夜縋城而出,與楚國大將子反談判。

華元對子反說:“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

華元介紹宋國國內的情況時只用了”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短短八個字,但這個八個字詮釋的內容卻是如此觸目驚心,慘絕人寰。

易子而食源於哪場戰爭?

兩千年後的今天,我們仍可以想見當時宋國被久圍後的慘狀:

饑民們吃完牲畜吃昆蟲,吃完昆蟲吃草和樹皮。

最後實在沒得吃的了,又不忍心殺掉自己的孩子當食物,於是,就互相交換孩子煮了來吃。

煮東西要生火,吃了樹皮的樹幹樹枝可以當柴火燒,樹燒完了,就把門窗拆下來劈成柴火燒。

最後,連門窗也燒沒了,只有把吃完的死人骨頭拆成一根一根、一塊一塊的,當柴火燒。

宋國的城內沒有牛馬,沒有雞狗,沒有昆蟲,沒有樹木,沒有草,沒有門窗……

易子而食源於哪場戰爭?

什麼叫赤地千里?這就叫赤地千里。

第二天,子反將華元的話告訴了楚莊王。

楚莊王聽了以後,由衷佩服宋人的膽色和骨氣,就下令楚軍解圍,退後三十里。

隨後,宋楚兩國簽訂了盟約。

這是中國正史記載的第一個引發”人相食“的圍城戰。

在極度的飢餓面前,什麼禮儀人倫,道德修養,全都不堪一擊。

自此之後的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中,因戰爭而造成的“人相食”的記載不絕於書。

那麼,你知道,中國歷史上最近的一次的“人相食”是哪一次?

最近一次因圍城戰而引發的“人相食”又是哪一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