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一個性格,讓曾國藩能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曾國藩是晚清政治格局中繞不開的一個人物,他組建湘軍,剿滅太平天國運動,為搖搖欲墜的清王朝而力挽狂瀾。此外,他對於清朝晚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被稱為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母親的一個性格,讓曾國藩能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其實,曾國藩能有這麼大的成就,除了自己時時刻刻的反省之外,還與家庭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本來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但因為母親的言傳身教,讓他克服了這一切。

這個弱點就是性格懦弱,這可能來自他父親的影響。他的父親曾麟書,雖然是曾氏家族第一個秀才,但畢竟沒有考上進士,一生乏善可陳。連曾國藩給他父親縮寫的墓表,都無話可說。曾麟書時刻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下,哪怕已為人父也在大庭廣眾之下被呼來喝去。他曾經不無嘲諷的給自己寫過一副對聯:

有子孫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世事不聞不問,且將艱鉅付兒曹。

母親的一個性格,讓曾國藩能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這種與世無爭的性格,如果放在閒雲野鶴的隱士身上,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但放在銳意進取,特別是與太平軍相鏖戰的曾國藩身上,卻是極其危險的。

比如,曾國藩在湘軍創建之初,靖港和湖口兩次戰役中,因戰況糟糕都想投水自盡。在祁門困守之時,料想自己不能免死,已經立下遺囑,隨時準備自殺。

曾國藩也很清楚這一點,他多次向湘軍的主要將領們承認自己“膽氣薄弱”、“稟性素弱”。如果就這麼發展下去,曾國藩必將成為清朝的無名過客,平定太平軍的重任可能還需要別人來承擔。

母親的一個性格,讓曾國藩能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然而,除了父親的軟弱以外,曾國藩還受益於一個內心十分強大的母親。他從母親身上,學會了湖南人的最大特質——吃得苦,霸得蠻(意為能忍受困難),並將這個特質發揚得淋漓盡致,以至於“打掉牙齒和血吞。”,就像他上書所稱:屢敗屢戰。

曾國藩的母親姓江,是當地的大家閨秀,家庭條件比曾家要好很多。她進入曾家的門之後,並沒有嫌棄,而是主動操持家務,縫衣做飯,忙裡忙外,撐起了數十口人的家庭。

對她來說,善良是一方面,還有堅韌的品質。公公晚年癱瘓在床,無法行動,是她和丈夫寸步不離的照顧了三年,直到曾國藩的祖父壽終正寢。

母親的一個性格,讓曾國藩能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江氏生有五男四女,家中的生活更為拮据,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也很憂慮家中的經濟狀況,常常說“人眾家貧為慮”。作為女流之輩的江氏,她卻沒有和丈夫一樣唉聲嘆氣,她要麼以“好作自強之言”勸說丈夫努力上進,要麼用詼諧幽默的話來開導他。(諧語以解劬苦)

特別重要的是,江氏曾經跟曾麟書說,我們的兒女雖然多,但是他們要麼專注讀書考取功名,要麼守著家中的田地,要麼在外經商,我們在家中努力,他們在外打拼,怎麼會窮呢?(吾家子女雖多,但某業讀,某業耕,某業工賈。吾勞於內,諸子勞於外,豈憂貧哉?)

母親的一個性格,讓曾國藩能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曾國藩是家中的長子,應該對於母親的印象最深,受到的影響也最深。在他晚年,他也承認,自己兄弟秉承母親的品德很多,而最大的好處,就是天生倔強。曾國藩還特別強調:

“倔強”二字,卻不可少,功業文章,皆須此二字貫注其中,皆從“倔強”二字做出。

比如在江西的時候,曾國藩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他飽受同僚的排擠,連帶的兵也經常受氣。曾國藩的湘軍可憐到什麼程度?他們“每次上城,必遭毒罵痛打”。然而曾國藩就是不服輸,也不負氣,而是“惟忍辱包羞,屈心抑志,以求軍事之萬有一濟。”

母親的一個性格,讓曾國藩能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也就是憑藉這一點,曾國藩從對太平軍屢戰屢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無論有多少敵人,曾國藩總是不屈不撓,這彌補了他生性懦弱的短板。最後,天京城破的時候,誰也想不到,立下不世之功的曾國藩正是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之下,才走到了這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