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爱你!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爱你!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 舒婷 《致橡树》

《致橡树》是舒婷创作于1977年3月的爱情诗,字里行间呼唤了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

如其所言,婚姻最坚韧的纽带,是灵魂上的相依相偎,共同成长。只有价值观契合,才让两个人天长地久。

有那么一代人,他们的爱情称不上美好,因为生活过于动荡,物资过于匮乏;但是他们的婚姻一定坚韧,而究其原因,同样是因为生活的动荡与物资的匮乏。

1、陈寅恪 唐筼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爱你!

1945年,陈寅恪视网膜严重剥离,不幸失明。这一年,唐筼四十七岁。陈寅恪感觉生不如死,唐筼尽心抚慰丈夫。

在中山大学,凡是接触过唐筼的人,无不为她的气质、谈吐以及对丈夫的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女儿们眼中,母亲的仪容举止和衣着打扮,端庄淡雅。唐筼教导女儿们要注意行、坐、立的姿势,她一直到晚年仍然体型匀称、背脊挺拔,行走保持良好姿态。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爱你!

1951年,助教程曦不辞而别,陈寅恪从此有一年时间没有专任助教协助教学与著述。唐筼毅然担负起为丈夫备课、抄写文稿、读材料的工作。

这位全职主妇,第一次以能干、坚强的形象出现在师生面前,赢得了师生的热爱。

唐筼对女儿们说:

“爹爹的学问造诣非比一般,应让他写出保存下来。”

直到中年以后,女儿们才逐渐理解,母亲晚年忘我地为父亲付出一切 ,成为自己生活的目的,是希望父亲有生之年,在传承中华文化上留下更多著作。

来到家中的客人也对唐筼的干练,印象至深。据说,只要丈夫有所示意,唐筼便能领会,配合非常默契。

1956年6月,陈寅恪在他六十六岁生日时,对妻子作了一生中最高的评价:

“织素心情还置酒,然脂功状可封侯”。

不知这能不能算上最深情的告白。

2、梁实秋 程季淑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爱你!

梁实秋最为感动的有两件事——

一是在庆祝会上,谢冰莹女士致词:

“莎氏全集的翻译之完成,应该一半归功于梁夫人!”

二是《世界画刊》的社长张自英先生在梁家书房壁上看见程季淑的照片,取去,刊载并加注明:

“这是梁夫人程季淑女士——在四十二年前年轻时的玉照,大家认为梁先生的成就,一半应该归功于他的夫人。”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爱你!

梁实秋曾言。

我没有忘记翻译莎氏戏剧,我伏在案头辄不知时刻,季淑又不时地喊我:“起来!起来!陪我到院里走走。”她是要我休息,于是相偕出门赏她手栽的一草一木。

我翻译莎氏,没有什么报酬可言,穷年累月,兀兀不休,其间也很少得到鼓励,漫漫长途中陪伴我体贴我的只有季淑一人。

季淑容忍我这么多年做这样没有急功近利可衅的工作,而且给我制造身心愉快的环境,使我能安心的专于其事,一个妻子对于她的丈夫之如此重要。

妻子程季淑离世后,一次,梁实秋在与小女文蔷闲谈中,论及“廉”字,他说:

一个男人能不能抵抗得住金钱的诱惑,很大一部分要看他妻子的德行。你母亲比我强,她支持我,鼓励我,使我向上。我感激她。”

3、他 们

当然,提到坚韧的婚姻,还有大家熟知的梁思成与林徽因,为共同理想而奋斗;

钱钟书与杨绛是夫妻更是朋友,相濡以沫;

萧乾与文洁若是彼此的软肋,也是彼此的铠甲;

林语堂与廖翠凤共同患难,将老式婚姻变成美好爱情。

这一双双一对对,让我们看见,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 舒婷 《致橡树》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爱你!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爱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