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让孩子看书,不让他(她)看电视剧、娱乐节目等,会培养出一个有气质的孩子吗?

天籁134764048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不是任由父母揉搓捏玩的泥娃娃,想塑造成什么样就照着什么样的模子来捏。

作为一个妈妈,我很能理解父母对孩子会心存期待,但实在不能认同这样的做法。

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没有错,可究竟什么是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思维层次提升之后的通透、精神得到滋养之后的从容。

这些都不是逼着孩子读书能读来的。只有孩子真正地以读书为乐,以思考为习,才能让书里的智慧真正长进孩子的身体里。

让孩子多读书当然很重要,但靠“逼”,恐怕父母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还有可能会毁了孩子。

现在是一个“互联”的世界,把孩子圈进在一个你所认为的纯净环境里,其实是一种对孩子成长的剥夺。从没有过选择权的孩子,是无法生发出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自控力的。

更何况,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也不是洪水猛兽,为什么就一定不能看呢?

要知道,禁止等于诱惑。如果你逼着孩子整天看书,坚决不让他看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最有可能的结果是,这个孩子长大后会特别痛恨看书,反而沉迷于电视剧和娱乐节目。

只让孩子看书,也会让孩子对世界的理解过于单一,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思考。没有思考,没有与生活的融合,就算读的书再多,也是无用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这是与生俱来的,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激发出他内在的生命力,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刻板地把孩子强行塑造成那个自己想要的样子。


壹父母

一个人的气质是内外兼修,内在的是你自信阳光、从容不迫、宠辱不惊,外在的是言行举止是否得体、高雅、上档次。好的气质,不仅靠读书,还需要多方面的修炼。

有没有气质,与看不看电视剧、娱乐节目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一个人有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他的兴趣爱好自然不会沉迷在电视剧、娱乐节目上;而有气质的人,也需要通过电视来了解社会,看看娱乐节目也是与社会联结的一部分,没有杜绝的必要。

由内而发的气质,读书固然重要,毕竟“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更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行为习惯、经历积淀有密切关系。

我的一个老领导,已经退休了,但还常去各地培训,在她所在的领域有一定的名气。她的课程非常有魅力,除了内容过硬,她的形象气质也很有吸引力;而且,和她接触过的人,都会觉得她有一种内在散发出的从容淡定。

我们交往多年,通过向她请教,或者她给我讲起自己的经历,可以总结出一些培养气质的方法:

1、在某个领域有专长。其实这点也有心理学依据,当你擅长某一方面工作,你会对做方面的工作非常有自信,它也能带给你生活所需的物质要求,社会地位以及别人的尊重。有这些内容,你的自信自然更高,自信的人给人的感觉一定是有底气的,这是气质最重要的基础。

2、经历了起起伏伏的人生,积极乐观面对。她在所在的行业从事了40年的工作,有过很多失败的经历,知道失败之后坚持下来总会成功,再看失败也就没有惊慌失措;她见过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各种人情冷暖和尔虞我诈,再不可理喻的事情在她眼里也不会让她过于愤怒或激动;她甚至还有过在高原上的濒死经历,对死亡也不再害怕。内在的淡定,可以说是自己经历过风风雨雨之后才会有的感觉。

3、长年累月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她保持每天至少读书半小时已经坚持了30年,并且有用ppt把读过的内容整理出来的习惯。当你能用其他方式把阅读的内容以你自己的方式整理出来的时候,这些知识才真正内化为你自己的。

4、形体练习。外在的形象是气质的体现。她从小练芭蕾,现在还在练瑜伽,60岁,依然保持着挺拔的身姿。

5、家庭环境的影响。她的父母是高知,在高校当老师,可想而知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受到的熏陶是优秀的。她说一个小例子是,他们家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谁洗过澡,出来都要把卫生间打扫得干净干燥。这样的自律和严格,以及对细节的高要求,就是她平时工作风格的写照。而这样的习惯,造就了她的成就。

当然,培养气质的方式并不限于以上的内容,但并不是只是“死读书”就可以达到的,良好的家庭环境,优秀习惯(包括阅读习惯)、品质的培养,有丰富的经历,其实更重要。


欢迎交流儿童心理、亲子育儿、家庭关系等家庭教育问题。


有料家庭教育

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有很多是灰色的,也有很多是彩色的。

凡事都不要走极端。

某样东西再爱吃,也不能吃的没有节制,不理不顾自己的胃、自己的身体。

再好的食物,吃多了都有些害处;再难吃的食物,也会有相对的营养价值。


看书,爱阅读,是现在大家都提倡的,包括我。

我也引导陪伴孩子们阅读七八年了,孩子们也很爱看书。

可是,电子产品就是毒品吗?一点也不能接触吗?


小学就有微机课了,小学就有手机上的作业了……

不让孩子接触高科技产品,是会影响孩子的时代脚步的。

至于娱乐节目,你问问自己:

你想培养一个只会看书工作的孩子,还是想培养出既会工作又会娱乐的孩子?

既能努力拼搏,又能享受生活,才是最好的状态吧!

让他接触娱乐节目,适当的控制时间,别不管不顾的让他去看就好。

控制屏幕时间,而不是禁止屏幕时间。

孩子在看节目的过程中,自然会慢慢有自己的喜好和选择。


别想太多,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给他合理的规则感,才是正解。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我是俩孩子的妈妈。虽然家里没电视,也不想买,但有电脑,装有爱奇艺PPS,周末可以随意看各种节目。老公用手机追剧看影片,我不追剧,也不看娱乐节目。所以孩子们就看动画片。

娱乐、真人秀大体无聊,也有些浮夸、重颜值等不好的习气,但也有不错的,如天天向上、中国达人秀之类,传达努力专注的正能量,能开拓孩子视野,还可能激发出孩子的某一兴趣或天赋呢!这就靠家长的影响和引导了。

而现在的电视剧质量好的极少。无论是只拼颜值人气,演技烂、剧情烂的仙侠剧、都市偶像剧,还是抗日雷剧、宫庭剧,都不适合孩子看。如果有好的,看看也无妨。2000年前后热播赵薇主演的《还珠格格》。尹建莉老师就支持女儿圆圆看,小说、电视视一起看完。但她女儿也不能说没气质,甚至尹老师觉得女儿靠一支笔爬格子也能谋生。这是因为圆圆读阅量大,腹有诗书。

确实阅读有很大的好处,但人不能光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也需要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包括电视。书是读字,要靠想象去理解概念,视频是读图,可以直观立体地理解概念。女儿问我什么是孔雀鱼,我首先就是搜图搜视频给她看。即使有相关的书,她能更直观地了解吗?书和电视两者可以适当互补的。

最后,怎样算是有气质的孩子?我觉得主要还是家庭环境的熏陶及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家长对了,孩子也就对了。一个内心阳光,目光坚定的人,总是最吸引人的,这样的人也不能说没气质吧?您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在育儿道路上,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职妈妈

只看书不给看电视剧、娱乐节目,是不是有点太过了呢?电视节目、娱乐节目中讲述的是别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孩子没吃过猪肉,难道连看猪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意思是说,月亮圆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月蚀,水满了就会溢出来。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所以我觉得任何事物都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才能和谐的发展下去。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

我大学同学,他爸妈小时候管她很严格,希望他是一个淑女,温婉大方,有气质有才华,三从四德…呃呃,天不遂人愿,偏偏她长成了女汉子。当然在严厉的父母面前,她还是会端一端样子,注意形象,但是在同学面前,那就是十足的女汉子,混世魔王。吃饭吧唧嘴,她说这样吃得香。说话三句不离“我去”,我这还说的好听的。

另外一个大学舍友,爸妈对她散养。初中男朋友经常去他家,在她爸爸饭店帮忙。高中时候的男朋友,家里人也都知道。待人接物样样很棒。



所以我觉得,有气质是最终的目标,但是通过只看书,不看电视有点过哈。



你们怎么看呢?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恩宝贝麻麻

每次看到类似的问题我就在想为什么有的家长就不能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为什么总是这么片面的看待问题呢?物极必反啊,要把孩子逼死吗?沉迷于电视不好,但是我们毕竟是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能要求孩子完全脱离现代文明吗?谁说学习的途径只有读书、读课本书这一条呢?心态轻松一点,在生活当中处处都有智慧,都需要学习的啊。

就像去年的热播网剧《司马懿》,看了以后我就对那段历史特别感兴趣?发现宋元明清的历史我们大家貌似都很熟悉,可是魏晋的历史怎么突然就断了呢?后来找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历史上因为内战消耗太大,导致少数民族入侵,发生了“五胡乱华”,这段历史可以说是汉人的耻辱,所以记载、提到的不多。所以说,电视节目都是糟粕吗?书籍就都是精华吗?未必吧,孩子的气质是多方面教育、培养的结果,并且气质也是多种多样的啊,有书卷气、阳光开朗型的、运动健康型的,能说哪种好哪种不好吗?希望我们为人父母的多学多看,不要总是在逼孩子的路上越走越远了,你可长点心吧!


努力地路过

父母往往将自己的理想加注在孩子身上,孩子有自己的梦想,做父母的不是你给孩子的路就是孩子自己想要的。


我们通过日常与孩子的接触交流来发现孩子真正擅长和孩子真正感兴趣的。做父母引导孩子在自己擅长感兴趣的领域得到更大的发展,而不是将孩子禁锢在你的思维方式里。

一个孩子只知道学习没有其他兴趣爱好(不是孩子的本意),你觉得这样的孩子会快乐吗?你觉得一个只知道读书学习的孩子能培养出怎样的气质?

人想吸取知识不是只局限于书上,也可以从平时关注的新闻,与别人的接触,来学习到很多,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你说不让他看电视剧和娱乐节目,其实这个只要把握好这个度,也能增加孩子的见闻,不要一刀切。孩子要有孩子的童趣,一个只知道看书学习的孩子只能称之为“书呆子”

建议你可以去看看由魏千翔和姜妍主演的《我的青春遇见你》,这个电视剧里面魏千翔的弟弟就是一个只知道读书,不懂人情世故、自私自利,最后辜负了所有人的期望,将自己走向万劫不复之路。


溪缘泉颖

这得看你是想培养出叛逆气质还是呆子气质了。

不知道题主是不是受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的影响,所以觉得不做别的,只看书就能有书香气了。

培养孩子你要讲与时俱进,人苏东坡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是让你一天到晚抱着书啃。

就连东坡还天天跟朋友斗嘴扯淡,到处喝酒蹭饭,研究美食,人也没说一天到晚看四书五经。

照你这么理解,怕是东坡的棺材板压不住了。

而且你要知道,孩子小时候比较听话,你说怎样就怎样,还好,顶多就是呆一点。等到了青春期就不好说了,叛逆的年龄,指不定会为了反抗你做出啥不敢想象的事呢。

题主作为家长啊,应该做的不是堵住孩子的兴趣,而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电视剧,娱乐节目,甚至游戏,你筛选一下,去除那些黄赌毒不健康的东西,陪着孩子一起看、一起玩,不好么?

跟他讲好,什么时候能看电视,能玩游戏,什么时候该看书,你陪着他一起看,不好么?

真的很看不惯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不管三七二十一,老子给你堵上,老子禁止你,因为老子是你老子。

这叫偷懒,偷懒算什么气质?

多动动脑子,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智慧能让你变得有气质。那么粗暴地禁止,缺乏智慧,没有气质。

你都没气质,还想孩子有气质。

希望题主多反省自己,并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陪陪他。童年本就应该是丰富多彩,无忧无虑的,只要家长加以正确的引导,陪孩子一起学习,最终孩子一定会变得有气质的。



也可自话

阳春白雪要有,下里巴人也要接触,孩子的视野才能更宽,对世界的认识才能更饱满!

家有两娃,孩子都很爱看书阅读,知识体系很宽,但是隔三差五也会和孩子一起看一些电视娱乐节目,比如跑男,快乐大本营这些节目,当然比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肯定是每期必看的!

孩子们在学校经常玩的游戏就是撕名牌,不管成绩好坏,不管爱看书还是不爱看书,同学们都喜欢玩撕名牌,孩子只有接触一些看起来弱智的,没有营养的娱乐节目,甚至也要学会玩一些游戏,他们才能和同龄人正常的社交!

孩子不可能只生活在一个看起来很高端的世界中,这是个真实而残酷的世界,孩子需要懂很多知识,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如果杜绝一切看起来没营养的娱乐活动,孩子的素质和气质难免有些“脱离劳苦大众”。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该阳春白雪的时候孩子能够阳春白雪,该撒泼时孩子要能撒泼,孩子才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


九斗学生心理

孩子的气质培养是多方面,不是单单光靠看书。确实千古流传下来的“腹有诗书气质华”说满腹经纶,气质好。但是时代变迁了,死读书,读死书的结果只能让孩子变成一个书呆子。尤其是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讯息万变的社会,只读书,不接触电视等媒体的新知识,不与时俱进,会被时代所淘汰。

所以培养孩子的气质,看书读书只是其中的 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豁达的心胸,渊博的学士,荣辱不惊的为人处事态度,高贵优雅的举止,还有就是在信息大爆炸时代能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该怎么去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