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歷史上臨洮城裡佔地千畝的香袞大寺

一、臨洮的歷史承轉

臨洮,古稱狄道,自古為西北名邑,隴右重鎮,古絲綢之路要道,上黃河上游古文化發祥地之一。

拾遺:歷史上臨洮城裡佔地千畝的香袞大寺

鳥瞰臨洮縣城

臨洮的建制始自秦獻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秦滅西戎部族,設置了狄道,道在這裡跟縣一樣是地方建制的名稱,狄是指戎狄。

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設置隴西郡,郡治在狄道。所以,如果再看到別人說自己姓李,郡望隴西,或者隴西房,他說的不是現在的隴西,而是臨洮。而現在的臨洮,在過去指的是岷縣。這個一定要懂,不要像現在有些地方為了爭取名人資源,就混淆概念。弄錯了可是要貽笑大方的。

唐朝的時候,狄道被吐蕃所吞併,直到宋神宗,公元1071年,才有熙州。這個時間基本是在王安石時期,宋朝經營河湟。

金、元、明、清均置臨洮府,府治狄道。

清朝乾隆五年,遷府治於蘭州,建狄道州。民國二年的時候降州為縣,民國十八年改為臨洮縣。


二、八思巴的身世

八思巴是元朝皇帝忽必烈的帝師,其一生雖然只有短短的45年,但是他的成就非常大,比如發明了蒙古新字,是西藏薩迦派的第五代師祖,(昨天有發表過包含八思巴的某宗教的文章,被系統駁回,所以今天這部分只能模糊提及,讀者勿怪)八思巴17歲即成為薩迦教主,19歲的時候,忽必烈的軍隊到了六盤山、臨洮一帶,忽必烈請八思巴一見,年輕的八思巴折服了這位偉大的君王,並且向他和他的王妃傳授了灌頂,奠定了後來元朝以藏傳佛教為國教並且設立帝師的基礎。

拾遺:歷史上臨洮城裡佔地千畝的香袞大寺

八思巴肖像唐卡

八思巴在歷史上最著名的佛道衝突——公元1258年皇帝組織的天下佛道辯論會中舌戰群雄,將道教徹底折服,17名道士削髮為僧,部分道觀也被改為寺院。

1270年,忽必烈敕封八思巴為:普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子,化身佛陀,創制文字,護持國政,精通五明班智達八思巴帝師。

據說八思巴年幼時,曾夢見自己手拿一根有80節的藤杖,但到第四十六節處就彎曲了,第二天向薩迦班智達說起時,薩迦班智達對他說:“這預示著你的歲數,所以到46歲時要格外留心。”想不到一語成讖,最後英年早逝,享年46歲。

在國內非常流行的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有一個很厲害的大反派,大家可以對照一下。是的,沒錯,他的人物原型就是這位國師。


三、八思巴興建了臨洮香袞大寺

1271年,在忽必烈敕封為帝師的第二年,八思巴離開了元大都(北京)來到了臨洮,並且在這裡居住了四年之久,期間修建了藏傳佛教大寺,又派遣弟子到卓尼,興建了禪定寺。1274年,八思巴在皇太子真金的護送下,離開臨洮回到藏區。


八思巴在臨洮興建的大寺,藏語稱臨洮叫香根(或香袞),所以臨洮大寺也叫做香袞大寺。大寺興建的時間是1271~1274年,同一時期,薩迦寺始建於1268年。它比甘肅省現在最著名的格魯派拉卜楞寺(建於康熙四十八年,貢院1709年)早了400多年;比青海的塔爾寺(明隆穆宗慶三十九年,即1560年)也要早建近300年,和卓尼百寺之首禪定寺同期。

拾遺:歷史上臨洮城裡佔地千畝的香袞大寺

深藏在臨洮市內的寶塔寺

據記載,大寺規模龐大,佔地1000多畝,東至東城牆,南至廣福巷,西至經文巷,北至北城牆,南接城北門,呈鐮刀形。《狄道州志》畫有大寺原址圖。只可惜,這樣一座建築群,今已片瓦不存,毀於何時,也無史料可查。後建於大寺舊址上的東北五寺,即寶塔寺、圓通寺、廣福寺、隆禧寺、圓覺寺,除圓通寺為唐尉遲敬德監修,明永樂年間重修,時間較早外,其他四寺分別為明成祖永樂、宣宗宣德年間新建。以上諸寺,皆毀於清同治時期的變亂。僅寶塔寺由清左宗棠恢復,德宗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又加重修,並增建熙春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繼承了大寺的香火。

拾遺:歷史上臨洮城裡佔地千畝的香袞大寺

臨洮寶塔寺

八思巴在臨洮期間,完成了一系列的著述,組織了許多學者在這裡大規模的翻譯校勘經典的工作,其中,《新唐書.吐蕃傳》就是這個時期由八思巴的弟子、漢人譯師胡將祖在臨洮翻譯成藏文的,這是有記載的,最早的將漢文典籍翻譯成藏文的活動,也是最早刊印的藏文書籍,在漢藏文化交流史和藏族史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大寺西面的臨洮“經文巷”,這一稱謂與佛教翻譯、印刷業無疑是有密切關係的。(經文巷現在還有,去臨洮的朋友可以去探訪一下)

八思巴的舉動,讓臨洮在元代稱為了整個西部地區的政治和文化的中心,為促進民族文化交流、民族團結、和睦共進,在中華文明的史冊裡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拾遺:歷史上臨洮城裡佔地千畝的香袞大寺

現存寶塔寺在臨洮廣福巷內

臨洮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敲鑼打鼓把八思巴的神像抬出廟宇,長號如虹走遍大街小巷,引得萬人注目,場面盛大空前。讓人不由得回想起七百五十年前,由大都瓊花島廣寒宮傳出的聲音依然響徹天宇:“皇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佛子,化身佛陀,創制文字,輔治國政,王明班智達八思巴帝師”。歷史上,經文巷因為緊鄰大寺,成為引致寺廟經卷、出售香蠟紙表的街市。走進今天經文巷,雖然巷道已經硬化,但兩邊的住宅仍然保留著古老的宅院、古舊的大門,青磚雕飾的門墩,佈滿了歲月剝蝕的印記。

只可惜,時光將很多東西都沖刷的乾淨,後人們只有在故紙堆裡才能緬懷一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