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三国第一猛将,李元霸隋唐第一好汉,为什么只听说过关公战秦琼,却没听说过吕布战李元霸?

纣王在坏终是王

这个问题很没水准,吕布和李元霸是在小说中天下无敌,而关圣帝君的确正史三国第一武将,而秦琼在隋唐时期也是以勇武著称,以尉迟恭被封为门神。

说这句话的人,我认为很尊重历史,不像某些喷子,整天喊着,三英战吕布,单挑八虎骑和李元霸单挑十八路诸侯,稍微了解一下三国和隋唐史的人都知道这是假的。

先说吕布和关圣帝君,吕布生平就三大战绩,阵前单挑胜郭汜杀不掉,战张燕带几十人冲破一万人阵,也仅仅只是破阵,至于辕门射戟是箭术,吕布三国第一箭神这点毋庸置疑,但这类战绩,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和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有挡者相提并论?都是冲入万军丛中,吕布只是破阵,关圣帝君是斩将而归,至于打郭汜,阵前单挑和入阵单挑有可比性?而统兵才能,吕布无谋,关圣帝君绝北道战略上成功阻挡五路大军支援曹仁,后襄樊之战威震华夏。

再说李元霸和秦琼李元霸是李渊小儿子,但史书记载,李渊就没有这个二字,要说名字相仿的,只有李玄霸,但早年夭折,这样一个人物,天知道他牛逼不牛逼,但秦琼在隋唐战场上多次入阵,冲阵,破阵,同样号称可于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既定隋唐超一流将领地位,同时秦琼以关圣帝君还有相同之处,忠义无双!


龍11914785

李玄霸(599年—614年),嬴姓李氏,字大德[1],唐高祖第三子[2],唐太宗同母弟,母窦氏,陇西成纪人。[3]李玄霸自幼辩惠。隋十年(614年),李玄霸去世,年仅十六岁,无子,唐高祖以李世民长孙氏次子李泰为嗣子,并加封李泰魏王

也就是说他们两个人本就不是一个年代的人,又怎么会双方发生战斗呢?

不过你既然问了这个问题,那我们就假设一下吕布和李玄霸都在一个时代,相遇干了一仗!那么谁更厉害呢?

其实历史上李元霸,即李玄霸,早死,年仅十六岁便死了,和李元霸一样年轻,但是是病死,李元霸应该是小说《说唐全传》虚构出来的一个猛人。

而真实的李玄霸记载十分少,史书上的评价是“自幼辩慧”,发展方向不会是猛将。而吕布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有其事,史书上说,吕布擅长骑射,膂力过人,被称为“飞将”,并且记载有多次单挑取胜(当然,不包括三英战吕布这种演义),比如长安城北打败郭汜。在其投靠袁绍的时候,曾经带着手下数十人冲入张燕万军之中,有时一天去三四次,每次都能带着首级回来。后来吕布出逃避免袁绍杀害,袁绍下令追杀却没有士兵敢上前,足见其威名。吕布的用兵之术也颇有可道,毕竟在陈宫的辅佐下打败了东汉末年第一流的曹操。另外,吕布辕门射戟是真实故事,足以见证他的弓术精湛。此外《曹瞒传》里有句经典评价“吕布骁勇,且有骏马,时人为之语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综上,虽然是不同类型的人物,还是立见高下。如果硬是要比较小说人物,毫无疑问是李元霸秒杀吕布,吕布再强也是被勒死了的凡人,李元霸大鹏金翅下凡,大鹏金翅在佛教里边是神啊,天天吃几百条龙,最后要被雷劈死……没得比,不是一个等级

沐辰川

这个问题,则是要分正史和演义



真实故事和虚假故事

在现代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对于了解历史大部分人来说,可以分为几个渠道,第一个渠道就是看史书,其中的书就是历朝历代所记载的书籍,这就是史书,最为出名的则就是号称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史记则是诸史之首,又因为是私自修著,从某些意义来定义,则是野史

还有一个渠道,则是小说以及影视,其中小说以及影视,首推三国演义和隋唐英雄传,其中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绎,是由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根据历代的传说,和自己虚构的小说

隋唐英雄传原名又称说唐,清代长篇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共68回,简称《说唐》。后与《说唐后传》、《说唐三传》合刻,改名《说唐全传》。


其中说起三国演义的猛将,亦有排行榜

一吕二马三典韦, 四关五赵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 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 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 打末邓艾和姜维。

在三国演义里,温侯吕布当之无愧是猛将之首



手使方天画戟,虎牢关力战三英,一战成名,从此之后且战且神,天下无敌

而说唐的猛将则是亦有四绝四猛十三杰之说

(因为说唐当中混杂了很多,最后则演变成为四猛四绝十三杰之说)

而其中最为出名的则是,十三杰第一杰当中的,西府赵王的李元霸



在《说唐》中是天下第一条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之首。天下无敌。两臂四象不过之力。使一对铁锤,重八百斤。坐骑“万里云”,日行一万,夜走八千。隋唐第一好汉

然而以上都是出自“小说”是虚构的


在正史当中,吕布并无展露太多武艺,其中仅有单挑郭汜,算是三国当中为数不多的单挑记载,其中两方皆为不凡之人,吕布则有鸠虎之勇,而郭汜则是西凉军队的大将

吕布的近战只能说不凡,但并无资本冠冕第一

而西府赵王李元霸则是真正的虚构,历史上并无其人和事迹,只存在小说当中的人物

非要探究,历史上的李渊确实有一子名为李玄霸,在满清时期因为避讳康熙的名讳,玄华

将李玄霸的玄改为元,李元霸,而小说里的李元霸的名讳,确实有借鉴之嫌

而历史上的李玄霸,则是早夭之人,年仅十六便已经去世


以上两人,一人并无冠盖群雄的实力,而一人则是小说虚构,历史当中本是无为早夭之人

那谁在这两个时代有能天下无敌的实力呢?

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在三国志当中明确记载,关羽在白马战役中,在万军之中斩杀了敌军大将颜良,并且袁绍的诸位将领都没能阻挡关羽安全回归

  孔融:“颜良、文丑,勇冠三军。”

  荀彧:“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擒也。”

  沮授:“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

  颜之推:“齐有颜涿聚,赵有颜最,汉末有颜良,宋有颜延之,并处将军之任,竟以颠覆

而颜良的评价,则是极其武勇,勇冠三军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评价,却被关羽在万军当中斩杀

而自三国后的晋朝,南北朝以及之后的朝代,武将都会自比关羽的武勇,而夸赞武将的武勇,都会以关羽比之


从须陀进击李密于荥阳,军败,须陀死之,叔宝以余众附裴仁基。会仁基以武牢降于李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化及大战于黎阳童山,为流矢所中,堕马闷绝。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唯叔宝独捍卫之,密遂获免。叔宝又收兵与之力战,化及乃退。后密败,又为王世充所得,署龙骧大将军。



在旧唐书当中,明确的记载了,李密战败逃窜的时候,被箭射中从马背上摔下,身边侍从都逃走,正逢追兵到来,唯独只有秦琼保卫李密,才让李密幸免于难

寻授秦王右三统

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

阵,前无坚对。积赐金帛以千万计,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

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

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

而在新唐书当中记载,只要敌方有武勇的将领炫耀的时候,李世民都会让秦琼去诛杀敌将,打压敌方的士气,而秦琼也不负众望在万军当中,斩杀敌方的将领,而秦琼也为此很自负

从以上记载,关羽和秦琼都有在万军中斩杀敌方将领的记载,可谓是武勇冠群雄的典范,自然会被人来对比


而所谓的关公战秦琼,则是出自民间,编排韩复榘,以此来笑话韩复榘的智商

一日,韩主席闲极无聊,于是召唤名铁嘴前来,“来段快书!”

说书人不敢怠慢,“韩主席您今儿个想听哪一段?”

“那个~~~给俺来个关老爷战秦琼!”

“这~~这俩伙计差了四百年哪!”

“俺就是要听,你讲不讲?”

“讲……讲!”....

其中的内容核心,就是闲的没事做,两个字就是“无聊”

是的极其“无聊”说关公战秦琼这个话题的人也“无聊”

而我这个“无聊”的人也可以为此洋洋洒洒的写一堆“无聊”的内容


筱谈天下

因为演义小说与历史不同,而且最强的未必是名气最大的。



先说吕布,三国演义中巅峰期的吕布确实可以傲世天下,虎牢关前一人独战关羽张飞两大超一流猛将,可谓举世无双,直接奠定了三国第一武将的地位。

而西府赵王李元霸更是杀神的化身,说唐全传中说他是大鹏金翅鸟临凡,一对大锤八百斤重,双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曾经一招击败天下第二的宇文成都,三锤打跑天下第三的裴元庆,一个人杀得八十万联军几乎全军覆没……这…我都想骂人了,太夸张了吧。


但是这仅仅是小说的描写,实际的历史上李元霸是不存在的,倒是李渊的三子李玄霸据说是他的原型,不过夭折了;吕布倒是汉末的军阀之一,号称飞将,陈寿也评价他有虓虎之勇。不过秦琼在隋唐年间的历史上一向以勇武著称,能和他并驾齐驱的只有尉迟敬德一人,而关羽历史上号称万人敌,也只有张飞可以与之齐名。


从声望和民间威信来看,秦琼和关羽是要胜过尉迟恭和张飞的,所以自然而然,两个朝代的代表武将就变成了秦叔宝和关云长。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时常会将那些隔世空的武将对比叫做关公战秦琼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