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三國第一猛將,李元霸隋唐第一好漢,為什麼只聽說過關公戰秦瓊,卻沒聽說過呂布戰李元霸?

紂王在壞終是王

這個問題很沒水準,呂布和李元霸是在小說中天下無敵,而關聖帝君的確正史三國第一武將,而秦瓊在隋唐時期也是以勇武著稱,以尉遲恭被封為門神。

說這句話的人,我認為很尊重歷史,不像某些噴子,整天喊著,三英戰呂布,單挑八虎騎和李元霸單挑十八路諸侯,稍微瞭解一下三國和隋唐史的人都知道這是假的。

先說呂布和關聖帝君,呂布生平就三大戰績,陣前單挑勝郭汜殺不掉,戰張燕帶幾十人衝破一萬人陣,也僅僅只是破陣,至於轅門射戟是箭術,呂布三國第一箭神這點毋庸置疑,但這類戰績,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和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有擋者相提並論?都是衝入萬軍叢中,呂布只是破陣,關聖帝君是斬將而歸,至於打郭汜,陣前單挑和入陣單挑有可比性?而統兵才能,呂布無謀,關聖帝君絕北道戰略上成功阻擋五路大軍支援曹仁,後襄樊之戰威震華夏。

再說李元霸和秦瓊李元霸是李淵小兒子,但史書記載,李淵就沒有這個二字,要說名字相仿的,只有李玄霸,但早年夭折,這樣一個人物,天知道他牛逼不牛逼,但秦瓊在隋唐戰場上多次入陣,衝陣,破陣,同樣號稱可於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既定隋唐超一流將領地位,同時秦瓊以關聖帝君還有相同之處,忠義無雙!


龍11914785

李玄霸(599年—614年),嬴姓李氏,字大德[1],唐高祖第三子[2],唐太宗同母弟,母竇氏,隴西成紀人。[3]李玄霸自幼辯惠。隋十年(614年),李玄霸去世,年僅十六歲,無子,唐高祖以李世民長孫氏次子李泰為嗣子,並加封李泰魏王

也就是說他們兩個人本就不是一個年代的人,又怎麼會雙方發生戰鬥呢?

不過你既然問了這個問題,那我們就假設一下呂布和李玄霸都在一個時代,相遇幹了一仗!那麼誰更厲害呢?

其實歷史上李元霸,即李玄霸,早死,年僅十六歲便死了,和李元霸一樣年輕,但是是病死,李元霸應該是小說《說唐全傳》虛構出來的一個猛人。

而真實的李玄霸記載十分少,史書上的評價是“自幼辯慧”,發展方向不會是猛將。而呂布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有其事,史書上說,呂布擅長騎射,膂力過人,被稱為“飛將”,並且記載有多次單挑取勝(當然,不包括三英戰呂布這種演義),比如長安城北打敗郭汜。在其投靠袁紹的時候,曾經帶著手下數十人衝入張燕萬軍之中,有時一天去三四次,每次都能帶著首級回來。後來呂布出逃避免袁紹殺害,袁紹下令追殺卻沒有士兵敢上前,足見其威名。呂布的用兵之術也頗有可道,畢竟在陳宮的輔佐下打敗了東漢末年第一流的曹操。另外,呂布轅門射戟是真實故事,足以見證他的弓術精湛。此外《曹瞞傳》裡有句經典評價“呂布驍勇,且有駿馬,時人為之語曰‘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綜上,雖然是不同類型的人物,還是立見高下。如果硬是要比較小說人物,毫無疑問是李元霸秒殺呂布,呂布再強也是被勒死了的凡人,李元霸大鵬金翅下凡,大鵬金翅在佛教裡邊是神啊,天天吃幾百條龍,最後要被雷劈死……沒得比,不是一個等級

沐辰川

這個問題,則是要分正史和演義



真實故事和虛假故事

在現代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對於瞭解歷史大部分人來說,可以分為幾個渠道,第一個渠道就是看史書,其中的書就是歷朝歷代所記載的書籍,這就是史書,最為出名的則就是號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史記則是諸史之首,又因為是私自修著,從某些意義來定義,則是野史

還有一個渠道,則是小說以及影視,其中小說以及影視,首推三國演義和隋唐英雄傳,其中三國演義又名三國志通俗演繹,是由元末明初人,羅貫中根據歷代的傳說,和自己虛構的小說

隋唐英雄傳原名又稱說唐,清代長篇章回體英雄傳奇小說,共68回,簡稱《說唐》。後與《說唐後傳》、《說唐三傳》合刻,改名《說唐全傳》。


其中說起三國演義的猛將,亦有排行榜

一呂二馬三典韋, 四關五趙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 二張徐龐甘周魏, 槍神張繡和文顏, 雖勇無奈命太悲, 三國二十四名將, 打末鄧艾和姜維。

在三國演義裡,溫侯呂布當之無愧是猛將之首



手使方天畫戟,虎牢關力戰三英,一戰成名,從此之後且戰且神,天下無敵

而說唐的猛將則是亦有四絕四猛十三傑之說

(因為說唐當中混雜了很多,最後則演變成為四猛四絕十三傑之說)

而其中最為出名的則是,十三傑第一傑當中的,西府趙王的李元霸



在《說唐》中是天下第一條好漢,隋唐十八好漢之首。天下無敵。兩臂四象不過之力。使一對鐵錘,重八百斤。坐騎“萬里雲”,日行一萬,夜走八千。隋唐第一好漢

然而以上都是出自“小說”是虛構的


在正史當中,呂布並無展露太多武藝,其中僅有單挑郭汜,算是三國當中為數不多的單挑記載,其中兩方皆為不凡之人,呂布則有鳩虎之勇,而郭汜則是西涼軍隊的大將

呂布的近戰只能說不凡,但並無資本冠冕第一

而西府趙王李元霸則是真正的虛構,歷史上並無其人和事蹟,只存在小說當中的人物

非要探究,歷史上的李淵確實有一子名為李玄霸,在滿清時期因為避諱康熙的名諱,玄華

將李玄霸的玄改為元,李元霸,而小說裡的李元霸的名諱,確實有借鑑之嫌

而歷史上的李玄霸,則是早夭之人,年僅十六便已經去世


以上兩人,一人並無冠蓋群雄的實力,而一人則是小說虛構,歷史當中本是無為早夭之人

那誰在這兩個時代有能天下無敵的實力呢?

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在三國志當中明確記載,關羽在白馬戰役中,在萬軍之中斬殺了敵軍大將顏良,並且袁紹的諸位將領都沒能阻擋關羽安全迴歸

  孔融:“顏良、文丑,勇冠三軍。”

  荀彧:“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擒也。”

  沮授:“良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

  顏之推:“齊有顏涿聚,趙有顏最,漢末有顏良,宋有顏延之,並處將軍之任,竟以顛覆

而顏良的評價,則是極其武勇,勇冠三軍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評價,卻被關羽在萬軍當中斬殺

而自三國後的晉朝,南北朝以及之後的朝代,武將都會自比關羽的武勇,而誇讚武將的武勇,都會以關羽比之


從須陀進擊李密於滎陽,軍敗,須陀死之,叔寶以餘眾附裴仁基。會仁基以武牢降於李密,密得叔寶大喜,以為帳內驃騎,待之甚厚。密與化及大戰於黎陽童山,為流矢所中,墮馬悶絕。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唯叔寶獨捍衛之,密遂獲免。叔寶又收兵與之力戰,化及乃退。後密敗,又為王世充所得,署龍驤大將軍。



在舊唐書當中,明確的記載了,李密戰敗逃竄的時候,被箭射中從馬背上摔下,身邊侍從都逃走,正逢追兵到來,唯獨只有秦瓊保衛李密,才讓李密倖免於難

尋授秦王右三統

軍,走宋金剛於介休,拜上柱國。從討世充、建德、黑闥三盜,未嘗不身先鋒鏖

陣,前無堅對。積賜金帛以千萬計,進封翼國公。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

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及

平隱、巢,功拜左武衛大將軍,實封七百戶。

而在新唐書當中記載,只要敵方有武勇的將領炫耀的時候,李世民都會讓秦瓊去誅殺敵將,打壓敵方的士氣,而秦瓊也不負眾望在萬軍當中,斬殺敵方的將領,而秦瓊也為此很自負

從以上記載,關羽和秦瓊都有在萬軍中斬殺敵方將領的記載,可謂是武勇冠群雄的典範,自然會被人來對比


而所謂的關公戰秦瓊,則是出自民間,編排韓復榘,以此來笑話韓復榘的智商

一日,韓主席閒極無聊,於是召喚名鐵嘴前來,“來段快書!”

說書人不敢怠慢,“韓主席您今兒個想聽哪一段?”

“那個~~~給俺來個關老爺戰秦瓊!”

“這~~這倆夥計差了四百年哪!”

“俺就是要聽,你講不講?”

“講……講!”....

其中的內容核心,就是閒的沒事做,兩個字就是“無聊”

是的極其“無聊”說關公戰秦瓊這個話題的人也“無聊”

而我這個“無聊”的人也可以為此洋洋灑灑的寫一堆“無聊”的內容


筱談天下

因為演義小說與歷史不同,而且最強的未必是名氣最大的。



先說呂布,三國演義中巔峰期的呂布確實可以傲世天下,虎牢關前一人獨戰關羽張飛兩大超一流猛將,可謂舉世無雙,直接奠定了三國第一武將的地位。

而西府趙王李元霸更是殺神的化身,說唐全傳中說他是大鵬金翅鳥臨凡,一對大錘八百斤重,雙臂有四象不過之力。曾經一招擊敗天下第二的宇文成都,三錘打跑天下第三的裴元慶,一個人殺得八十萬聯軍幾乎全軍覆沒……這…我都想罵人了,太誇張了吧。


但是這僅僅是小說的描寫,實際的歷史上李元霸是不存在的,倒是李淵的三子李玄霸據說是他的原型,不過夭折了;呂布倒是漢末的軍閥之一,號稱飛將,陳壽也評價他有虓虎之勇。不過秦瓊在隋唐年間的歷史上一向以勇武著稱,能和他並駕齊驅的只有尉遲敬德一人,而關羽歷史上號稱萬人敵,也只有張飛可以與之齊名。


從聲望和民間威信來看,秦瓊和關羽是要勝過尉遲恭和張飛的,所以自然而然,兩個朝代的代表武將就變成了秦叔寶和關雲長。

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時常會將那些隔世空的武將對比叫做關公戰秦瓊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