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會變遷——四處流浪的河北省會

河北的近現代史,幾乎是一部“省會變遷史”——若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段歷史,那就是“顛沛流離”。若從民國時間省會變遷算起,到1968年石家莊成為省會,這55年時間裡,河北省省會竟然變動了11次之次。若算上抗日戰爭期間的“臨時性省會”,那就遠不止這個數字可以概括了。

河北省會變遷——四處流浪的河北省會

1.清順治十六年— 雍正七年(1659 —1729 年),直隸省巡撫駐大名府(今大名縣)

1729 年保定直隸總督署竣工後,“省會”遷往保定。

2.清雍正七年—民國二年(1729—1913年),直隸總督、巡撫均設於保定。

1870—1902 年,夏季在天津辦公,到1913 年,直隸正式遷至天津。

3.1928 年10 月,國民政府改河北省為直隸省,並將省會定在北平。

1928年6月,當時的政府決定,改直隸省為河北省,以天津城及附近地區設置天津特別市,同年10月,河北省省會遷往北平,兩年後(1930年10月)又遷回天津。

4.1930 年10 月,河北省政府從北平遷至天津辦公。

5.1935 年6 月,河北省政府從天津遷至保定辦公。

隨著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抗日戰爭的開始、解放戰爭的進行,當時的省政府如風雨飄搖中的一葉小舟,不斷的變換地點,還曾一度流落到陝西。

6.1945 年11 月,抗戰結束後初期,河北省省會設在北平。

7.1946 年7 月,河北省政府機構從北平遷回到保定,保定重新成為省會。

8.1947 年11 月,內戰期間,河北省會從保定又遷回到北平。

9.1949 年7 月,中央人民政府定河北省會為保定,河北省人民政府隨即於8月成立。

1949年7月,華北地區大部解放,河北境內解放區連成一片。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推進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及支援全國的解放戰爭,中共中央決定恢復河北省建制,隨後,華北人民政府決定,撤銷原各根據地性質的區劃,恢復河北省建制,省會駐保定。

10.1958 年2 月, 河北、天津行政合併,省會由保定遷往天津。

1958年2月, 河北、天津行政合併,省會由保定遷往天津。當時,“大躍進”的狂濤席捲中國大地,搬遷委員會指出:(河北省)僅依靠中央調撥和我省現有工業,不能解決生產大躍進的需要,有天津這樣一個大工業城市作為依託大有好處,農業躍進,工業也要躍進。基於此,河北省省會由保定市遷往天津市。

11.1966 年5 月,冀、津利益矛盾重重,保定又一次成為河北省會。

1966年,美國擴大了侵略越南的戰爭,並把侵略矛頭指向我國;同時,中蘇關係惡化,戰爭危險加劇。天津市地處沿海,是國防第一線,一旦打起仗來,天津將有可能成為主戰場,這樣不利於省委、省人委更好地掌握全局,指揮作戰。鑑於此,省會牽制保定。

12.1968 年2 月,河北省革委會在石家莊成立,石家莊成為河北省新省會,並延續至今。

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市後不久,便開始了“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省人委被非法奪權,河北省地方政權進人了無政府狀態。1968年1月,北京軍區在北京召開河北省革命委員會籌備會議。會議認為“石家莊市的文化大革命走在全省的前頭,工人階級隊伍比較堅強,又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可以形成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建議河北省省會由保定市遷至石家莊市。2月3日,河北省革委會在石家莊成立,石家莊遂成為河北省新省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