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三武一祖一宗五次“法難”,究竟為何發起滅佛運動?

佛教自漢代從古印度傳入中國,歷經各代,飽經滄桑,在中國的歷史上已經存在了了兩千多年,但在這兩千多個春秋裡,佛教曾經歷了三武一祖一宗一共五次最嚴重的浩劫——“毀滅佛法”事件。這些事件因其影響巨大,後果慘重,世稱“滅佛”,教內一般稱為“法難”、“佛難”。

翻開中國的古代史,重大的滅佛事件共有五次,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高祖、唐武宗和後周世宗五位帝王執政時期,史稱“三武一祖一宗”滅佛事件,但對打擊無論有多大,佛教總是能夠像小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打擊過後的佛教過不久又再次發展起來。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五次滅佛運動,也就是佛教歷史上所謂的五次“法難”。

第一位: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中國古代三武一祖一宗五次“法難”,究竟為何發起滅佛運動?​南北朝時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親率鐵騎踏平四國,一統北方,當時佛法廣傳,很多人出家修行,為了解決國家的兵源問題,他下詔令全國各地的僧侶還俗,後又以佛法搞“迷信活動”為由,下詔驅逐僧侶。公元446年,在重臣崔浩的進言下,發出了最嚴厲的滅佛詔:擊破焚燒佛像及佛經,拆毀寺院,活埋僧侶,當時篤信佛法的太子再三上表勸諫,拖延了詔書的頒佈,一些僧人得以逃脫。不幾日,便開始砸佛塔、毀佛像、燒佛經、殺僧尼……舉國上下,風聲鶴唳。

然452年文成帝繼位後,即挽回祖父的錯誤,為了穩定朝堂,安定人心,再興佛法,雲岡石窟就是他下詔建造的。

第二位:北周武帝宇文邕
中國古代三武一祖一宗五次“法難”,究竟為何發起滅佛運動?​南北朝末期,北周武帝宇文邕神勇英武,公元575年親征北齊,再次統一北方,出於政治需要,他下令滅佛,此次詔令後,佛、道齊滅,毀佛道經書、塑像,令和尚道士還俗,滅北齊後,又在原北齊境內禁佛、道二教,奪寺4萬所為宅第,焚燬佛跡,強迫300萬僧尼還俗,使北方佛法幾乎滅跡。

然而,事與願違,武帝在次年六月北伐突厥時,大軍齊至,氣勢恢宏,準備消除外患,統一天下卻時暴病而亡,繼位的君主昏庸無能,只知吃喝玩樂,無力繼續武帝時的滅佛策略,此次滅佛不了了之。

第三位:唐高祖李淵
中國古代三武一祖一宗五次“法難”,究竟為何發起滅佛運動?​隋末戰亂,公元618年李淵取代隋朝建立了唐朝,由於李淵信奉道教,尊奉老子,626年,太史令傅奕七次奏本滅佛,言詞激切,李淵不顧絕大多數臣子的反對,五月下詔書:“京城留寺三所觀二所,其餘天下諸州各留一所”,其它寺廟、道觀拆毀,只供養精進的佛、道家弟子,其他都令還俗,當時唐朝只有300多個州府,而全國5000多所寺廟、50萬僧尼、近百佛洞石窟,這意味著九成以上的寺廟被毀,46萬僧尼被勒令還俗。

然而,六月份就發生了玄武門事變,李世民親政,該詔書沒能執行徹底,此次滅佛規模較小。繼位的唐太宗李世民海納百川,氣度恢弘,迎來了各邦文明、信仰在大唐交融,在唐初就把經濟、文化發展到了世界的巔峰。

第四位:唐武宗李炎
中國古代三武一祖一宗五次“法難”,究竟為何發起滅佛運動?​唐武宗李炎信仰道教,26歲時登基,會昌五年八月,在深入清查後,開始大毀佛寺,詔書明令拆除寺廟4,600餘所,小寺院4萬餘所,佛經大量被焚,佛像燒熔鑄錢,強令26萬多僧尼還俗,外來的回教、祆教、摩尼教、景教、回紇教等也一同遭難,相應寺院被拆,京城女摩尼70人無所棲身,自盡;回紇教徒多半死於被驅逐的途中……史稱會昌滅佛。

然而不幸的是,武宗次年猝死,繼位的皇帝受他人擺弄,武宗的滅佛又無疾而終。

第五位:後周世宗柴榮
中國古代三武一祖一宗五次“法難”,究竟為何發起滅佛運動?

雄才大略,被譽為五代時第一明君的後周世宗的柴榮,全面改革,開疆擴土,戰無不勝,柴榮繼位的第二年,955年五月,下詔大毀佛寺,境內佛法寺廟,除了有皇帝題字的可保留外,每縣只留一寺,其它盡毀,全國共拆廟30360所,毀佛像鑄錢,近百萬僧尼被逼還俗。

同樣的,周世宗柴榮由於早起,年幼的兒子無力掌控朝政,被趙匡胤陳橋兵變奪取政權,為了穩定證券,此次滅佛運動再次被取消。

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五次大規模的滅佛事件,具體原因早已不為人知,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當時的寺廟佔有了大量的人口、土地、財富,掌權者出於政治目的,為了天下,只能夠向掌握了大量資源的佛教寺廟出手以獲取資源,因為這樣野蠻的奪取引起了社會混亂,不可持久,所以後繼的掌權者不得不廢除滅佛運動,以此來安定人心,穩定朝堂,所以佛教自然而然的就能後春風吹又生,死灰復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