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为什么成为屠宰场的万人坑?

新三板为什么成为屠宰场的万人坑?

看到一篇关于九鼎集团的文章,大致的内容就是九鼎的几位大佬的自爆赚钱内幕:价差是盈利的核心,赚钱的根本就是找到下一位接盘侠,要知道九鼎集团曾是新三板的标志性企业。说道新三板,其实近年来新三板的问题层出不穷,朋友们,你们知道新三板投资有多坑吗?

新三板上的公司多数是穷屌丝,流动率低销货又困难,如今新三板1万多家里面,白富美公司有10%已经是很乐观了,而剩下90%的备胎多数是为了钱而上板的。可惜的是监管给散户拉了一条500万的进场线,韭菜不能进场,所以着急死穷屌丝们。所以呀屌丝们就想:既然场内不能收割,那我就场外收割吧。

新三板为什么成为屠宰场的万人坑?

这里插个小插曲说说场外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属于我们的场内市场,是严格的标准化市场,而场外市场制度不完善加之混乱,通过恶意炒作、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获取不正当收益,一旦这些交易出现崩盘现象,可能导致投资者出现大幅亏损

我们接着讲段子,屌丝为了场外割韭菜,就找来中介,给点小费,将屌丝包装成高富帅,然后就开始各种路演,用化妆后的高富帅来吸引投资人,满嘴的估值和股价,但是决口不提业绩和风险。例如“6元每股,50万起投,不限售,两个月翻一倍”、“大股东增发300万股,只给50万出售,抓紧投入”。实际呢,这家公司,上板已经连续亏损了两年,股价都低于发行价了,成交也是冷冷清清。

总结来说新三板就是融不到资,没有流动性,没有交易量,毫无监管。虽说有1万多家,但是大多数是僵尸股,还要花成本维护,很多企业也撤销挂牌新三板了,最奇葩的是炒作新三板“股价”,还散卖股份给散户的,清空卖完就移民跑路。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真的等你进场时,只不过会沦为别人的接盘侠,新三板的风险远远大于主板,流动性有极差,优质的原始股少之又少如果不小心这家公司破产了,可能就血本无归了。

在说说新三板的定增风险就更大了。目前作市的案例是定增的7、8折拿到券,然后转手用定增价出手。稳赚其中的差价:

  1. 定增的资金量大,不方便长期投资,会增加机会成本

  2. 最好赚的时候已经被别人赚了

  3. 你要找到下一个接盘侠

  4. 新三板的风险远远大于主板,如果不小心这家公司破产了,可能就血本无归了。

讲完段子,给大家来点真是案例:记得2015年的那个春年,当时如果不聊点新三板,感觉不像做金融的。一时间,新三板基金便成为不少人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那些个无法直接参与一级市场的个人投资者,顺势跟风涌入,以期借新三板基金分得一杯羹。当时的新三板被传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就在这样的全民热潮中,一个又一个投资于新三板的产品诞生了,无数个投资人被资管公司和营销机构彻底洗脑,抛弃了当年8%-10%固定收益的信托产品,华丽的转身进入这个股权暴富的漩涡中。当时我朋友参与了一款新三板产品,该产品净值从1.0跌倒0.9,0.8,0.7,0.6,然后到最近的0.5,最后止损出局。去年以来,新三板维权事件也在追日增加,大家且行且珍惜。

新三板为什么成为屠宰场的万人坑?

上面说的是投资小白的案例,其实即使是顶级投资人也踩过新三板的坑。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中科招商。记得2015年4月10日新三板挂牌首日,一年后市值曾突破2300亿元。但是到17年摘牌只是,股价仅为0.77,市值从最高点一路狂泄至83.38亿元,市值缩水超过96%。“中科招商之战”堪称一战的凡尔登绞肉机,而受伤最为惨重的,就是那些昔日大手笔参与中科招商百亿定增的投资者。其中王亚伟旗下的外贸信托-昀沣2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是中科招商的第十大股东,持股2777万股,按照18元/股的定增价已浮亏74.33%,亏损3.71亿元。

所以要投资新三板,长点心吧,不要被坑的只剩下内裤,还是5块钱一条的那种!

金斧子财富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