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越發明白,不是人玩珠子,是珠子在玩我們

前段時間網上熱炒一個梗,油膩的中年人兩大標配,珠子和保溫杯,然後有許多玩家都紛紛反擊,說我們哪裡油膩了,還很年輕呢。說完又狠狠的往杯子里加了把枸杞。

人到中年,越發明白,不是人玩珠子,是珠子在玩我們

還有人說“長大了的標誌就是不用媽媽提醒就自己穿上了秋褲”,想想前幾天清明節那一場寒流還真是應了這句話。年輕的時候,三九天再冷也不穿秋褲,那時候不光是為了美,而是真心不覺得冷,原因可能就是年輕,血液流通的速度快,而長大之後,因為血脂變高,血管也開始變狹窄,也開始需要秋褲來抵擋寒風了。所以做秋褲確實是一門好生意,可以源源不斷的把秋褲賣出去。

人到中年,越發明白,不是人玩珠子,是珠子在玩我們

除了秋褲,我們也會發現,一個人的口味也會從年輕到中年發生的轉變,年輕的時候必須要喝冰鎮的汽水飲料,再涼也不怕,後來開始喝沒有任何滋味的水,然後再開始喝起各種茶,再熱的天氣,一口熱茶也能喝得怡然自樂。

那麼這種體現,我們還可以從酒上面來找到,年輕人喜歡喝啤酒,到了中年開始喜歡喝紅酒,到老了換成白酒,這種隨著年齡的增長,自身閱歷的加厚,一個人的眼光和品味都會發生變化。

人到中年,越發明白,不是人玩珠子,是珠子在玩我們

就像李宗盛那首歌,“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其實山從來都沒有變,是等著我們去翻越它。由此可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是我們選擇了文玩,而是文玩選擇了我們,所以別擔心,今天嘲笑你油膩的人,將來只會比你更加油膩。

就像你不用擔心,秋褲沒有人買,茶味沒有人品,白酒沒有人喝一樣,文玩也是不會斷了根。

那麼我們再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文玩的受眾群體為什麼不在年輕人裡?

人到中年,越發明白,不是人玩珠子,是珠子在玩我們

首先玩文玩得是有點錢,有點閒的人,年輕人往往還處於剛剛踏入社會的階段,建立自己的生活需要大量的財力和精力。所以年輕人在這個階段即使喜歡文玩也會因為自身的種種條件限制,而無法親近文玩。只有等他們事業和家庭都穩定了之後,他們才會去找一些新的玩意做為精神寄託。

人到中年,越發明白,不是人玩珠子,是珠子在玩我們

其次,玩文玩的人往往都是那種歲月靜好的生活,比較安逸自在,在他們眼裡看年輕人還是有些心浮氣躁,不能靜下心來,過去無論是皇上還是臣子身上往往都有一些玉石配飾,目的就是讓你的姿態端正,從行為舉止上限制身體的活動範圍,以達到規範。而這正好與年輕人的特點相違背,他們好動,而活力四射,所以文玩也不太適合他們。只有等他們能夠日漸成熟之後,才會逐漸的向文玩靠近。

人到中年,越發明白,不是人玩珠子,是珠子在玩我們

再次,文玩的審美需要一定的閱歷沉澱之後才會厚積薄發出來,以自在哥為例年輕的時候,和現在的審美就在兩個次元,那時候往往突出個性,越豔麗越花哨越是愛,受不了古板和素淨,各種一切老物件本能的排斥,喜歡新物件上閃著亮晶晶的光輝。而現在則對新的東西完全無感,甚至電子產品都不追新,手機都用了兩年,剛剛換了塊電池,估計還能再用上一年半載,你以為這就是哥的戀舊嗎?不,是沒錢換手機,哥的錢都用來買珠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