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6000如何理財?30歲之前這麼理財年收入多十萬

對於工薪族來說,收入來源單一是風險,漲薪遇到天花板是必然。

月薪6000如何理財?30歲之前這麼理財年收入多十萬

在每月工資收入有限的情況下,有理財觀念的人往往家庭收入的增速會領先。

1、轉換觀念,培養財商

一提到理財,就有人認為自己的錢太少甚至是月光,沒有多餘的錢理財。

“錢少”不是放棄理財的藉口。理財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省錢,二是賺錢,而其與錢多錢少無關。

舉一個經典例子:

以大城市的白領小A為例,剛畢業薪水每月6000元,沒有存款,每個月固定支出房租2000元,吃飯花銷2000元,購物1000元,其他花銷1000元,月底基本分文不剩。那麼他該如何理財呢?

其實,除了2000元支付的房租,剩下的4000元並非一天花掉,而是在30天中逐漸消耗的。那麼小A其實可以用這部分錢購買貨幣基金或其他的理財產品,然後用信用卡來支付這個月的開銷。下個月發了工資,除了2000元的房租外,剩下的4000元用於歸還上個月的信用卡賬單,並用信用卡繼續支付下個月的各項開銷,這樣一來小張便有了用於理財的第一個4000元,還能說沒財可理嗎?

轉換自己傳統的觀點,培養自己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是理財的第一步。

2、 記錄開支不透支

對於剛剛走進社會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記賬,認清自己的財務現狀:

1) 明確收入:

知道自己有哪些收入渠道,穩定的收入還是可變的收入;

2) 梳理支出:

記錄自己每個月的財務支出,劃分交通、餐飲、娛樂、學習、家庭等類別。這樣既可以減少大手大腳不必要的支出,也能對未來發展進行理性預期;

3) 未來規劃:

理財是無法脫離生活空談的,買房買車、結婚出國等事件都是重要的人生節點,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提前做好規劃,為將來的小目標打下基礎,避免到時候手忙腳亂;

4) 分類管理:

將借記卡分類,穩定日常的收入賬戶作為中心賬戶,以此建立投資行為、支出行為的賬戶;

控制信用卡數量,不做卡奴,信用卡最好不超過3張,多於3張可能會對你的日常還款和信用管理造成負擔,同時記住切勿迷信所謂的“信用卡理財”;

3、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選擇理財產品時,首要做的就是評估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高風險對應著高回報,學會理性投資。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理財產品評級如下:

低風險:銀行儲蓄、銀行理財、國債、保險、貨幣基金等

中等風險:債券型基金、基金定投、股票型基金、信託、P2P理財等

高風險:股票、外匯、期貨、股權類投資等

大多數工薪族是暫無經濟負擔的,沒有房貸與負債,沒有子女和老人要贍養,所以做資產配置規劃的時候可以考慮在留足3-6個月的備用金後,把更多的資產放在相對收益高的產品裡。

目前,工薪族大多以穩健型投資者為主,而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可謂是穩健型投資者的最佳選擇。

那麼固定收益類產品都有哪些呢,對應什麼特徵呢?

1) 銀行儲蓄:

銀行儲蓄是最普通、最為社會熟悉的固定收益產品,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同業存單等。具有安全、流動性較高等特點,除特別品種外沒有任何門檻限制,但是收益率相較而言較低,需要控制這類產品的配置比例。

2) 貨幣基金:

工薪族可以將流動資金或者短期閒置資金投到貨幣資金,來獲得短期收益彌補利息等方面的損失;但以餘額寶為首的互聯網產品經歷了短暫的高增長後,收益逐步下降,已難尋初期的高收益。

3) 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產品多種多樣,一是保證收益類,二是保本浮動收益類,三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類,前兩類又可以歸納為保本類,第三類為非保本類。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在5%左右,其中保本類理財產品的收益大多在4.5%以下,而非保本類理財產品的收益則大多在5.2%以上。

4) 儲蓄型國債:

藉著穩健和相對高收益,並以國家信用作為保障,儲蓄型國債始終有一批忠實追求者。從2017年11月發行的最後兩期儲蓄國債來看,三年期年化收益為3.9%,五年期為4.3%,收益水平屬於中下等。但相比國有大行同期銀行定期存款同樣具備一定的吸引力。不過,和同期的銀行理財產品相比,收益不佔據優勢。

5) P2P理財:

P2P是結合互聯網和傳統信貸業務的一種互聯網金融。一般來講,P2P類產品投資門檻低,適合各類收入人群;同時結合互聯網平臺,操作便利;收益率較高,年化收益率在6%-12%之間。目前p2p行業仍有大量違規操作的平臺,所以投資者一定合規合法、風控措施嚴謹的大平臺。

除此之外,一定要記得投資自己,這將是一大筆無形資產。

你有一份880元紅包待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