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奉献给朋友们关于描写元宵节的诗词,节日快乐!

今天是元宵节,奉献给朋友们关于描写元宵节的诗词,节日快乐!

唐代李商隐

观灯乐行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译文

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 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 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之年元宵盛况, 只得带着羞惭随着老乡去观看迎接紫姑神的庙会。

注释

紫姑:传说中女神的名字。我国的西南方,尤其是湘西地区,民间传说其为厕神,又作子姑,厕姑,茅姑。一说于正月十五那天激愤而死,一说被害于厕,于正月十五那天显灵。人们为记念她,形成了正月十五迎接她的习俗。

今天是元宵节,奉献给朋友们关于描写元宵节的诗词,节日快乐!

宋代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今天是元宵节,奉献给朋友们关于描写元宵节的诗词,节日快乐!

明代王守仁

元 夕二首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译文

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

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

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

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去年的今天还住在京城,元宵节的铜鼓声隐约如滚地的雷响。

月儿依傍着苑楼灯影暗淡,风中传来阁道上来回的马蹄声。

在万里炎荒之地频频回首往事,夜深时听见百姓的笛声使人徒自悲哀。

还记得先朝许多快乐的事情,孝宗皇帝曾经为两宫开禁。

今天是元宵节,奉献给朋友们关于描写元宵节的诗词,节日快乐!

宋代李清照

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译文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今天是元宵节,奉献给朋友们关于描写元宵节的诗词,节日快乐!

宋代周邦彦

解语花·上元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译文

蜡烛在风中燃烧,夜露浸湿了花灯,街市上灯光交相映射。皎洁月光照着屋瓦,淡淡的云层散去,光彩照人的嫦娥飘然欲下。衣裳是多么精致素雅,南国少女个个都细腰如掐。大街小巷箫鼓喧腾,人影攒动,条条路上幽香阵阵。

不由想起当年京城的灯夜,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如同白昼。姑娘们笑盈盈出门游赏,香车上不时有人丢下罗帕。有缘相逢的地方,必是打马相随尘土飞洒。今年的京城想必依旧,只是我旧日的情怀已全衰谢。钟漏轻移时间不早,赶快乘车回去吧,任凭人们去尽情歌舞玩耍。

今天是元宵节,奉献给朋友们关于描写元宵节的诗词,节日快乐!

宋代贺铸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译文

东风初起的京城解除宵禁之时,我伴着看貌如秾李、步生莲花的美人归去。五更的钟声响起,笙歌已散尽,月色皎皎而灯火稀疏。

香烟袅袅,梦魂恢依。天涯寒意散尽,我减下春衣。京城迢递,不知在何处,只望见稀疏冷落的银河下孤雁高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