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月的第一个月圆夜——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从西汉时起,正月十五作为祭祀天神的节日就开始受到重视。

那时这日被称为正月半或月望,隋朝以后被称为元夕或元夜。唐朝末期才被称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随着朝代的更迭,除了祭祀、赏月外,到了现代,又逐步增加了许多节日元素。

这一天人们会点万盏彩灯,燃放焰火和爆竹,猜灯谜,对对联,舞龙,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共庆佳节。

新年首月的第一个月圆夜——元宵节

元宵节燃灯的风俗由来已久,在古代,人们为了驱逐黑暗带来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被赋予了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避邪平安。

在闽南语中灯与丁谐音,燃灯又被衍生出求子添丁,家业兴旺的寓意。

新年首月的第一个月圆夜——元宵节

在佛教中,灯是佛前的供具之一,佛教里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无量寿经》中说‘无量火焰,照耀无极’。

据传说,正月十五是佛祖释迦牟尼佛的神变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佛教都举行盛大的燃灯法会。

在佛教盛行的朝代,如汉代或唐代。

正月十五这天无论是在皇宫里,或是街道上,都要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以示庆贺。

正月十五这几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晚皓月当空,精巧别致、五彩斑斓的灯火点燃,如幻如梦,蔚为壮观。

赏灯成了正月十五的重要节日项目。

新年首月的第一个月圆夜——元宵节

最接地气的当属民间艺术表演:舞龙,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这些民间娱乐节目流传也有上千年的历史。

场面是锣鼓喧天震八方,色彩斑斓缤纷炫目。

尤其是扭秧歌不限制参与者的专业水平,在节日喜庆的氛围下,居民高兴随时都可以加入行列,颇有普天同庆的节日气氛。

新年首月的第一个月圆夜——元宵节

无论哪个朝代,元宵佳节的主题都是以热闹为主。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这是唐朝时期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

新年首月的第一个月圆夜——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些诗词也都描述着元宵佳节的繁华与热闹。

新年首月的第一个月圆夜——元宵节

热闹繁华的元宵节寓示着人们的富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让我们一直传承下去,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