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如何上出文化味儿?

yyluming

这个问题也是问到了点子上。我是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的,这个问题当然有必要回答了。

要说如何上出文化味,首先得说清楚什么是文化味呢?我想文化味应该是一种审美,一种对美的事物的,感觉,向往,一种灵性跳动,一种生机盎然,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状态。那怎么才会有文化味呢?


第一个,当然是讲故事

中华文化五千年,辉煌灿烂,古今中外无数优秀文学作品,灿若星辰,哪一个拿出来没有故事,哪一个背后没有精彩的蕴含,讲语文课的时候,可以别干巴巴的将课本,应该好好的将这些故事作为背景也好,穿插也好,什么神话故事,野史传说,奇闻怪谈,正史笑话,信手拈来,随口就出,让人根本连打瞌睡都不舍得,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因为故事而记住知识,又使得枯燥的课堂变得充满迷人的趣味。比如将《祭侄稿》的时候,我们老师就讲了一系列关于颜真卿如何如何,做官如何,写书法如何的故事,故事引人入胜,课文基本上也就理解透了,记得牢了。

第二个,创新表达

所谓创新表达,这是很有学问的,你读一首诗怎么读很重要,是背书,还是朗诵,还是配乐朗诵,还是演出来,还是拆解成故事,或者谜语,这都很重要了。我以前老是教我们《滕王阁序》的时候,那么长的文章,因为他第一次使用了配乐朗诵的方式,结果印象深刻,听了两三遍就记住了。其中还把王勃“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这一番情形向往的是无比无际了,恨不得自己就是王勃了。创新表达,是符合作品意境的表达,也是拓展的表达,想象力的表达,实在是妙不可言。现在多媒体时代,这个要实现真的很容易,就看教师动不动脑子了。

第三个,知行合一

教学生学与用结合起来,将语文放在一些语境和形象中让学生感受,例如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同学们学习写对联,或者来场现场赛诗会,更甚至让学生回家之后观察一些事物,参与一些活动,再与文学作品链接起来。


第四个、老师要有范,有特质,有魅力,有磁场

老师本身要学会有自己的范,有自己的文化味,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有磁场的老师比如我上课时必定穿布衣或唐装,写字时力求潇洒自在,说话时要妙语连珠,智取幽默。这样的老师肯定能够让很多学生喜欢你,崇拜你,进入爱上你的语文课,将你的文人状态作为自己学习的标杆,那么这时,文化味道也就出来。

第五、激发学生想象力

文化味会不会有,最重要的语境,仪式好而感觉。而其中怎激发它,我认为想象力也至关重要,比如一个汉字,你说这只是个多少笔画,什么读音的字,这是常规的,但你要是结构它,将天文地理,人情世故都融合进去,这个字就活了,就有生命力。再比如一些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你也可以让学生跟着你一起想象回到孔子颠沛流离,周围战乱四起,而孔子带着学生四处游学讲学,阐述圣人思想的历史语境中,这样也就好理解了。激发学生对文化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师的天职,也是语文课能否有文化味的根本之一。


语文老师要“上穷碧落下黄泉”,要“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要“长啸一声三千里,借得黄沙洗剑芒”,还要有名士风流,书生意气。所以做个语文老师不容易,但会很有意思,有个好的语文老师也会很幸运,很幸福。


李艺泓西平王后裔

语文课如何上出"文化味"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在《语文课程标准》当中就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学习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与博大,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是语文的重要使命。可以说,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教育者如何发挥语文本身的文化价值十分重要。我认为应该有如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紧扣课文,寻找文化

在语文课本中,就有许多鲜活的文化。作为教师,既要关注课文的结构、修辞等形式方面的技巧性内容,感悟其中的思想情感,也要善于挖掘其中文化现象。课文中有许多文化想象,下面列举一二。

(1)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构成,理解民俗、走进民俗就走进了中国自身的文化性格。在课文《端午的鸭蛋》中就向我们展示了汪曾祺的家乡高邮的端午风俗。那么学生如何能够体味其中的情感呢?教师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习俗进行认识,认识高邮鸭蛋的特点、意义等。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传统习俗进行感知,或者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例如,当前许多传统节日不受重视,反而"洋节"受欢迎怎么看?



(2)艺术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多种多样的艺术文化,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更展现出中国人的智慧。课文《核舟记》就让我们体会到了传统雕刻的魅力。在这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核雕文化,体会传统艺术的力量。


当然还有许多文化的内容,需要教师去挖掘与提取,让文本绽放出文化的气息。

2.创造情景,体验文化

任何文化的感知不仅仅是文字上的了解,还需要亲身的参与与体验。所以,语文课要上出文化味的关键还是在于让学生真正有着直观感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因此,教师就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适当创造情景,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文化。

例如,在讲中国书法、雕刻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冲击力中感悟艺术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给予学生自我实践机会,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如表演课文经典片段、唱民族歌曲等,让学生在课堂展示。


总之,文化需要互动,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合作与创造。

3.结合生活,本土创生

任何文化的影响都不及学生所长期身处的地方文化影响,因此要让课堂有文化味就要让教学内容适当地切合学校所处地方的文化。将这些本土文化与教学内容进行对比、融合,甚至创新。

例如,在讲到有关艺术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艺术特色进行拓展分析,展现当地人的文化风貌,总结其他艺术与文学的关系。甚至可以融入当地的方言来进行语言修辞、结构等的分析。


4.开拓视野,兼容并包

我想这是对教师本身的要求,一个教师要课堂的文化味,首先自己必须能够接受和吸纳各类文化,有着开阔的视野和胸襟,从而能够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将课文讲得有声有色,让文化迸发生机。

最后,语文本身就是文化,文化在于以"文"化人,其实最终"化"的关键在于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良好的师生互动是上出"文化味"的前提。


游大林林93

语文课要上出文化味儿也不难,做到以下几点:一、知识点要发散链接,能散多远散多远,散到银河系之外都无所谓。 二、难度要深挖,深到学生想的脑壳疼,还止不住要思考,还思考不明白。 三、鼓励学生随意发挥 ,插科打诨、质疑先贤拷问人性只要不骂娘都可以,千万不要上纲上线搞得跟政治站队似的,无聊透顶。四、增加趣味性,图文并茂,段子对子曲子,孔子老子孙子,正史野史外国史,有趣的东西太多了,长大了搞不懂以前的语文课怎么就上成催眠课了,个人以为那些字学生都认识,不认识的下面有拼音有解释,真的没必要读课文。

当然了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要学识渊博见闻广博,要保持讲课的激情,还要保证考试分数,真的不容易。

本人不是老师,但也念过近二十年书了,结合自家孩子(才一年级😂)教育,班门弄斧一下 : 比如学习描述景物的课文的时候,我会给她看世界各地的旅游视频(火山抖音里有的是),然后让她体会文字之美,然后让她闭眼想象一下自己正在那里旅游的情景,把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甚至吃的喝的都想象一遍。。。



学习古诗的时候,教她分析古诗的结构,这样更容易背诵。比如《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当孩子知道这是对比结构以后,两分钟就能背的很熟,然后问她:为什么十指不沾泥反而居大厦呢?看到别人居大厦陶者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呢?陶者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想改变是不是一定能改变呢?你想做陶者还是居大厦者呢?陶者的屋上都没有瓦吗?有没有居大厦的陶者呢?这样的问题可以提很多,孩子会给出好多精彩的答案,对错都无所谓。如果孩子从这首诗里只学到对劳动者的压迫,那就真的太可惜了。


学习古文的时候更好玩了,文中的人物,他的逸闻趣事、喜怒哀乐、豪情的悲情的、他所在的那个时代,都可以讲给孩子听。比如在讲鯀治水患的时候,可以讲鲧的辛劳鲧的理想鲧的失败,也可以联系诺亚方舟,大禹治水等,甚至气候变迁、全球灾难、南极冰化、野外生存等等。最后问问孩子,如果你是舜你会杀鲧吗?不杀鲧如何平息民愤?

总之只要有心,语文课都可以生动有趣。

路过的朋友们给个赞呗😘


菩提无树尘埃无定

对于您的提问,我相信有很多的学生都觉得语文课是十分枯燥乏味的,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出“文化味”呢?

其实,“文化味”也就是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老师和学生们的统一。



在老师方面,首先要定位要准,要知道哪些东西属于语文,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们的教学不能出现泛语文化、超文本话的教学。老师可以在教学中讲述传统文化故事,让学生们看看其了解文化的历史。

其次,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思路清晰,简单明了。语文课的教学是最容易陷入机械化的,容易按照书本固有的程序上课,所以对于老师来讲,要处理好肢解文本、咬文嚼字与一味架空文本进行教化之间的关系,老师们不单单要突出语文“工具性”的一面,还要彰显语文“人文性”的功能。

再者,老师上课过程中要教出语文课独特的魅力所在。在语文课本的编排中,有很多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等地课文,老师们应当从“美”的方面激发学生们的上课激情,不仅生成语文的魅力,还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老师是学生们上课接触的主要对象,自己上课的风格如果能够让学生们喜爱,那么上课的效率以及上课的氛围会变得更好,从而“文化味”更浓。

在语文课欢快的教学氛围之内,要与学生们共同全身心投入,带领学生们共同领会语文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文化美。



而在学生这一方,首先是朗读。朗读对于感受语文的“文化味”是十分重要的。语文课本身就要注重学生们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果没有朗读的话,更没有这些感悟和理解了,那就更不能在语文课上品出“文化味”了。

其次,跟随老师一起去做词句的赏析。语文课上难免要品词析句,这样才会更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除了在课堂上老师所划的词句意外,还可以将学生们认为比较好的词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赏析,这样不仅有利于老师与同学们的互动,还更有利于课堂的氛围改变,不在死气沉沉,这样才能体现出语文真正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课上上出“文化味”是需要两方面的努力,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去学文化,品文化。


贫僧假装有文化

  1. 首先要确认,语文是集各门精华的课程,涉及范围广,包括时事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天文地理、科技、医学、音乐、艺术等众多学科的课程,典故从多、意蕴深厚。它需要我们的教学工作者的发掘、体验、玩味,方能还原历史、再现生活、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没有充盈、丰盛的的积累与沉淀,就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作为谈资与教学。各种历史典故,能啟迪的欲望与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倘若不然,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枯燥无味、如同嚼蜡。有的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有的懒腰哈欠、有的甚至从事其它活动。老师要在学生中树立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形象、成一为种取之尽的源泉,使学生有一种我的学校、我的老师的亲切感。这样文化味、文化氛围也就体现出来了。




江南好36

在我的理解中,语文课本就不是只照着课本讲给学生的,语文拆开来看就是语言和文学,所以教授语文就要从这两个角度出发。 语言,就是与人交流的技巧,列如:《史记》中的滑(gu 三声)稽列传便讲了许多有关此的,要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看文章揣摩人物的心情,在当时环境下讲的什么话,讲这种话有何妙处等等。

而文学,以我之见,了解文化背景(包括诗人的处境,当时的政治背景),理解作者的意图(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不应差太多,(差太多,想必是跑题了)),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以上皆为愚见,若有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