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如何上出文化味兒?

yyluming

這個問題也是問到了點子上。我是語文教育專業畢業的,這個問題當然有必要回答了。

要說如何上出文化味,首先得說清楚什麼是文化味呢?我想文化味應該是一種審美,一種對美的事物的,感覺,嚮往,一種靈性跳動,一種生機盎然,一種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狀態。那怎麼才會有文化味呢?


第一個,當然是講故事

中華文化五千年,輝煌燦爛,古今中外無數優秀文學作品,燦若星辰,哪一個拿出來沒有故事,哪一個背後沒有精彩的蘊含,講語文課的時候,可以別乾巴巴的將課本,應該好好的將這些故事作為背景也好,穿插也好,什麼神話故事,野史傳說,奇聞怪談,正史笑話,信手拈來,隨口就出,讓人根本連打瞌睡都不捨得,這樣既有利於學生理解,因為故事而記住知識,又使得枯燥的課堂變得充滿迷人的趣味。比如將《祭侄稿》的時候,我們老師就講了一系列關於顏真卿如何如何,做官如何,寫書法如何的故事,故事引人入勝,課文基本上也就理解透了,記得牢了。

第二個,創新表達

所謂創新表達,這是很有學問的,你讀一首詩怎麼讀很重要,是背書,還是朗誦,還是配樂朗誦,還是演出來,還是拆解成故事,或者謎語,這都很重要了。我以前老是教我們《滕王閣序》的時候,那麼長的文章,因為他第一次使用了配樂朗誦的方式,結果印象深刻,聽了兩三遍就記住了。其中還把王勃“安得長風巨浪,送來江上才人”這一番情形嚮往的是無比無際了,恨不得自己就是王勃了。創新表達,是符合作品意境的表達,也是拓展的表達,想象力的表達,實在是妙不可言。現在多媒體時代,這個要實現真的很容易,就看教師動不動腦子了。

第三個,知行合一

教學生學與用結合起來,將語文放在一些語境和形象中讓學生感受,例如學習古詩詞,可以讓同學們學習寫對聯,或者來場現場賽詩會,更甚至讓學生回家之後觀察一些事物,參與一些活動,再與文學作品鏈接起來。


第四個、老師要有範,有特質,有魅力,有磁場

老師本身要學會有自己的範,有自己的文化味,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讓自己成為一個有魅力有磁場的老師比如我上課時必定穿布衣或唐裝,寫字時力求瀟灑自在,說話時要妙語連珠,智取幽默。這樣的老師肯定能夠讓很多學生喜歡你,崇拜你,進入愛上你的語文課,將你的文人狀態作為自己學習的標杆,那麼這時,文化味道也就出來。

第五、激發學生想象力

文化味會不會有,最重要的語境,儀式好而感覺。而其中怎激發它,我認為想象力也至關重要,比如一個漢字,你說這只是個多少筆畫,什麼讀音的字,這是常規的,但你要是結構它,將天文地理,人情世故都融合進去,這個字就活了,就有生命力。再比如一些傳統文化儒家思想,你也可以讓學生跟著你一起想象回到孔子顛沛流離,周圍戰亂四起,而孔子帶著學生四處遊學講學,闡述聖人思想的歷史語境中,這樣也就好理解了。激發學生對文化的想象力是語文教師的天職,也是語文課能否有文化味的根本之一。


語文老師要“上窮碧落下黃泉”,要“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更要“長嘯一聲三千里,借得黃沙洗劍芒”,還要有名士風流,書生意氣。所以做個語文老師不容易,但會很有意思,有個好的語文老師也會很幸運,很幸福。


李藝泓西平王后裔

語文課如何上出"文化味"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在《語文課程標準》當中就明確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語文學習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與博大,吸取人類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是語文的重要使命。可以說,語文本身就是文化的載體,教育者如何發揮語文本身的文化價值十分重要。我認為應該有如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緊扣課文,尋找文化

在語文課本中,就有許多鮮活的文化。作為教師,既要關注課文的結構、修辭等形式方面的技巧性內容,感悟其中的思想情感,也要善於挖掘其中文化現象。課文中有許多文化想象,下面列舉一二。

(1)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人類生活的重要構成,理解民俗、走進民俗就走進了中國自身的文化性格。在課文《端午的鴨蛋》中就向我們展示了汪曾祺的家鄉高郵的端午風俗。那麼學生如何能夠體味其中的情感呢?教師一方面通過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習俗進行認識,認識高郵鴨蛋的特點、意義等。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對自己身邊的傳統習俗進行感知,或者對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反思。例如,當前許多傳統節日不受重視,反而"洋節"受歡迎怎麼看?



(2)藝術文化

中華民族有著多種多樣的藝術文化,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更展現出中國人的智慧。課文《核舟記》就讓我們體會到了傳統雕刻的魅力。在這裡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核雕文化,體會傳統藝術的力量。


當然還有許多文化的內容,需要教師去挖掘與提取,讓文本綻放出文化的氣息。

2.創造情景,體驗文化

任何文化的感知不僅僅是文字上的瞭解,還需要親身的參與與體驗。所以,語文課要上出文化味的關鍵還是在於讓學生真正有著直觀感悟。在親身參與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因此,教師就需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內容,適當創造情景,讓學生體驗其中的文化。

例如,在講中國書法、雕刻時,一方面可以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衝擊力中感悟藝術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給予學生自我實踐機會,組織一些文化活動,如表演課文經典片段、唱民族歌曲等,讓學生在課堂展示。


總之,文化需要互動,需要師生的共同參與、合作與創造。

3.結合生活,本土創生

任何文化的影響都不及學生所長期身處的地方文化影響,因此要讓課堂有文化味就要讓教學內容適當地切合學校所處地方的文化。將這些本土文化與教學內容進行對比、融合,甚至創新。

例如,在講到有關藝術的課文時,教師可以結合當地的藝術特色進行拓展分析,展現當地人的文化風貌,總結其他藝術與文學的關係。甚至可以融入當地的方言來進行語言修辭、結構等的分析。


4.開拓視野,兼容幷包

我想這是對教師本身的要求,一個教師要課堂的文化味,首先自己必須能夠接受和吸納各類文化,有著開闊的視野和胸襟,從而能夠在課堂中游刃有餘,將課文講得有聲有色,讓文化迸發生機。

最後,語文本身就是文化,文化在於以"文"化人,其實最終"化"的關鍵在於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良好的師生互動是上出"文化味"的前提。


遊大林林93

語文課要上出文化味兒也不難,做到以下幾點:一、知識點要發散鏈接,能散多遠散多遠,散到銀河系之外都無所謂。 二、難度要深挖,深到學生想的腦殼疼,還止不住要思考,還思考不明白。 三、鼓勵學生隨意發揮 ,插科打諢、質疑先賢拷問人性只要不罵娘都可以,千萬不要上綱上線搞得跟政治站隊似的,無聊透頂。四、增加趣味性,圖文並茂,段子對子曲子,孔子老子孫子,正史野史外國史,有趣的東西太多了,長大了搞不懂以前的語文課怎麼就上成催眠課了,個人以為那些字學生都認識,不認識的下面有拼音有解釋,真的沒必要讀課文。

當然了這對老師的要求很高,要學識淵博見聞廣博,要保持講課的激情,還要保證考試分數,真的不容易。

本人不是老師,但也念過近二十年書了,結合自家孩子(才一年級😂)教育,班門弄斧一下 : 比如學習描述景物的課文的時候,我會給她看世界各地的旅遊視頻(火山抖音裡有的是),然後讓她體會文字之美,然後讓她閉眼想象一下自己正在那裡旅遊的情景,把聽到的看到的聞到的摸到的甚至吃的喝的都想象一遍。。。



學習古詩的時候,教她分析古詩的結構,這樣更容易背誦。比如《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當孩子知道這是對比結構以後,兩分鐘就能背的很熟,然後問她:為什麼十指不沾泥反而居大廈呢?看到別人居大廈陶者心裡會是什麼感受呢?陶者怎麼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想改變是不是一定能改變呢?你想做陶者還是居大廈者呢?陶者的屋上都沒有瓦嗎?有沒有居大廈的陶者呢?這樣的問題可以提很多,孩子會給出好多精彩的答案,對錯都無所謂。如果孩子從這首詩裡只學到對勞動者的壓迫,那就真的太可惜了。


學習古文的時候更好玩了,文中的人物,他的逸聞趣事、喜怒哀樂、豪情的悲情的、他所在的那個時代,都可以講給孩子聽。比如在講鯀治水患的時候,可以講鯀的辛勞鯀的理想鯀的失敗,也可以聯繫諾亞方舟,大禹治水等,甚至氣候變遷、全球災難、南極冰化、野外生存等等。最後問問孩子,如果你是舜你會殺鯀嗎?不殺鯀如何平息民憤?

總之只要有心,語文課都可以生動有趣。

路過的朋友們給個讚唄😘


菩提無樹塵埃無定

對於您的提問,我相信有很多的學生都覺得語文課是十分枯燥乏味的,那麼如何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出“文化味”呢?

其實,“文化味”也就是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老師和學生們的統一。



在老師方面,首先要定位要準,要知道哪些東西屬於語文,哪些東西不屬於語文。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老師們的教學不能出現泛語文化、超文本話的教學。老師可以在教學中講述傳統文化故事,讓學生們看看其瞭解文化的歷史。

其次,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思路清晰,簡單明瞭。語文課的教學是最容易陷入機械化的,容易按照書本固有的程序上課,所以對於老師來講,要處理好肢解文本、咬文嚼字與一味架空文本進行教化之間的關係,老師們不單單要突出語文“工具性”的一面,還要彰顯語文“人文性”的功能。

再者,老師上課過程中要教出語文課獨特的魅力所在。在語文課本的編排中,有很多自然美、生活美、社會美等地課文,老師們應當從“美”的方面激發學生們的上課激情,不僅生成語文的魅力,還要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老師是學生們上課接觸的主要對象,自己上課的風格如果能夠讓學生們喜愛,那麼上課的效率以及上課的氛圍會變得更好,從而“文化味”更濃。

在語文課歡快的教學氛圍之內,要與學生們共同全身心投入,帶領學生們共同領會語文的語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文化美。



而在學生這一方,首先是朗讀。朗讀對於感受語文的“文化味”是十分重要的。語文課本身就要注重學生們自己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如果沒有朗讀的話,更沒有這些感悟和理解了,那就更不能在語文課上品出“文化味”了。

其次,跟隨老師一起去做詞句的賞析。語文課上難免要品詞析句,這樣才會更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除了在課堂上老師所劃的詞句意外,還可以將學生們認為比較好的詞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賞析,這樣不僅有利於老師與同學們的互動,還更有利於課堂的氛圍改變,不在死氣沉沉,這樣才能體現出語文真正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在語文課上上出“文化味”是需要兩方面的努力,需要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去學文化,品文化。


貧僧假裝有文化

  1. 首先要確認,語文是集各門精華的課程,涉及範圍廣,包括時事政治、經濟、軍事、歷史、天文地理、科技、醫學、音樂、藝術等眾多學科的課程,典故從多、意蘊深厚。它需要我們的教學工作者的發掘、體驗、玩味,方能還原歷史、再現生活、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沒有充盈、豐盛的的積累與沉澱,就不能隨心所欲、信手拈來、作為談資與教學。各種歷史典故,能啟迪的慾望與智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倘若不然,照本宣科、死記硬背、枯燥無味、如同嚼蠟。有的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有的懶腰哈欠、有的甚至從事其它活動。老師要在學生中樹立一種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形象、成一為種取之盡的源泉,使學生有一種我的學校、我的老師的親切感。這樣文化味、文化氛圍也就體現出來了。




江南好36

在我的理解中,語文課本就不是隻照著課本講給學生的,語文拆開來看就是語言和文學,所以教授語文就要從這兩個角度出發。 語言,就是與人交流的技巧,列如:《史記》中的滑(gu 三聲)稽列傳便講了許多有關此的,要引導學生讓他們自己去看文章揣摩人物的心情,在當時環境下講的什麼話,講這種話有何妙處等等。

而文學,以我之見,瞭解文化背景(包括詩人的處境,當時的政治背景),理解作者的意圖(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不應差太多,(差太多,想必是跑題了)),從中悟出一定道理。

以上皆為愚見,若有不對的地方,請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