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寶興:抓住產業扶貧的“牛鼻子”

四川寶興縣始終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著力培育一批帶動貧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的優勢特色產業,構建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產業支撐體,真正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特色扶貧之路。

著力做優做強特色農業

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貧困村特有的自然資源優勢,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品種結構和品質結構,制定完善寶興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推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按照“產業同類、地域相鄰、集中連片”原則,大力在貧困村發展以中藥材、茶葉、藤椒、食用菌、藏香豬、犛牛、林麝等特色農業產業,從而實現村與村之間的連片聚集發展,著力在貧困村及其周邊區域連片打造一批特色產業主產區、核心示範區和專業村。在條件適宜的貧困村,積極培育發展“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基地,引導企業帶動貧困戶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切實提升產品質量和產品價值。

著力做活農旅融合產業

以“旅遊+”為突破口,依託縣內豐富的旅遊資源,培育多元化產業主體,發展農業旅遊、生態旅遊、鄉村旅遊、民俗旅遊、文化旅遊、休閒旅遊、智慧旅遊等,推進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積極推進鄉村旅遊扶貧與災後重建新村和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精準扶貧和輻射帶動作用,把災後重建的重點轉化為旅遊發展的亮點,打造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推動實施“三個100”行動(100家鄉村酒店、100家精品民宿、100家主題客棧),打造景觀農業、休閒農業、努力使貧困戶成為第三產業的經營業主,增加經營收入,實現脫貧增收。

著力做實生態產業

始終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打好生態綠色牌、做足“山水文章”;加速生態產業轉型升級。緊緊圍繞“林海菌鄉、雲海牧場、果海藥谷”三條產業環線,建立激勵機制制定獎補政策,加大林業項目資金投入。深入開展天然林資源保護、新一輪退耕還林、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工作,切實加強貧困村生態保護建設,全力推動綠色發展。加大貧困村林區道路建設支持力度,提高資源利用轉化率,發展一批有利於林農脫貧增收的經果林產業,不斷拓寬貧困人口增收渠道,堅持保護與合理利用生態資源並重,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動生態旅遊扶貧。

著力做強優勢工業

因地制宜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和農業產業化帶動作用大的綠色工業項目,加快推進漢白玉石雕工藝品、有機食品飲料加工、中醫藥、林竹等項目建設,發揮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帶動作用。以靈關工業集中區、飛地園區為載體,支持鼓勵園區內企業吸納貧困群眾就業,從而促進區域內企業優先帶動本地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增收。鼓勵縣內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生產的工業產品及原材料、農產品,對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的企業在項目資金申報、要素保障等方面給於傾斜。立足資源稟賦,探索“企業+貧困村”產業扶貧模式,鼓勵企業將部分適合家庭生產的產品轉移至貧困村,形成村企共融發展的新格局,促使其發揮對貧困群眾就業增收的帶動作用。

著力創新特色品牌

大力實施產品品牌“孵化、提升、創新、整合、信息”五大工程,切實發揮好品牌的引領帶動作用,逐步形成以品牌為依託的支柱產業。對於還沒有創建特色農產品品牌的貧困村,採取以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體,以主導優勢品牌、地方特色為重點,積極開展農業知名品牌創建活動。對於已創建特色農產品品牌的貧困村,大力引導支持品牌列入四川農產品知名品牌名錄,不斷提升特色產品知名度、美譽度和品牌價值。

著力搭建流通平臺

大力推廣“農村電商+精準扶貧”模式,在具備條件的貧困村建立電商服務站(點),開展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在有條件的貧困村著力推進農產品配套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快遞下鄉”工程。加快鄉(鎮)村市場體系建設,著力推進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積極引導貧困村經營主體、種養大戶與批發市場、超市、電商平臺、電商企業建立產銷對接體系,鼓勵流通企業通過簽訂合同等方式收購貧困村農產品。(張瑩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