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帝王秦始皇與一座富平小村莊


  金溝,一個小村莊的名字,位於富平縣張橋鎮的北部。這個在正史經傳裡難尋其名的村落,卻因一段秦始皇和大將軍王翦的政治聯姻而在野史傳說裡兀自鮮活。
金溝村,顧名思義,它處在一個溝道里,但同時又不能顧名思義,因為那裡的黃土中至今也沒有被發現有金礦藏。金溝村北面是地勢低窪的滷泊灘,村南是地勢較高的華陽原,而金溝村正好建在這窪地和高原過度地段的一個坡形溝道中,從軍事意義來說,南可攻北可守,若在此築城圍牆,便是一個天然的隘口。解放前,金溝村的城牆城門還很完備,而且在村西幾里外還有一個民團的營地,營地也是高牆城門雄踞原上。解放後,這些冷兵器時代的防守設施便被慢慢破壞拆除。
金溝村民由王吳兩大姓組成,王姓是村子的“土著”,吳姓是明清年間移民而來的。據傳,村子裡的王姓人家是秦朝大將王翦的後代,而且很早之前村名也並不叫金溝,而是叫金斗村。而這些說法都源自於秦始皇的女兒華陽公主和王翦奉詔成婚的故事。

一代帝王秦始皇與一座富平小村莊​                 

王翦將兵與奉旨成婚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有載,“王翦者,頻陽東鄉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古之頻陽,即今之富平。王翦列傳裡,司馬遷給大家講了王翦將兵的故事:王翦和他的兒子王賁都是春秋戰國時期少有的軍事天才,在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王翦父子可謂功不可沒,攻趙破燕滅魏,場場出師大捷。這麼領兵打著打著,王翦就一年老過一年。有一天,秦始皇問少壯派的軍事將領李信,“寡人準備攻取楚國呀,你說得抽調多少軍隊才夠?”年輕氣盛的李信說:“最多二十萬人就夠了。”秦始皇又問王翦,王翦說:“得六十萬人才行!”秦始皇來了一句,“老王,看來你是真的老了,都膽怯了啊。”於是,秦始皇冷落王翦,派李信帶兵二十萬去攻打楚國,王翦就以病為託回到頻陽老家養老。結果李信大敗。秦始皇又氣又悔,氣的是當初聽信了黃口小兒李信的大話,悔不該當初不聽王翦言。於是,嬴政乘著銅車馬親自前往頻陽,屈尊向王翦又是道歉又是懇請,說:“李信兵敗後,楚軍一天天逼進,將軍雖然染病,難道忍心拋棄我嗎!”王翦推辭不了,就有條件地答應了嬴政要求其掛帥出征的請求。王翦的要求有二:一是大王如果一定不得已而非要用我,那我非六十萬人不可;二是趁著大王正器重我,我就斗膽給大王索要一批園林田地和房產留給子孫後代。當然,《史記》中對王翦的這一做法已給出瞭解釋,王翦老雖老,可絕沒有老年痴呆了,他心裡是很清楚的,“秦王性情粗暴對人多疑。現在大王把全國的軍事力量委託給我,我軍權在握,如不多多請求賞賜田宅給子孫來表示自己出徵的堅定意志,難道讓秦王因為這個懷疑我而寢食不安嗎?”

一代帝王秦始皇與一座富平小村莊


  下面插播一段野史。《古今圖書集成》中有一段如此記載:秦始皇二十二年,率大軍伐楚的李信吃了敗仗而歸。此時的王翦正告病在頻陽家中休養。秦始皇來到頻陽會見王翦,親自把上將軍印佩帶在王翦身上,並撥給他六十萬大軍,命他三天後揮師出征。但秦始皇是個小心眼,雖然王翦給他要了良田豪宅,用貪心以表忠心,可是秦始皇還是覺得把全國的兵甲交由王翦指揮,心裡總是一萬個不踏實,這老王萬一有了反心可咋辦?最終,老謀深算的嬴政想到了政治聯姻的拉攏手段。於是,秦始皇回到咸陽後,命他的女兒華陽公主挑選百名漂亮的宮女,前往頻陽迎接王翦,並揹著華陽公主下了一道詔書,詔曰:“即遇處成婚。”華陽公主只以為父王讓自己去迎接大將軍王翦,卻並不知父王已密詔她跟王翦在相遇的地方成親。這一天,王翦離家向南大約走了六十里路,即碰見了公主的鑾駕。隨行宮人這時才拿出嬴政的密詔,向王翦和華陽公主宣讀了秦始皇命他們在相遇處成婚的詔書 。這樣就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用兵車圍了個城池,中間搭起了錦幄,在文武官員的恭賀聲中,二人結成了夫妻。後來,華陽公主和王翦相遇的地方被叫做華陽。這一次,成了嬴政白鬍子姑爺的王翦不顧老邁,率大軍滅了楚國,為秦始皇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一代帝王秦始皇與一座富平小村莊​   

小村寨埋藏著大歷史


  張橋鎮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稱為華陽。而金溝村名的由來也得從這次華陽公主和王翦的聯姻說起。據村裡老一輩的人說,當王翦和華陽公主行至金溝村這一塊後,一行人馬停車歇息,秦始皇派人在此賞賜給王翦一個金斗。後來賜斗的地方就成了金斗村。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把村名念轉音了,加之村子正好處在一個溝道之中,所以後世人都把金斗村叫成了金溝村。同時據傳,村裡的王姓人家也都是王翦的後人。

距金溝村南五六里路有個鐵門村,很多說法顯示,鐵門也許是“帖媒”之音。據說,當年華陽公主和王翦相遇後,正是在此交換的生辰八字吉帖,帖子相合相配,一段政治聯姻也順應天作之合的要求,媒成。在鐵門村和金溝村之間,曾經還有一座廟——華頭廟,廟之所以叫華頭廟,傳說是當年華陽公主在此休息,第二天對鏡梳妝時,竟一夜間滿頭華髮。因皇上的女兒曾在此歇息梳妝過,後人便建廟紀念。解放後,廟的舊址一度還做過華陽公社的駐地和華頭廟初中的校舍。現在的華頭廟已蕩然無存,華頭廟初中也易名為張橋鎮第二初中遷往他處。


  傳說終歸是傳說,但我猜想,當年正是豆蔻年華的華陽公主被父王嬴政作為一枚政治棋子嫁給王翦,兩人在華陽原上相遇後,華陽公主但見王翦竟是一糟老頭子,不由悲從中來,想著自己這一生的幸福就此了結,但父命難違,華陽公主一夜間愁白頭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另一種說法是,華陽公主當年在宮中患有怪疾,久治不愈,當時著名的音樂人高漸離先生用音樂給華陽公主治病療傷,竟愈。從此二人結下情緣,暗自相愛。高漸離何許人?高漸離是殺手荊軻的好友,當年荊軻刺秦王,臨行前,高漸離與太子丹送荊軻於易水河畔,高漸離一邊擊築一邊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而如今秦王嬴政卻要華陽公主嫁給王翦這個年邁老頭,華陽公主心頭豈能痛快?據說,華陽公主跟王翦在途中相遇後,並沒有接受父命和王翦成親,而是血灑帷帳,用自己的死保全了和高漸離的那段純潔的愛情記憶。若如此,華陽公主真乃一烈女子。

一代帝王秦始皇與一座富平小村莊
  史傳秦始皇有兒女二三十人,兒子中除過長子扶蘇、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將閭四人有記載外,其餘都無正史記載,而嬴政的女兒們,更是沒有一個被後世所知道真實名字的。而且嬴政的兒女大多都死於非命,胡亥稱帝后,把他的兄弟姐妹都全部處死了。華陽公主因了跟王翦的這段姻緣,機緣巧合地在野史裡被後人流傳,也算是其一幸了。

              一個美麗的傳說
  

當然,關於金溝村名的由來,上面這一說法最為村中王姓村民認可和津津樂道。而在吳姓村民中,關於“金溝”的由來卻有著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版本傳說。

一代帝王秦始皇與一座富平小村莊


  相傳,吳姓村民的祖先是從河南一帶逃難而來定居於此的。我們姑且稱他們的那位祖上為吳哥吧。吳哥初到金溝,雖因逃難家徒四壁,但吳哥卻有一門手藝——燒瓦罐。有藝在手,吃飯不愁。吳哥人又勤快肯幹,在村旁的溝畔開挖了一孔火窯,燒賣起了瓦罐。吳哥每天挑著瓦罐擔子走街串巷,一路吆喝。久而久之,鄰村一大戶人家的女兒竟偷偷相中了勤苦俊美的吳哥,但她的家人因門不當戶不對,堅決不同意自家的千金女兒跟吳哥成親。千金小姐最終不顧家人反對,深夜偷偷跑出家門,私奔了吳哥的窮家裡。千金小姐看著吳哥破破爛爛的家境,從懷裡掏出一黃燦燦的金元寶,對吳哥說:“相公,我以後就是你的人了。這個你收好,日後好貼補家用。”吳哥一生清貧,只跟銅板散銀打過交道,那見過燦燦生輝的金元寶,於是問道:“這是什麼東西?”千金小姐說:“這是金元寶啊,是我離家時從我家特意偷拿來的!”豈料千金小姐話一落,吳哥笑呵呵地說道:“這就是金元寶啊,那我的瓦罐窯裡多的是啊,我挖土挖出來的,不認識,都在那亂扔著呢。”小姐不信,被吳哥領到窯裡一看,果真好多金元寶。從此,他們二人過上了富庶幸福的生活。而他們生活的這個位於溝道的村子也因為出產金子而被叫做了金溝村。

一代帝王秦始皇與一座富平小村莊
  這個命運乾坤大挪移的美麗傳說,自然只是吳姓村民的美好期冀了。因為現實生活裡,從沒有一個人在村子周圍的黃土裡刨出過哪怕半塊金子。

村子因文化而鮮活靈動。這片黃土裡有沒有金子,來沒有來過華陽公主,也許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古老的村落在一代代村民的建設中,如今已煥發出嶄新的時代特徵。昔日的城堡不在了,代表著“守”的舊思維也就慢慢遠去了,沒有城牆城門的禁錮,村民們也就更加開放敢闖,水泥路面連接四方,“金溝”,也必將會走出一個金色的未來,譜寫一個新時代的傳說由後世人傳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