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认识的优秀期货交易员?

将军财经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的交易员,能够谈上优秀的,其实并不多。判定一个交易员是不是优秀,看他目前一个阶段的成绩没什么意义。得从两个维度来看:

他的交易理念和一段较长时间的资金曲线。

1

农民出身,13年某期货公司的实盘大赛亚军,在黑龙江的一个县城里,家里世代经营大豆贸易,期货交易20年。

他没什么学历,但是交易类的书籍都看过。他不懂什么高大上的金融词汇,但是具体行动力比大多数人都要强很多。

一个典型的野生交易员。风格满仓趋势跟踪,我曾经问他为什么,他说:满仓自带资金管理。亏损的时候开仓少,盈利的时候开仓多。赢冲输缩。

道理很简单,但是能够真正驾驭的并不多,他的止损止盈开仓平仓完全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开盘期间雷打不动的坐在电脑前面,执行力极强。

而且实际上,他仅是账户满仓而已,后备金没有放到账户里,2010-2013年盈利超过千万,当然跟很多大户相比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连EXCEL都用不好,对电脑都不太熟悉的人来说,能把交易做到这一步,我认为他非常优秀。

2

一个朋友,10年入市研究基本面。跑产地,做调研,研究了三年,基本面专业研究能力越来越高,可就在某一天,他强势脱离,跟我说,放弃研究基本面。

然后开始研究技术分析,指标画图形态,也是开始疯狂专研,他的学习能力很强,洞察力也很强,那段时间,他的办公桌子上全是打印出来的图。我去他朋友圈里找到了一张:

他很专注,干什么一定要深度研究,他把市场上各种理论都深入研究了一遍,最后他说:这些都不行…差了点什么。

后来一段时间,他打包行李去了郑州,一待就是2年多,去专研短线交易。

再后来,他回来了,带着一套融合了自己所有经历和理念的交易系统。因为深刻的了解每一个环节,他的执行果断而坚定,止损止盈就跟喝水一样简单。看一眼盘面就知道该如何操作。

他的交易生涯才刚刚起步,但是我认为,他很优秀。

3

我最近发现了很多头条上的读者也很优秀。

很简单,交易这行,你得谦虚。为什么要谦虚?因为走势不确定性太大了,稳定盈利何其艰难?顶级的交易员也只敢说自己,大概率可以在某个周期内实现盈利。我去过很多期货类私募机构,他们的墙上都是4个大字,如履薄冰。

为什么要如履薄冰?因为一个粗心大意就要被干死。

谦虚在交易中是一个优秀的特质,因为我们要承认自己无法掌控市场,我们要承认我们无法掌控未来的不确定。只有这样,才能够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才能够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祝各位交易员们越来越优秀,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天启量投

期货作为一个高杠杆金融衍生产品,高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九死一生在期货交易中十分常见。相比股票市场,期货市场更残酷。而我是13年5月份开始接触的期货,做的第一个品种就是股指期货,大家都知道股指期货的开户门槛是50万,可我当时只有6万,只能通过配资公司给我配资才能做。并在3个月后的“8.16”广大乌龙指事件中光荣爆仓,第一次感受到了其中的血腥和残酷,再加之身边很多交易期货的都亏损惨烈,所以从此彻底告别了期货交易。而13年我之所以去炒期货,就是被期货行业的一些顶级交易员的财富神话所吸引进去的。

促进我踏入期货行业的顶级交易员具体有以下两位:

其中之一就是林广茂:林被人熟知主要是09年炒棉花期货一战成名,这波棉花期货的超大行情让其赚了十几亿,所以也被人誉为“棉花大鳄”, 1981年出生的林广茂,在2003年至2004年间用2.8万元本金做期货,在一个月时间炒到15万元,又用了半年时间达到600万元。之后进入资产飞速增长期,600万元用了一年做到13亿元,然后反手做空,用1亿元赚了7亿元,两年时间完成了2.8万元到20亿元的传奇交易。

不过在期货行业赚了这一大笔钱之后,后面林又转战到了股市,曾经还操作过冠豪高新这这股票,至于为什么后来不继续从事期货交易了,这也是一直关注林的投资者心中的疑惑。

还有一位顶级的期货交易人就是被誉为“农民哲学家”的傅海棠:傅做期货主要是看基本面,做趋势。我之所以知道这个人,是因为一本书《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这本书非常经典,全书讲了傅是如何从5万元做到1.2个亿的。而傅的暴富也是来自于棉花期货的这波超级行情。而具体他是怎么做的,由于篇幅原因,我就不一一阐述了。

最后分享林广茂在一次访谈当中的实录,希望给还在挣扎的期货交易日一些思考和启发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也是期货市场共同的一个困惑,为什么期货市场不能像其它行业一样长期的保持一个很好的业绩,为什么期货市场明星多、寿星少?流星多,恒星少?
我刚开始在学校学的是技术,各种的技术指标,长期的历史图表等等,毕业以后到中纺也是一个学习的阶段,包括基本面的分析、供求关系,但这都是“术”的学习,包括供求关系也是一种“术”,不管是基本面还是技术面都是“术”,如果你对“术”有很深刻的领会,能够学到“一招鲜”,你至少就能在这个市场上赚到钱;你把所有的“术”都融会贯通以后,你再把它们拆分开,你会发现,这些“术”所体现的其实是市场的一些细微的动作,当你把所有的术拆成一些细微的动作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最好的方法是每天坐在市场面前,心里没有什么判断,只观察市场的走势,然后把这些细微的动作跟市场的变化进行一个对应,这个才是达到了交易的进阶,这个进阶是指把所有的“术”都融会贯通了。
当投资者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以后,他可以把所有“术”的招数全部拆开,用没有观点的状态去观察这个市场,当你发现市场的变化和你的某一个“术”契合的时候,就是你能操作的时候。进入到这个阶段之后的投资者就很少会亏钱了。在这个阶段的投资者也会有分化,我比较喜欢看武侠,到了这个武功层次的人取胜的关键是“快”,手快在这个市场当然是优势,但这只适合资金规模比较小的投资者,如果资金规模大了之后,快就很难显示出它的优势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取势”,我不做“快”,我在大的方向上取一个大的势,这也是金庸说的“重剑无功,大巧无锋”,在这个问题上我曾经和青泽老师交流过,我很认同青泽老师所说的“无论基本面还是技术面所描述的只不过是进入市场之后大家所采取的一个投资方法”,而“取势”的方法我一两年以前都是这样操作的,是我认为做的比较成功的一个方法,但是也有它的问题存在,在“取势”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了偏离,可能就会很难赚到钱,甚至会亏大钱。
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近期大部分时间都在看道教和佛教的一些书籍,也有一些心得。
所有的成功都是有所依据的,你一定是根据某些东西来进行操作的,这就是投资的根本,你到底是根据什么来进行操作?你投资的根在哪里?而这个“根”是会变化的,这也就解释了期货市场为什么寿星很少。
佛法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无常世界,所有东西都是可变的,没有什么是不可变的,而我认为金融和期货市场是这个世界上变化最快的,它的快不仅仅表现在价格的变化上,也表现在它的参与者的心理,这使得它成为了这个世界上变化最快的一个市场,这也就造成了所有人进行操作所依据的那个“根”也会发生变化,而且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个依据的“根”是一个人长期形成的东西,不可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迅速发生改变,这个改变很难。

所以说期货市场寿星少、恒星少还是因为当初成功所依据的那个“根”发生了变化。
那这个问题如何来解决呢?我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两句诗写的很好,“竹影扫阶尘不动,月入深潭水无痕”,我给它加了两句,“无根浮盈空欢喜,未悟真经套中人”。
对期货市场的人来讲,第一阶段,如果你没有把“术”的东西融会贯通,没有那个操作的“根”,所有的浮盈都是空欢喜,无论赚了多少钱,都会十倍百倍地还给市场;但到了第二个阶段,即使你拥有了这个“根”,也就是你已经拥有了在这个市场里相对稳定的一个获利的方法,但你如果不能体会到这个“根”也是会变化的,这个方法也是无常的,那么你依然还是一个“套中人”。
有一个印度的佛学家把《庄子》重新解释了一遍,他说人生就像一个钟摆,但我认为这个钟摆放在期货市场来比喻更加恰当,因为很多人的人生是没有摆动的,他们的人生很平淡,没有起伏,但期货市场不一样,交易者会经常体会到钟摆的概念,钟摆摆的越高,掉下来会越快,而且摆锤在高点的时候重量越重,那么落下来的力量则会越大,很有可能一下子会摆到负的那边去,而且摆锤越重,落下来之后再摆上去就非常难。

这个市场的明星是什么?期货明星其实就是他们的钟摆摆的很高,赚了很多钱,所以成为了明星,但落下来可能会更惨,这就是为什么明星多,寿星少的缘故了。
利弗莫尔的经历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钟摆每一次摆到高点,都会归零,这似乎成为了期货市场的一个无法超越的障碍,一个魔咒。
作为在期货市场的大户或者说机构投资者,如何在这个市场上做常青树?我觉得可以在你的钟摆摆到高点的时候,给自己的摆锤减磅,摆锤轻了,落下来的力量和速度都会减弱,这或许是一个讨巧的方法,也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一个方法。

侯贤平

我就炒期货的,主攻豆粕,干了八年,投入的本钱不多所以收入也不多,但也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