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無奈的復仇

很多人提到伍子胥,腦海中蹦出的關鍵詞,離不開復仇二字。臣向君復仇的故事中,伍子胥算是其中最為出名。有一句話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而伍子胥向楚平王報仇的故事,彷彿應徵了這句話。然而,十年真的不晚?

誅伍子胥一家的人是楚平王,吳師入郢都是楚昭王時期的事情,準確地說是在楚昭王十年的時候,發生的事情。楚昭王繼位都十年啦!那楚平王顯然死了十年。有人說不晚,因為吳師破郢後,伍子胥遣人挖掘楚平王的陵墓,然後鞭屍三百。

伍子胥無奈的復仇

可是楚平王都死了十年啦,十年啦。十年的時間,哪有不腐爛的屍體!楚平王怎麼可能有被伍子胥鞭屍?即使伍子胥找到了楚平王的陵墓,發掘了陵墓。恐怕棺槨裡也只剩下白骨了。

鞭屍不成,那伍子胥可能鞭打楚平王的骸骨嘛?這事情可能性也是很低。因為《春秋左傳》裡面根本沒寫伍子胥“鞭楚平王之屍”這一事情。其實不是《春秋左傳》裡沒有記載,《國語》、《春秋公羊傳》裡都沒有記載“鞭屍”一說,在《春秋梁傳》裡只是寫了伍子胥有幹“鞭楚平王墳”的事情。“鞭墳”和“鞭屍”是兩個概念的事情,前者是在人家墳頭,敲三百下鞭子,沒有幹挖墳掘墓的事情;後者是幹完了挖墳掘墓的事情,鞭打人家的屍體三百下。一字之差,差很多。伍子胥“鞭楚平王之屍”的說法,來自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但是司馬遷在《季布欒佈列傳》中說:“夫忌壯士以資敵國,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王之墓也。”可見,就是在《史記》裡面楚平王也不一定是被“鞭屍三百”。

伍子胥無奈的復仇

在《史記》之前的《呂氏春秋》記載是:親射王宮,鞭荊平之墳三百。

跟司馬遷差不多同時代的劉安在《淮南子,泰族訓》:鞭荊平王之墓,舍昭王之宮。

東漢時期編著額《越絕書》:操鞭捶笞平王之墓而數之。

綜上,你不難發現一個事情,先秦至兩漢,流行說法從來都是伍子胥“鞭墳”,司馬遷自己都沒有毅然決然只記“鞭屍”一說,但是兩漢之後,傳至後世人們忽略了“鞭墳”一說,把“鞭屍”的說法作為主流。其實,“鞭屍”可能性和真實性都很低。

伍子胥無奈的復仇

另外,吳師在郢都駐留並不是很長,而且過程中楚人也在反撲。要刨楚王的陵墓,沒足夠的人力、物力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到的。闔閭會不會特地伍子胥人手幹這個事情,真是一個問題。因為吳軍入郢都後,吳人前期基本上忙著搶佔楚人的好房,根本沒心管死人的。後期楚人反撲,吳人忙著應對作戰,其實要特地抽出一個部隊幹這事情,就為伍子胥報仇,可能性不太大。

十年的時間,總還是晚了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